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科學的產業分析方法對產業規劃的編制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歸納總結了區位熵分析、SWOT分析、PEST分析、產業生命周期等分析方法的理論以及在區域產業規劃中的用途。
關鍵詞:區域產業規劃;分析方法;區位熵;SWOT分析
區域產業發展規劃,是指綜合運用各種理論分析工具,從當地實際狀況出發,充分考慮國際國內及區域經濟發展態勢,對區域產業發展的定位、產業體系、產業結構、產業鏈、空間布局、經濟社會環境影響、實施方案等做出的科學計劃。需要從國際國內產業發展趨勢、技術水平、產業現狀、產業定位、發展戰略等多方面論證。產業的定位和方向在區域產業規劃中是至關重要的,而要對區域中的產業有著準確的定位和發展戰略,就需要科學的分析方法。
一、區位熵分析
區位熵(Location quotient,簡寫位 LQ)又稱專門化率,用于衡量某一區域要素的空間分布情況,反映某一產業部門的專業化程度,以及某一區域在全國或地區的地位和作用等情況。區位熵是用來分析區域產業集聚度和比較優勢產業的重要方法,可以用量化指標明確分析出本區域的優勢產業以及主導產業。
當區域中某產業區位熵大于1時,可以認為該產業是區域中的專業化部門,具有全國(地區)比較優勢,區位熵越大,產業的集聚度和專業化水平越高,競爭力也越大;如果區位熵小于或等于 1,則可以認為該產業是區域內的自給性部門,僅為區域內部服務,競爭力較弱。
區位熵對產業在區域中的地位和比較優勢能能夠準確定位,但是也存在不足之處,區位熵是一種靜態分析,難以反映產業優勢的動態變化情況和產業之間的互動關聯。
二、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即態勢分析,就是將與分析對象密切相關的各種主要因素,包括內部優勢、劣勢及外部的機會和威脅,通過調查列舉出來,并依照矩陣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統分析的思想,把各種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加以分析,從而得出相應的結論。 SWOT分析,可以對分析對象所處的情景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從而根據研究結果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計劃以及對策等,是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分析方法。SWOT分析可分為優勢與劣勢分析;機會與威脅分析;加權評分;構建矩陣及發展戰略選擇等幾個步驟。
優勢和劣勢分析:通過內部因素來分析城市產業的優勢和劣勢,可以從經濟發展情況、區位優勢、交通物流、產業基礎、政府可投入資源、人力資源、技術水平、政府服務效率、基礎設施配套、政策資源、資金、信息、土地、環境等角度分析。
機會與威脅分析:機會與威脅分析主要著眼于區域產業發展的相關外部環境帶來的機會與威脅??梢詮恼咝蝿荨⒔洕蝿葑兓?、上位規劃調整、生態環境保護、市場環境變化、區域競爭合作態勢、區域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等方面分析。
加權評分:對產業內部及外部的因素進行評價,通過加權計算,分別定量分析產業的優勢與劣勢、機會與威脅,從而得出優勢劣勢評分及機會威脅評分。
構建矩陣即戰略選擇:根據產業優劣勢分析和機會威脅分析的加權評分,可以構建SWOT分析矩陣,并確定產業所屬的象限和位置。SWOT分析圖分為4個象限,根據產業所在的不同位置,可采取不同的發展戰略。
當產業位于SO象限時,應采用增長型戰略,增加各項投入,使產業最大限度的快速發展,提高市場份額。位于WO象限時應采用扭轉型戰略,采取有效措施,改變自身的不利條件,抓住發展的機遇。位于于ST象限時,應采取多元化發展戰略,大力培育新型產業以及延伸產業鏈條,來降低外部威脅,分散風險。當位于WT象限時,說明產業處于最不利的環境當中,應采用防御性戰略,這時應采取收縮、合并等方式逐步淘汰落后產能,消除劣勢,避開威脅,尋找新的發展方向。
三、PEST分析
PEST分析方法經常用在對企業的外部宏觀環境分析中,同樣也可用于對區域產業的外部宏觀環境的分析,宏觀環境是指一切對區域產業有影響的宏觀力量。PEST分析法是戰略外部環境分析的基本工具,它通過政治的(Politics)、經濟的(Economic)、社會的(Society)和技術的(Technology)角度或四個方面的因素分析。
從在經濟環境分析中,主要對區域的經濟結構,經濟增長率,產業體系和經濟體制等因素進行分析;技術環境中,可以分析技術水平,研發資源,新技術的發展及應用等方面;在政治環境分析中應分析國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規,相關產業政策以及政府的發展意愿等因素;在社會環境分析中,可著重分析人口因素、人文環境、社會期望等方面的因素。
通過這四方面因素的分析總結,可以從總體上把握宏觀環境,并評價這些因素對區域產業發展戰略目標和發展策略的影響。
四、產業生命周期分析
產業生命周期是每個產業都要經歷的一個由成長到衰退的演變過程,是指從產業出現到完全退出社會經濟活動所經歷的時間,一般分為形成階段、成長階段、成熟階段和衰退階段四個階段。
產業生命周期對于區域產業發展決策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了解產業發展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認識不同階段的特征和發展規律,才能在正確判斷某一產業所處生命周期階段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制定產業發展策略。
形成期:在這一階段,由于新產業剛剛誕生或初建不久,行業內企業很少,市場需求低,產品質量不穩定、批量不大、成本高、發展速度慢。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來完善產業體系并培育市場,但是一旦站穩腳跟,可以在行業中樹立先入優勢,搶先占領市場。
成長期:這一時期,產品質量提高,成本下降,產品市場需求急劇膨脹。產業內的企業數量迅速增加,產業在經濟結構中的地位得到提高。這一階段是產業高速增長時期,也被稱為投資機會時期,是進入該行業的理想時機。
成熟期:產業的成熟期是一個相對較長的時期。這一時期的特點是產品定型,技術成熟,成本下降,利潤水平高,市場需求逐漸滿足、產業增長速度減慢或逐漸停滯,行業進入壁壘很高。
衰退期:在衰退階段里,可替代的新產品出現,原有產業市場迅速萎縮,產業內廠商的數目會逐步減少,利潤率停滯或不斷下降。行業內的一些企業開始轉移生產領域,并逐步退出該領域。當判定某產業處于衰退期時,區域內不適宜在發展這種產業,現有的此類企業宜戰略轉移、退出,向新領域發展。
但是也應注意,產業生命周期與產品生命周期不同,產品的生命周期多數是有限的,但產業的生命周期的成熟期可能持續很長的時間,有些產業的生命周期還會出現反復。所以采取的措施,還應根據政策、市場以及區域資源條件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
五、結語:
用于產業分析的方法還有很多,例如“VC—3C”法、中長名單法、鉆石模型分析等等。綜合運用各類產業分析方法可以對區域內的產業進行科學的綜合評價,把握區域產業的發展趨勢,能夠為產業規劃的編制提供必要的理論支撐。對區域產業布局優化、產業發展目標制定以及發展戰略選擇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單云鳳、王紅;產業發展規劃的編制理念和分析方法初探[J];中國勘查設計.2010-05
[2]陳純;基于PEST分析法的常州健康旅游產業研究[J];中國商論.2016-12
[3]王濤;產業選擇分析方法研究綜述[J];經濟縱橫.2011-09-10
作者簡介:姓名:倪維峰;出生年月:1982年4月;性別:男;職稱:工程師、注冊城鄉規劃師;學歷:大學本科;研究方向:城鄉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