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群丹
摘 要:為了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型人才,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開始不斷加大。從教育的目標、方式和內容上來看,德育教學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很強的一致性,是能夠進行有機融合的。教師要巧妙滲透,制定科學的教育方案,在提高小學生心理素質的同時,培養他們的優秀品質。本文圍繞德育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對實施的可行性及具體方法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小學;德育教學;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引言:
在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中,影響小學生健康發展的因素有許多。對于心智不成熟的他們來說,很難擺脫這些不良影響,需要及時采取有效的德育教育措施,為他們構建健康的心理世界。在此過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二者的融合將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
一、心理健康教育和小學德育教學融合的可行性
德育教學和心理健康教育從目標上來說,都是為了學生的健康發展,只不過所述的教育領域不同。德育教學屬于品德教育層面,而心理健康教育屬于精神健康教育,以心理學研究為支撐[1]。但仔細研究我們不難發現,良好品質素質的養成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健康向上的積極心理狀態也將使學生以更加良好的精神面貌發展成為素質型人才,因此二者是緊密聯系,相互促進的。在教育方法上,德育教學通過案例、理論、實踐相融合的形式來教育學生,警醒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也講究理論和實踐結合,否則是難以發揮實效的。由此可見,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能夠有效融合在一起的,有很強的可行性,具體的實踐方法等待著我們教師去探索。
二、心理健康教育與小學德育教學的融合策略
1.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引入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小學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還沒有完全構建起來,心理健康教育也處于理論層面。相對而言,德育教學有專門的思想品德課程和完善的教育機制,應該在課堂上大力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利用這一平臺促進二者的融合。
例如在教學小學思想品德中有關“規則”的相關內容時,為了使學生能正確理解并遵守規則,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習慣,幫助學生明白生活中遵守規則的重要性。可以引導學生互相討論并列舉出一些生活中的交通規則、游戲規則等,以及不遵守規則的后果。經過激烈討論后,學生紛紛列舉出了不遵守交通規則會導致車禍、交通堵塞、人員傷亡等危害;而諸如尊老愛幼、鄰里團結、禮尚往來、和睦共處以及愛護公共設施等是我國社會生活規則的重要體現。在指導學生區分和理解這些規則內容后,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守則》的相關內容,列舉課堂教學中學生大聲喧嘩會破壞教學秩序,缺少課堂規則約束力,阻礙教學的正常進行。這樣可以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在以后日常生活或學習中嚴格遵循規則,保持良好的品德風尚[2]。對于一些故意擾亂課堂秩序,不遵守公共規則的學生,教師可以與他們展開課下談話,了解他們這么做的原因,是否想要引起家人的注意,是否存在心理問題,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2.組織德育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無論是德育教育還是心理健康教育,想要體現實效就必須落實到實踐中。組織實踐性的教育活動,在全校范圍內營造一股熱潮,使學生們積極投入到有利于身心發展的健康活動中,將成功實現二者的整合,并取得突破性的教育進展。具體而言,學校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為學生舉辦諸如考試前的心理指導、道德事跡褒獎等相關健康講座,并且借助板報、櫥窗和墻報等形式大力宣傳相關心理健康知識和德育理念,在潛移默化中加深小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的認識及理解,不僅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更促進他們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最后,教師可以根據本班學生的真實狀態,運用相關的心理健康調查表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心理調查,并且建立相應的檔案[3],更進一步地了解和掌握每一名小學生的心理發展情況,并將所獲得的這些信息和數據融入到德育教學中去,開展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科學教育工作。
3.學校與家庭共同配合
要想獲得更加理想的教學成效,學校與家長就要密切地溝通和配合,在家校合作的情況下為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品德素質的提升提供更多的活力源泉。這就要求教師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掌握學生的家庭情況、父母之間是否和諧以及父母對孩子的態度等,并根據掌握的情況制定一系列的教育措施。比如,教師可以通過開設主題性的親子活動、以“我眼中的幸福家庭”為主題的演講活動等方式,激發家長與學生積極參與其中的主動性和熱情。在活動中讓學生和家長都能夠感受到關懷和溫暖,以此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對孝順品德的深刻理解。與此同時,小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家長的影響,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重點還應當放在家長身上。這首先需要教師要通過工作之余的自我充電,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以更加寬闊的視野,通過家長會、家長茶話會等手段掌握家長的教育理念、生活態度等,對不恰當的想法和規劃,教師要給予合理的引導和建議,從而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更加和諧的環境和氛圍[4]。再有,要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作用,校園的黑板報、展示牌里的內容除了陳列有關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內容之外,還要將家校合作的最新情況,包括圖片、文字、圖畫等展示出來,讓學生在隨處可見的文化熏陶中逐步成長,這也能進一步提高家長積極配合的熱情。
三、結語
總之,加強小學生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完善融合,對于小學生的健康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而實現二者的整合需要教師、家長與學校等多方面的努力,如此才能體現成效。只有學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真正發展起來了,學生的心理素質和綜合素質才會提高,才能使教學教育力量變得更加強大,達到更好的育人效果,為社會培育出真正的有用之才。
參考文獻:
[1]孫劍,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小學德育教學中的經驗分析[J].北方文學(中旬刊),2016(3):186,188.
[2]趙廣,汪振德,淺談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的整合[J].西部素質教育,2015,1(18):17.
[3]徐艷杰,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小學德育教學中[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10):95-95.
[4]郭文華,小學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0):149-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