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 史婷婷
摘 要:當前,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使得企業作為市場的主體,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并且能夠保駕護航。因此,必須建立健全企業法律風險防范機制,為現代企業如何在市場經濟競爭中提高自我防范能力,抵御法律風險,建立各項管控措施,提高企業經營能力水平都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企業;經營;管理;法律
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中,將會面臨著來自方方面面多種多樣的風險,其中法律風險是最重要的一種。作為市場經濟主體的企業必須依法經營管理,依法開展各種經營活動,這是對企業最基本的要求。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防范經營管理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法律風險,對企業健康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事實證明,法律風險一旦發生,往往會給企業經營管理帶來相當嚴重的后果。
一、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法律風險
(一)合同法律風險。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必然會問接或直接的與合作者簽署合同。有企業經營,簽訂合同也是經營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代企業融入市場經濟的重要表現。通過合同來規避一些經營風險,保障企業自身權益,維護合法利益,防控經營中的薄弱環節都具有重要意義。企業生存一天,法律風險就會伴隨一天。實踐中,企業可能因簽訂的合同而獲得盈利及虧損。所以,市場經濟下,企業要將合同作為經營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對外合作過程中,合同風險包括簽訂、履行等面臨的各項風險。因此,合同即使企業管控的方式之一,同時也會產生一定的風險。同時,在履行合同中管理不當的風險、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風險、授權不明、印章管理不善等風險,最終導致企業造成經濟損失、合同糾紛等情況的發生。另外,還存在外部的法律環境以及社會環境變化因素的影響之下導致合同之中出現法律風險。
(二)企業并購法律風險。商場如戰場,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在當今的經濟競爭形勢下,企業對資本的要求達到了一個更高的水平,因此也存在了企業之問的普遍并購行為。企業并購中必然面臨的最大風險是法律風險。由于企業并購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加上當前我國企業并購法律風險防范中存在著立法不完善,風險防范操作不規范等缺陷,所以在確定并購目標實施并購方案時一定注意目標企業存在的“風險”,包括財務隱蔽風險、合同管理風險、人事風險、經營風險、環境風險、客戶關系風險、資產風險、財務風險等。
(三)企業內部權益糾紛法律風險。內部法律風險是指在企業內部發生的因公司股東、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以及內部機構的設置和行為不合法導致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公司內部糾紛、刑事責任風險、經營行為違規等。內部控制涉及企業生產經營的控制環境、風險評估、監督決策、信息與傳遞以及自我檢測等方面,從總體上透視了企業生產的各個環節。發生內部糾紛往往是因為公司的內部設置不規范引起的,體現為股東、董事、高管人員的行為與《公司法》相沖突。這種糾紛被稱為最持久的危機。
(四)人力資源法律風險。企業在生產經營與管理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人力資源風險。所謂人力資源風險就是在經營管理中由于人力所產生的風險,主要體現在社會保險統籌和勞動關系管理上。由于企業經營中,涉及人力往往都從招聘階段開始,包括招聘、試用、考核、試用和解除關系等步驟,這些步驟往往都受到國家法律法規的要求,在法律法規的框架下進行管理。但是,很多企業在管理中,人力資源管理往往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員工管理、社保管理、日常管理,包括動態管理和靜態管理過程。企業招聘員工即建立的法律關系,員工解聘員工就設計到解除法律關系。這些過程中就極易產生法律糾紛。因此,人力資源風險使現代企業著重思考的重要法律關系之一。
二、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法律風險防范對策
(一)要積極防范合同法律風險。企業經營管理中,合同的簽訂帶有重要的表現形式。通過合同可以規避雙方的權力事項約定,有效保障雙方的權力和權益。特別是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相比,經濟實力薄弱,內部管理不健全,抵御法律風險的意識和能力均有明顯差距。簽訂和履行合同是企業最重要的經營活動,企業幾乎所的營業活動都是以合同的形式進行的。合同法律風險,是企業最常見的風險。因此,為防范法律風險,應盡可能聘請專業的法律服務人員把關,把風險控制在萌芽狀態,才能將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要在經營管理中,采取對合同產生的法律關系進行防控,堅決防范簽訂合同或履行合同中存在的風險,以便制定各項防范措施。
(二)防范企業并購法律風險。在并購實施過程中,雙方通過制訂嚴密的并購協議保護交易的安全,通過合理安排融資方式,保證并購的順利進行。收購前要做好審慎調查、并購交易方式選擇、要做好并購重組企業發展環境調查。要做好并購企業相關財務信息調查分析,要做好并購企業的潛在風險分析。要在經營管理中推進科學決策機制,高度重視風險管理。通過簽訂保密協議、信息披露及保證、信息審查評鑒重點、債務風險防范等措施來進行防范。所以,我們常常會在并購談判初期,就簽署框架協議或意向書之類的協議,來爭取特定時問段內獨占或優先的談判地位。要不斷建立健全企業法律風險防范機制,過程控制是實現規避法律風險的關鍵。且過程控制必須貫徹到企業經營活動的整個過程,也必須堅持事前預防、過程控制、事后補救的原則。
(三)防范企業內部權益糾紛法律風險。企業在經營管理中,不可避免與相關股東、董事會之間的股權關系。只有防范這些風險,企業才能在經營管理中有效運用現代管理手段,不斷強化企業經營管理。企業要運用法律層面的關系,來有效和防范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漏洞,建立內部糾紛法律防控體系和加強風險防范意識。要對企業進行全面深入的法律調查,研究以往案例,發現和識別企業所面臨的各方面法律風險,確定法律風險點、風險源、開列具體的風險清單。要通過良好的內部溝通平臺,通過平臺來不斷加強企業橫向、縱向的溝通效果,實現信息溝通便捷,及時發現并解決存在的矛盾,有效的反饋結果,保證管理過程中的意見統一、執行步調一致。
(四)防范人力資源法律風險。人力資源風險主要體現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各項管控措施當中。企業在經營管理中,要堅決依法實施勞動管理,要依法維護勞動者的正當和合法的權益。只有有效降低人力資源法律風險,才能從根本上保護企業自身應享有的勞動權益。要強化人力資源管理風險防控措施,這也是打造企業“贏利點”,更是突出企業價值導向和效益導向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具體實施的有機結合。企業要統籌做好人力資源規劃環節、員工招聘環節、薪酬與績效等環節的管控。另外,還需要企業外部律師和內部人力資源部門對體系的建構統籌安排,企業的管理層要高度重視,企業各部門要相互配合。只有這樣,企業人力資源法律風險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三、結束語
總之,對于企業而言,市場競爭下企業的任何一種行為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法律風險。因此,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企業所面臨的環境也日趨復雜多變,現代企業要想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要做好經營管理中的各項法律風險防范,從而不斷使企業做優、做大、做強。
參考文獻:
[l]王濤.論企業并購的風險與防范措施[J].經濟視角.2012(02).
[2]蔣曉冬.律師與企業法律風險防范和控制[J].商場現代化.2010(13).
[3]尹偉琴.中小企業法律風險防范機制構建[J].浙江經濟.2008(24).
[4]張承宏.投資審計法律風險與防范[J].審計月刊,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