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燕 段成思 郭文虹
摘 要:普洱市在城市的發展中始終堅持生態立市、綠色發展的道路,這得益于普洱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生態優勢。在普洱市多年的實踐道路中,發現這條道路是行得通的,也符合目前中國乃至全世界的發展背景。
關鍵詞:生態立市;綠色發展;理論
宜居的環境、豐富的資源、大量的人才、雄厚的資金技術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等這些要素支撐起了綠色發展的體系。所以,綠色發展的目標要想實現,就要把生態環境的建設放在首位,有了好的生態環境綠色發展才有良好的基礎。綠色發展還離不開強有力的品牌和產業做基礎,想要推動綠色發展就必須大力加強相關產業和品牌的建設。綠色發展與當地的科學技術創新也是密不可分的,先進的科技創新支撐著綠色發展。生態文化建設也是生態立市綠色發展中重要的一環,要對當地的生態文化建設大力推進。
一、加強生態文明的建設
在國家的“五位一體的”戰略規劃中,將生態文明的建設作為重點,足以看出黨和國家對此的重視程度。這也表現出來國家領導人新的執政思維和理念,想大力的推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將城市的文明程度提高,也符合目前全球城市生態安全的大背景。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城市作為主要陣地,要確定以生態文明建設為主要出發點,生態立市、綠色發展為主要方向,以綠色的城市經濟不斷提高來促進城市的生態化以及可持續發展。城市經濟轉型就是要把生態效益以及經濟質量的提高放到重要位置,才會對城市綠色發展有幫助。城市經濟的增長,社會基礎設施的建設,環境改善的中心就是生態、綠色、低碳發展。生態文明的建設從城市的發展布局和定位來看都可以將綠色發展作為源源不斷的動力。
在全球的經濟快速發展下,出現的國際問題越來越多,比如氣候不斷變暖、能源消耗巨大、金融危機等,國際社會將關注的重點都移到了綠色發展模式上來。20世紀,國外學者首先提出了綠色發展的概念,對于傳統模式的改進和創新成了現在的綠色模式。綠色模式就是要在生態環境容積和有限能源消耗的條件下,把對環境的保護措施放在可持續發展戰略中作為重要基礎。在綠色發展的過程中,要落實到集體的環境保護措施中。在城市中要對大氣污染進行治理,要保證城市的空氣質量穩步提升。對污染水源的防治工作要到位,對城市污水廠進行提升改造。要大力推進對城鄉結合環境的綜合治理,目前農村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環境問題也日益凸顯,要對農村的生態環境大力改善,也可推進農村的生態文明建設。
有一個完美的生態園,優美的生活環境是每一位群眾的期望。在對生態環境的建設中,需要每一位公民的責任感,這就需要對每一位公民進行生態環境建設的宣傳。提高公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灌輸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要調動公民參與環境保護的積極性,主動投身環保公益事業,做到環境保護人人參與。
二、加強生態文化的培養
在綠色發展中,綠色生態文化的建設具有重要作用,綠色發展的內在動力就是生態文化。綠色發展需要正確的價值引導,生態文化就是起到這個作用,生產和生活的方式改變是綠色發展的關鍵,但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人的價值觀念。在綠色生態文化中也有一個核心內容,叫作綠色價值觀,它的中心是尊重自然、保護自然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所以,綠色價值觀可以讓人們看到自然的機制和在大自然中處在什么地位,在對大自然給予人文關懷,建立起保護自然,正確對待大自然的意識。文化教育有規范個人行為的作用,對社會秩序的穩定有一定幫助。培養生態文化的目的就是對人們日常的經濟活動行為進行重要的規范,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大力推進保護生態環境。公民擁有一定的自然審美能力也對綠色發展有著積極作用。公民只有學會發現大自然的美,欣賞它的美,才有保護大自然的沖動,想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人類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寄托離不開美麗的自然環境,只有自然環境好了,才會給人們帶來精神層面的享受和無限的創作靈感。要想提高人們的審美修養,增強審美的能力,學習了解審美的方法就必須要大力普及綠色生態文化。
