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范
摘要:近年來,我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呈逐年上升趨勢,對人們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建筑企業必須積極的運用先進管理手段促進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才能確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而安全預警管理作為其中一項實用性強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特點的安全生產預警體系,其不僅為建筑工程管理人員提供了更加直觀、全面的安全信息資源,同時也為其迅速的做出正確安全管理決策提供了便利。
關鍵詞:預警管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如今,城市中越來越多的建筑物拔地而起,因施工技術以及施工環境的變化,導致施工過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對于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人員以及社會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面對這種現象,需要針對特定事故產生的原因,建立預警管理體制,對建筑工程項目中存在的安全性問題加以分析,從而最大限度的避免故障的產生,這樣一來也能夠有效保障建筑工程項目的安全性以及質量。此外,還應該加強對安全事故預警管理工作的研究,以免在施工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借助這種方法,能夠有效保障工程項目的安全程度以及整體性能,同時還能夠有效提升建筑行業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
一、建筑工程施工事故成因
(一)自然環境因素
由于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惡劣天氣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如沙塵暴、臺風、強暴雨、雷電、暴雪等,這些都有可能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引發安全事故,如果不積極采取有效的預警措施,就會產生不良后果,甚至可能造成人員的傷亡,嚴重影響施工的順利進行。在我國開展建筑工程建設,地質條件復雜多變,且任何季節都有建設任務。在夏季,可能發生洪澇災害,還可能遭遇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在冬季,遇到極寒天氣,可能發生冰凍,建筑施工機械設備可能被凍住,無法啟動,不能正常使用,且冰凍天氣下機械的操作環境惡劣,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部分建筑工程線路所在地區地質環境復雜,如喀斯特地形、軟土地基等,這些地質條件使得建筑工程的建設更加困難,對質量要求也更高。所以一定要預先采取防治措施,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進行。
(二)人為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如果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強,且專業技術水平高,就可以有效減小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發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但是,在實際施工現場,部分施工人員并沒有足夠的安全意識,往往忽略了自己肩負的安全責任,沒有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規范落到實處,有的甚至還違反操作規程。這些主觀原因,造成了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大約七成以上的安全事故。施工人員的主觀原因大致有如下幾點:(1)現場施工人員責任心不強,沒有足夠的安全意識,缺乏事故防范的能力;(2)建筑工程施工單位過于注重經濟效益,而不重視安全管理規范制度的執行,缺少建筑工程施工預警管理體系,施工安全管理責任制也沒有落實到位;(3)安排在施工現場進行巡邏檢查的工作人員管理不嚴謹,有些安全隱患根本沒有被發現,或者即使發現了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處理,埋下了嚴重的安全隱患,直接影響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
二、預警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一)建立完善的施工現場安全預警模型
1、危險源監測平臺
建立施工現場的危險檢測平臺,借助視頻監控系統,能夠實時檢測施工現場的安全狀況,例如,中小型施工機械的操作正確性、腳手架以及安全網的搭設是否合理以及施工人員在開展施工作業的過程中是否佩戴安全帽等。監控系統還需要和檢測信息管理系統進行連接,并且借助Internet傳輸,用語音以及圖像的形式,將施工現場的安全狀況傳給領導,領導再根據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開展施工指揮以及施工協調工作,這樣一來,也能夠有效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時效性以及便捷性。
2、監測信息管理系統
所謂的監測信息管理系統也就是對現場施工作業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采集,完成采集工作之后,需要將信息存儲起來,然后對其進行統計分析,按照分析所得的結果,發布預警信息。檢測信息管理系統通常情況下具有以下三項功能:①收集數據、數據入庫以及數據的處理;②生成曲線圖以及變形速率圖;③將預警信息發布出去,并且實現信息之間的交流。
3、預警系統
①預警的臨界狀態和臨界值。按照有關的建筑生產各個要素以及管理規范,需要合理分析臨界狀態以及臨界值,并且使用定性以及定量的方法,來分析事故的損失率以及發生事故的概率。②安全預警級別。對于風險等級,從上至下進行劃分,可以將其劃分為高級風險、中級風險、較低級風險以及低級風險等等。其中,高級風險的預警等級為Ⅰ級,預警信號顏色為紅色;而中級風險的預警等級為Ⅱ,預警信號的顏色是橙色;較低級風險等級的預警系統為Ⅲ,預警信號為黃色;低風險等級的預警等級為Ⅳ,預警信號為藍色;③預警警報。如果建筑施工中,安全生產數據比安全臨界值要高,此時就會發揮預警信號,同時按照預警信號的等級,能夠制定出合理的應對方案,并且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產生。
4、應急控制系統
應急預案以及安全控制是應急控制系統中的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借助預警管理系統來有效監控施工現場的安全活動,并且采取相應的預警措施,能夠糾正并且調整事故施工活動。此外,面對危險源,還應該制定對應的應急預案,如果發生安全事故,也能夠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予以制止,避免事故范圍擴大,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所造成的損失。
(二)通過安全檢查提升安全預警管理
針對建筑工程項目進行的安全檢查是防止安全事故發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施工企業在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定期或者不定期的開展安全檢查工作,才能確保安全措施有效落實的基礎上,發揮出安全預警體系的作用。所以,施工企業必須嚴格的按照安全檢查的要求,對工程項目的人員、設備、物料、周邊環境等進行全面而系統的檢查,發現可能存在安全事故的設備、可能引發火災事故的物料、防護不到位等安全隱患,并及時的進行維修更換、排除,避免其對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的順利進行產生嚴重的影響。另外,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檢查人員因為過于熟悉施工流程而出現的忽視可能導致安全事故發生的現象也是造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頻發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施工企業在進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檢查工作時,必須采取交叉檢查的方式,才能從根本上避免安全隱患的出現,確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
(三)通過安全技術提升安全預警管理
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技術保障的加強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嚴格的按照要求檢查建筑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機械設備、材料等物資的質量,如果發現存在質量問題的話,必須及時的進行更換和處理。(2)施工人員必須以工程建設的特點和現場施工條件為基礎,按照標準化施工的規范進行施工,同時選擇技術過硬且責任心較強的技術人員擔任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監督和管理人員。
三、結語:
總而言之,為了有效確保建筑施工作業的安全性,就需要對導致安全事故產生的原因進行深入地研究,并且通過構建完善的預警系統,來對危險源進行監督以及掌控,避免安全事故的產生。與此同時,還應該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減少安全故障帶來的損失,以此來保障施工過程中的生命以及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劉慶余.安全預警管理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探析[J].江西建材,2018(08):83+85.
[2]王彥.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階段安全風險的動態識別和實時預警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8.
[3]劉宏.建筑工程事故安全評價與預警措施研究[D].重慶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