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鋒
摘 要:現階段,我國的建筑節能工作還處于發展初期,有關建筑節能工作的政策、法律、法規不斷頒布和出臺,說明國家對于建筑節能十分重視。科學的建筑電氣照明節能設計既有利于持續的經濟效益,也有利于提高節能環保效果,切實滿足人們需求。基于此,本文筆者根據多年工作經驗對建筑電氣照明節能的優化設計重點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建筑電氣;照明節能;優化
在建筑電氣照明節能過程中,若能對優化設計進行充分考慮,則能提升相關設計方案的潛在應用價值,豐富建筑電氣照明節能方面的設計內容。因此,在落實建筑電氣照明節能設計工作的過程中,應關注優化設計,明確相應的設計要點,嚴格把控設計方案的形成過程,促使建筑電氣照明節能設計效果更加顯著,實現對電能的高效利用。與此同時,應提升對電氣照明節能優化設計必要性的認知水平,避免影響其設計方案的應用效果。
一、建筑電氣照明節能設計的相關原則
(一)綠色照明原則
在建筑電氣照明的節能設計中,最關鍵的環節就是實現綠色照明。所謂的綠色照明就是指在保證居民日常工作、生活的光照需要的前提下,實現照明能源消耗的最低化。綠色照明的實現同時還要考慮到建筑的經濟性,不能為了追求節約能源就一味的擴大工程成本。與此同時,建筑的綠色照明必須符合居民對光照強度的基本需求,不能影響居民的日常生活。同時,照明燈的布置應當符合一定的美學原則和科學原則,在照明燈數量不變的前提下,實現最好的光照效果。
(二)經濟適用原則
經濟適用原則要求電氣照明設備的設計人員能夠合理的布局照明燈的數量和結構,在不增加照明燈數量的前提下,有效提高照明強度和照明效果。在電氣照明設備的布置和使用過程中有效的避免浪費、做好設備的日常管理和維護工作,盡量控制照明成本,最終實現經濟性原則。
(三)其他方面的原則
在對建筑電氣照明節能進行有效設計時,為了增強其設計方案的應用效果,也需要考慮這些方面的設計原則:1)節能燈具選用更加合理。設計人員應通過對減少建筑電氣照明方面的電能損耗、提升節能燈具應用水平的綜合考慮,合理選用節能燈具,豐富相應的設計內容,進而提升建筑電氣照明方面的節能設計水平;2)照明設備選擇應符合標準要求。在進行建筑電氣照明節能設計工作時,應選擇由電阻率較低的導線構成的照明設備,通過對線路方面的合理布設,降低輸電線路的電能消耗。同時,應通過對建筑領域節能方面技術規范要求的考慮,選擇好照明設備,滿足建筑電氣照明節能優化設計要求。
二、現代建筑電氣照明節能優化設計方法
(一)現代建筑電氣照明設計方案及照度的優化
在電氣照明系統設計階段,必須嚴格遵循國家發布的相關規范和標準,同時充分考慮現代建筑的功能需求以及照明區域是否適用,然后確定照度標準值。照明系統的控制系統、照明方式以及照明設備安裝密度等都應做到科學合理。此外,還應結合照度、場所、色溫等的不同,設計配套的節能電氣照明設備。切忌依照建設單位想法隨便更改電氣照明系統的設計方案。
(二)節能燈具的優化設計
電氣照明燈具最好選擇高效率的節能燈具,此類節能燈具能同時保證室內光源的需求和達到節能目的。同時,還應結合具體使用場所,配備控光合理的燈具,減少電能消耗。如在懸掛燈具位置比較低的地方,可以選擇熒光燈,在位置比較高的地方可以選擇高壓的鈉燈或是鹵化物燈具。如此,一來能確保良好的視覺效果,二來能達到照明目的,三來投資較少,也能實現電能的節省。
(三)照明系統功率因數的優化
在現代建筑的電氣照明系統中,有的用電設備存在電感元件,會產生一定的無功功率,導致電能難以得到充分利用。對此類情況可通過提升設備功率因數的方法達到降低電能消耗的目的;或是使用電子鎮流器,對電容器進行補償,減少線路及設備上的無功功率傳輸,進而達到節能電能的目的。在某些現代建筑電氣里,通過變壓器低壓側集中補償,雖說能提高無功因數,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區域里高壓線路的無功傳輸,但就用戶而言,不能實現無功功率傳輸的相對減少,也就無法實現節能目的,故應就地安裝無功補償裝置,實現就地補償。
(四)充分利用自然光達到節能目的
加大自然光線的利用是實現建筑照明節能要求的有效途徑,但在當前的技術水平和設備條件下,建筑照明對于自然光的利用程度并不高。當前建筑中對自然光線的利用途徑主要是增加玻璃窗的數量或在建筑頂層設置一定的光能轉化設備。這些自然光利用手段只適用于建筑高層,對于自然光線難以照射到的建筑低層用戶,照明效果仍達不到要求。針對這一問題,相關設計開發人員應當加大對照明設備的研發力度,例如光纖照明方式是一種有效的解決辦法,通過室外設置的太陽光采集裝置將太陽光通過光纖傳送到室內照明燈具上,從而達到不消耗電能卻能發揮照明作用的效果。這些新型技術手段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建筑照明的質量,并且實現節能的目標。
(五)電氣設備照明控制方法的優化設計
合理選擇照明控制方法也能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首先,對于室外的電氣照明,應結合時間與氣氛的需求進行優化設計,如重大節假日或節日,可設計多種燈光場景,同時確保每個場景都有配套的各種燈具;其次,日常的電氣照明可以前半夜時間段和后半夜時間段為設計基礎,后半夜可關閉景觀照明設備,保證必要照明需求;再次,對商場、生產線及會議廳可采用照明配電箱進行統一控制,對其余場所的照明需求進行分散控制,同時增加照明設備開關數量,并充分考慮采光條件;最后,結合天然照明變化情況,對電氣照明區域施行分區域控制。
三、建筑電氣照明節能優化設計中的注意事項
為了使建筑電氣照明節能優化設計能夠達到預期效果,降低其設計問題發生率,則需要考慮這方面優化設計中的注意事項。具體包括:1、設計人員應在了解建筑內部實際情況的前提條件下,結合節能燈具的功能特性,開展好具體的設計工作,促使最終得到的優化設計方案與建筑電氣照明節能要求相符合;2、控制好建筑電氣照明節能優化設計中的成本費用,并將其設計過程方面的控制工作落實到位,處理好其中的細節問題,體現出相應設計方案的應用價值;3、設計人員應保持高度的責任感,規范自身的設計行為,避免影響建筑電氣照明節能優化設計效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這些優化設計內容的探討,可使建筑電氣照明節能設計工作開展更加高效,提高其效率與質量,并為節能建筑的科學發展提供支持。因此,未來在提升建筑電氣照明節能設計水平、健全其設計方案的過程中,應對這方面的優化設計加以思考,細化相應的設計內容,從而降低建筑電氣照明節能設計問題發生率,滿足后續作業計劃高效開展要求。在此基礎上,可使建筑電氣照明節能設計狀況不斷改善,滿足其設計質量可靠性要求。
參考文獻:
[1]文桂萍.建筑電氣照明節能設計的探討[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8,33( 6).
[2]關鍵.建筑電氣照明節能設計的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8(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