綠色生態文化的任務很多。首先,要大力宣傳和普及綠色發展的理論和知識,這是培養生態文化的基礎。在社會上多普及綠色發展的理論和知識,就能增強人們對綠色發展的理念,對綠色生態意識也會有提高。在公民中樹立正確的生態價值觀,這個價值觀本身就是人類在認識自我和自然的過程中樹立的。生態價值觀的教育在綠色生態文化的培養中占有重要地位,要充分認識到自然對于人類發展起到的作用,在公民中形成愛護環境,保護生態的價值觀念。把生態思想和道德觀念相結合就是生態道德觀,是人和自然和諧關系的建立,在更高層次的道德觀中,包含自然納入的人類道德關懷。把生態道德觀的教育,加強資源的節約,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感結合起來,每個人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綠色行為來推動生態文化的建設。地方要大力發展當地的綠色生態文化產業,要利用當地豐富的綠色生態文化資源,打造出自身獨特的生態文化品牌,這樣,文化產業的優勢才能顯現出來。當地要構建綠色制度文化,可以保證公民在公正和平等的前提下進行生態環境的保護,使經濟、社會效益統一,社會實現全面發展。這就要制定出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綜合性策略,還要建立讓人們積極參與綠色發展的長期有效機制,提高全民的綠色意識就要建立綠色教育,還要制定出綜合評價體系來適應綠色發展。
具體到綠色生態文化建設的措施有很多。要提高公民的綠色生態意識,以及對個人行為做出規范,就離不開綠色生態的教育。政府要對宣傳教育有足夠的重視程度,發揮出帶頭作用,制定出相關政策對綠色生態的宣傳教育起到支持作用,對各級干部做好相關培訓,提升自身的綠色生態意識,還有對各種宣傳教育活動給予足夠的資金支持,編寫相關教材,培養有資質的教師。學校對綠色生態教育的宣傳起到了關鍵作用,要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始終貫穿。基礎教育要提高學生的生態環境意識,高等教育應該試著培養出具有綠色技術的專業人才。企業也要把綠色發展放在首位,要對員工大力宣傳綠色生態教育,增強他們的環保意識,企業也要對自身的技術進行綠色改造,在各個環節控制污染,產品綠色化,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綠色生態的宣傳離不開各種媒體,媒體對于事件的宣傳對輿論起著引導作用。就應該利用媒體的特點對綠色生態教育進行宣傳,在社會上形成保護生態的良好氛圍,對于不愛護環境的反面材料也要更多的曝光。發展文化產業的基本途徑就是展開綠色生態文化的研究和創作。要對當地的綠色生態文化進行深度地發掘,在把推廣出去。還要形成文化作品的創作工作,創作的源泉就是豐富的自然環境和多姿多彩的文化,要創作出能反映和贊美自然環境的藝術作品。
三、大力發展林業
云南林業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普洱林業,森林資源的保護、林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這么多年來成績顯著。政府對生態安全屏障的建設不斷促進,對森林的征采監控嚴格,禁止商用開采。林產業的提升也很重要,政府對林業招商工作不斷跟進,發展各種林業。對林業體制不斷改革深化,國家森林城市的建設不斷提升。
四、結束語
生態綠色發展建設是一項造福人民的工作,它符合同家以及世界的發展趨勢。但是這不是一項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工作,需要個人、部門和領域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的主導作用。我們要貫徹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走生態立市、綠色發展的道路,不斷地改善其中出現的問題。擔負起應該有的歷史責任,為生態環境的建設做出貢獻。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讓人民擁有更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白應華.構建普洱生態立市綠色發展支撐體系論[J].普洱學院學報,2014(1):18-25.
[2]秦永勛.生態立市綠色發展全面建設森林普洱[J].云南林業,2013(5):56-57.
[3]潘翠花.立足生態優先推動綠色發展[J].科學與財富,2014(7):292-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