陳萬林
【關鍵詞】支原體肺炎;患兒;臨床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1-0131-01
近年來,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發病率不斷增加。肺炎支原體肺炎是由肺炎支原體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多見于學齡前及學齡兒童,以刺激性咳嗽、發熱為突出表現,因為合并癥多且復雜、病情變化快,嚴重的可以危及患兒生命,因此,我科對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在積極治療的基礎上,實施個性化的護理,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先總結如下:
1、評估患兒病情和體征,給患兒家屬講解入院環境、主管醫生及責任護士,消除患兒及家長的緊張恐懼心理。傾聽患者家屬的主訴并為患者家屬講解的肺炎支原體肺炎臨床表現和護理方法,指導患兒家長學會觀察體溫和物理降溫的方法以及如何降低氣道張力,避免患兒情緒激動,及時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2、重視患兒的心理護理,根據不同年齡段患兒的心理發育特點,采取不同的心理護理。護士應根據不同的對象、場合和時間使用相適應的禮儀語言[1]。當患兒哭鬧時,協助家屬做好安慰和陪伴。使用親切的眼神鼓勵患兒,使用積極的正向的語言鼓勵患兒戰勝疾病,讓同病房的老患者給別的小伙伴做榜樣。可以用看動畫,問患兒感興趣的動畫片、卡通人物來分散患兒的注意力,當患兒表現好時給予及時的正面的鼓勵和表揚,激發患兒戰勝疾病的勇氣。對嬰幼兒及學齡前兒童用撫摸、摟抱等非語言交流,并利用玩具、圖書、講故事、樹立榜樣等形式消除患兒對環境的陌生與恐懼感,以良好的心理狀況配合治療和護理。
3、護士儀表得體,言談親切活潑,性格積極開朗,有良好的專業技術水平,過硬的護理技術可以提高患兒接受治療的依從性和患兒家屬的信任。所以,兒科護士必須有著扎實專業的穿刺技術以及具備兒科急救技術,這樣才能臨危不亂,有條不紊的開展各項工作,也更容易獲得家長的認同和接納。
4、呼吸道護理 , 及時清除患兒口腔、鼻腔、咽腔內分泌物。對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以及年齡小不配合患兒及時給予氧動霧化吸人,以稀釋痰液促使排出、促進肺部炎癥吸收。在霧化吸人時要教會家長密切觀察面色、呼吸、咳嗽、咳痰有無缺氧加重等情況,如出現頻繁咳嗽、面色發青、呼吸困難憋氣時立即停止霧化,將患兒側臥給予拍背,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同時采取相應措施,待癥狀好轉再行霧化吸人。氧氣吸入的患兒嚴格遵照醫囑,并再三告知患兒家長不要自己調節氧流量。
5、高熱護理,對有高熱患兒及時采取降溫措施,先采用松解衣服、減少衣被、頭部冷敷、枕冰袋、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溫方法,并嚴格操作,降溫速度不宜過快,溫度不宜降得過低,防止因出汗過多引起虛脫;及時更換汗濕衣服,告知患兒家長給患兒少量多次飲水,補充水分;對既往有高熱驚厥史、體溫超過38C時應立即服用遵醫囑給予退熱劑和鎮靜劑并采取適當的物理降溫措施;告誡家長患兒發熱時,全身不能包裹得太嚴實,以免引發高熱驚厥[2] ,每半小時測量1次體溫、注意觀察心率和呼吸,觀察有無抽搞先兆,如出現面色蒼白煩躁不安、雙目凝視、雙手緊握、肌張力高、驚叫等情況時隨時做好急救準備。
6、個性化的護理,責任護士通過對患兒家庭背景、興趣愛好的了解,給予患者個性化的護理。比如講述孩子愛聽的童話故事,為孩子選擇喜歡的卡通、動漫書,播放患兒喜歡的音樂。創造舒適,便利,安靜、溫馨的環境,緩解患兒剛入科室的緊張、恐懼情緒,兒科患者對周圍的一切都比較敏感,一個小小的刺激都可能引起孩子的哇哇大哭,主要是安全感喪失,護士在工作中積極主動關心患兒,多采取觸摸的方式,用患兒能接受的音調和語速和患兒溝通,面帶微笑,積極鼓勵患兒,有效降低患兒對陌生環境的不安全感和抵觸心理。
我科通過加強基礎護理、心理護理和個性化的護理,接觸患兒對陌生環境的恐懼和焦慮,以較好的心態配合治療,提高了治療的依從性,通過高熱的護理,使患兒盡快恢復正常的體溫和呼吸,通過呼吸道的管理,合理給氧,有效緩解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難。通過一系列的護理,減輕了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的臨床癥狀,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促進了患兒的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 馮先瓊.護理學導論,2010.
[2]?? 王改珍.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護理[J].實用醫技雜志,2011,7(8):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