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石帥
【摘? 要】目的:探討護理指導對高血壓病的防治效果。方法:回顧分析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壓患者臨床資料,隨機均分為兩組,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加用護理指導。結果:觀察組收縮壓、舒張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采取護理指導可以顯著地降低血壓。
【關鍵詞】高血壓;理指導;血壓水平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1-0167-01
高血壓屬于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科疾病,久治不愈且易于引發各種并發癥,從而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因此,為高血壓患者采取更好的護理方法對其身心健康的改善具有積極意義。為了探討護理指導對高血壓病的防治效果,我院對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壓患者采取了兩種不同的護理模式。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對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壓患者進行了研究,隨機抽簽并均分為兩組。對照組中,28例男性、22例女性,年齡為60~78歲,平均年齡為(69.54±4.21)歲。觀察組中,29例男性、21例女性,年齡為61~79歲,平均年齡為(69.72±4.35)歲。兩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包括:常規用藥指導、心理干預以及健康宣教等。
觀察組于常規護理基礎上加用護理指導:(1)飲食指導:以谷類為主,搭配粗細糧,堅持低膽固醇、低鹽、低脂肪以及高維生素的飲食原則;控制鈉鹽攝入量<6g/d,飲酸奶或牛奶250g/d,食用豆類制品50~100g/d,食用魚、肉1~2次/周,150~200g/d次,禁用動物油,選用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不宜過多食用糕點與糖果,禁食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合理分配三餐,早中晚能量分配分別為30%、40%、30%;(2)生活干預:向患者講解生活方式對血壓的影響以及良好生活方式對降低血壓的重要性;指導其改變不良生活習慣,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避免出現焦慮、急躁、緊張等情緒;根據年齡、安好以及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采取規律性的體育訓練;戒煙戒酒并控制體重;(3)用藥指導:①按時按量服用降壓藥,不得隨意改變藥物使用劑量或停藥以防血壓反跳,自備血壓計,每日觀察血壓變化;②長期服用可樂定等中樞性抗高血壓藥若突然停藥會使血壓突然上升,因此要逐漸減量至停藥;③服用利血平、胍乙啶等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末梢阻斷藥易于引發體位性低血壓,多發生于清晨起床與半夜,因此患者由臥位轉為站立位時要緩慢坐起,無癥狀時再緩慢站起;④服用壓寧定、哌唑嗪等β受體阻滯劑后要防止某些患者首次服藥時發生血壓急劇降低、暈厥、心悸甚至喪失意識等首劑現象,因此首次睡前應控制劑量為0.5mg;⑤服用利尿藥物時應適量限制鈉鹽攝入量<5g/d,適量補鉀,1~3g/d,定期復查血脂血糖與血電解質。
1.3 觀察指標
血壓水平,包括:收縮壓、舒張壓。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2.0比較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若P<0.05,說明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收縮壓、舒張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如表1所示:
3 討論
高血壓多發于長期飲酒者、肥胖者以及中老年人群,可因高鈉鹽、低鉀飲食、精神緊張以及大量飲酒人誘發,常伴有頭痛頭暈、頸項板緊、疲勞心悸等臨床癥狀。此類疾病往往久治不愈且易于引發各種并發癥,使得患者常常出現各種負性情緒,從而嚴重地危及到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必須為高血壓患者采取更好的護理方法。
護理指導提倡“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旨在通過飲食指導、生活干預以及用藥指導等方式并結合患者的實際病情為其采取針對性的指導措施,從而全面地改善患者的身心狀態[1]。在護理指導中:飲食指導可以為患者提供健康標準的飲食搭配并合理分配三餐能量占比,有利于持續穩定地幫助患者改善營養狀態;生活干預可以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并糾正其不良習慣,有利于防止不良生活習慣對血壓的影響;用藥指導向患者講解了正確的用藥原則以及用藥過程中具體的注意事項,有利于確保用藥療效并提升用藥安全性[2]。本文研究顯示:觀察組收縮壓、舒張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采取護理指導有利于降低血壓。
綜上所述,為高血壓患者采取護理指導可以顯著地改善血壓水平,因此有必要將護理指導推廣應用于高血壓的治療當中。
參考文獻
[1]?? 程玉霞, 劉彥君, 劉建琴. 糖尿病腎病合并高血壓的護理指導[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07, 26(7):673-675.
[2]?? 文素娟, 和來芳, 黃婷,等. 護理指導對高血壓病防治效果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 2005, 11(11):1561-1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