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娟 劉麗清
【摘? 要】良好的醫德是保證社會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醫學生的醫德素質直接關系到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但目前,高職醫學生的醫德現狀不容樂觀。學校是醫務工作者培養的重要平臺,醫德形成重要時期也是在在校期間。這就要求我們醫學教育工作者要勇于承擔醫學生醫德教育的重擔。分析醫德教育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加強對醫學生醫德品質的塑造和培養,尋找出有效的教育方法,提高醫德教育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職醫學生,醫德教育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1-0221-02
良好的醫德是保證社會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醫學生作為未來醫療戰線的接班人,其醫德素質直接關系到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1]。但目前,高職醫學生的醫德現狀不容樂觀,在醫德認識和對待醫療問題上的態度,積極因素與消極因素并存。部分高職醫學生的醫德精神與信念缺乏、學醫動機庸俗化等方面問題凸顯[2]。不難想象不具備良好的醫德職業修養的畢業生一旦走上崗位則很容易在各種誘惑下變得急功近利,對自身的道德要求也會不斷降低,故而收取紅包、過度醫療等現象層出不窮,醫患矛盾進一步加劇,嚴重阻礙了我國醫療事業的健康發展。面對當前這種醫療環境,醫學院校醫德教育逐漸引起成為廣大專家、學者的重視,如何加強醫德教育就成為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焦點。醫德形成重要時期是在在校期間。所以學校任務是不僅僅培養出具有精湛的醫學技術醫務工作者;還應重視醫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這要求我們醫學教育工作者要勇于承擔醫學生醫德教育的重擔。分析醫德教育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加強對高職醫學生醫德品質的塑造和培養,尋找出有效的教育方法,提高醫德教育的有效性。
1 分析現在高職醫學生醫德教育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1.1醫德教育學時偏少
目前各類醫學類院校對醫德教育重視不夠。或多或少存在“唯技術論”的觀點,重視學生精湛技術的培養,而忽視了道德教育。大多醫學院校醫德教育課時普遍為18~36課時[3]。
1.2醫德教育匱乏實踐教育
目前大多數醫學院校主要采取仍然是傳統的灌輸式教育。學生只是被動聽課、考試,沒有在醫學實踐中體會、理解。學生對醫德的理解還停留在理論教育層面。故易造成學生知行脫節。
1.3醫德教育缺乏連續性
學生醫德教育在前期的理論學習之后就基本結束,后期的臨床實踐學習就進入技能化和操作化的過程。沒有專門的醫德教育使得醫德教育缺乏連續性。
1.4醫德教育考評機制不完善
醫德考試缺乏一套系統全面的評價標準。具體來說,醫院校沒有針對醫學生醫德表現進行評價的標準,同時也缺乏具體的專項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僅筆試成績作為最終標準,缺乏對醫德醫風、道德情感、道德行為以及道德認知等諸多方面的考核。
1.5醫德教育模式單一枯燥
僅以醫學倫理學課程,導致整體教學模式過于單一枯燥,往往難以調動醫學生的積極性,嚴重制約醫德教育開展的效果。
1.6 醫德課程設置還不完善
目前高職院校醫德涉及課程為《醫學倫理學》、《衛生法學》、《醫學心理學》和《 醫患溝通學》,其中《醫學倫理學》為主干課程。這些課程都屬于西方醫學倫理學范疇。醫學起源于哲學,中西方哲學的差異導致中西方醫學在醫學倫理學的差異。西方醫學倫理學強調社會價值,對個人價值關注不夠,強調他律,對自律關注不夠,未能將醫學與醫德進行有機結合。
2 那么針對這些問題應對措施與建議主要有
2.1學校提高重視度
“以德樹人”是教育的本質。所以醫學院校應該把醫德教育作為整個醫學教育的核心[4]。只有提高了認知度才能在醫德教育的學時、教育的方式方法及連續性評價體系等方面做出改進。
2.2重視專業課程與醫德教育的融合[5]
當前全課程“大思政“的背景下,除了思政課相關老師應該注重高職醫學生醫德培養外,其他專業課老師也要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專業課程與德育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將醫德教育滲透到專業教育中來,在有效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針對學生進行醫德教育。
2.3重視中醫傳統醫德對醫德內容的有效彌補
有不少學者在比較了歐美國家的醫德教育后認為,我國的醫學生醫德教育中要增加人文教育等。要將人文理念和道德精神融入知識的講解過程中,以防技術主義泛濫,未來醫生成為治療疾病的“冰冷的機器人”。目前大家公認醫德教育的課程應引入交叉性的醫學人文學科群[6]。像中醫藥文化、醫學社會學、醫學史等。中醫藥文化屬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分支,蘊含豐富的人文精神。且在文化認同、心理認同上,中醫人文理念更利于醫學生理解、接受。中醫藥文化有效的融入西醫高職醫德教育,能進一步完善醫德課程設置,彌補現有醫學倫理學人文缺失,提高高職生的醫德修養。
3 實施過程中的問題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針中在醫德教育在課時、教育方式方法及連續性評價體系等方面相對比較好改進,但在醫德課程設置的完善方面存在不少推進的困難。其原因主要在于:
3.1雖然目前大家公認醫德教育的課程應引入交叉性的醫學人文學科群,但現在國家并沒有對醫學生醫德教育教學內容有統一的體系。像中醫藥文化博大精深,因為沒有統一的教材可以應用,從中選取哪些內容作為醫德教育的內容是個難題。
3.2西醫類高職院校再去增開中醫類課程難度較大。一者,醫學生本身學習任務重,課時緊張;再者中西醫體系不同,中醫理論比較高深。客觀上講,僅僅靠課堂上短短的幾十個課時學生很難真正理解、感悟。
3.3高職專科生本身基礎差,底子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不足,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學習效果往往比較差。
所以,不難看出醫德課程設置的完善方面是醫德教育的難點。編定出符合高職生醫德教育的學習內容,并找到有效途徑融入方式方法應該是高職生醫德教育下一步的重點內容。
參考文獻
[1]?? 趙霞.中西醫結合開展中醫藥院校中醫醫德教育[J].衛生職業教育,2015 No.23,10- 11.
[2]?? 周彪,潘秋予.1115名醫學生醫德教育現狀的調查研究[J].中國醫療管理科學,2018,8(5):期,63-65.
[3]?? 焦光源,李義庭,李爽,等.醫學生醫德現狀認知情況調查[J].醫學與社會,2016,29(4) : 47-49.
[4]?? 郭雨,黨瑞,祖麗皮艷·阿布力米特,等.淺談高等醫學院校加強醫學生醫德教育的必要性與措施[J].科技資訊,2016,14(13):139-141.
[5]?? 左振,張一夢.醫學院校學生醫德教育問題及對策[J].濟寧醫學院學報,2016,39(4):33 -35.
[6]?? 楊丹,殷和佳,張嫻.新形勢下多途徑加強醫學生醫德教育的探索[J].中國醫藥導報,2017,14(36):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