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四川師范大學七十周年校慶,是長期策劃與籌辦的藝術盛事,是一場非比尋常的視聽盛宴,是記載輾轉各地,探索史跡,成就當今川師的輝煌面貌,是承載川師大師生共同夢想的航船,蓄勢待發,揚帆起航。
關鍵詞:四川師范大學七十周年校慶;視聽盛宴;川師史跡
一、第二篇章——桃李芬芳
《那些年》我們也曾青春也浪蕩不羈過。琳瑯的樂器在重擊和輕撫中抑揚頓挫,婉轉悅耳。《在樹的年輪中生長的樂器》中王蕓曾說到,在許多樂器的身體中,總能找得到一棵樹的魂魄。只是不同的樂器,往往滲透著樹在不同生命時段或不同部位的某種特質,彰顯出各異的面目。樂器奏出的聲音,悲愴也好,蒼勁也罷,哪怕偶爾歡娛一闋,都帶有泥土的顏色與氣息,都透著一絲大不相同的情緒,時而舒緩沉郁,時而穿云裂石。帶給臺下每一只聆聽的耳朵,每一只注視的目光,每一顆沉醉的心靈一次洗禮,用器樂的魔力展現了青春的律動和奔放。舞臺上時而柔美,時而激情四射的鎂光燈,聲色相合,掌聲四起!崢嶸歲月,何懼風流!讓我們一起在歌舞中《律動青春》《我心飛翔》。這樣桃李芬芳的歲月,川師大對著整個中華大地以此自勉,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二、第三篇章——春華秋實
時間無涯,歲月無痕。在劫難逃的是風雨70載,細數最深刻的還應當是那行夢后的開花結果。川師大懷抱這那一段蕩氣回腸的風雨奮斗史,滋長著不可數的夢想,綻放著精彩絕倫的榮光。演出正到高潮迭起的時段,美文雅韻、曲水流觴,《朝著太陽底下最光輝的地方》這樣一個別出心裁的情景配樂詩朗誦,顫動了所有人的心靈,鏗鏘有力,聲音如洪,詠出了川師大一路的荊棘與榮光,感染著每一位觀眾的心。
體育競技表演《武風舞韻》表演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武術和熱情洋溢的健美操,而健美先生、小姐的走秀更是引來此起彼伏的喝彩聲。服裝與設計藝術學院帶來的服裝表演秀《 Pretty Cat》展出了由老師同學們共同設計制作的服裝作品,贏得了場下的陣陣歡呼;拉丁舞《巔峰》的舞者用身體中噴薄的熱血展現了從平凡走向巔峰的路程。男女聲四重唱《我像雪花天上來》—— “我像雪花天上來,總想飄進你的情懷,多想融入你的大海……”宛轉悠揚的歌聲中蘊藏對學校的深深眷戀。形式各異、匠心獨運的表演帶給全場深深震撼!回首間,七十載歲月沉淀,碩果累累,成就斐然,春華秋實,夏種冬藏。
三、尾聲
七十載風雨兼程,上下求索而后得之,川師在悠悠歷史的進程中,矢志不渝地秉持著“重德、博學、務實、尚美”的八字校訓,彰顯著川師大特色:以教師教育為主要特色的辦學特色定位;“以人為本、質量第一”的師大辦學理念;“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師大人的治學精神和品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師大人的豪氣、銳氣和志氣。
歷經滄海桑田,卻經久不衰的川師,七十載承載著如此厚重的學府文化,七十載苦心孤詣孕育人才。最后,一首合唱歌曲《中國夢,師大人的夢》給演出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聲勢浩大的大合唱震動了整個舞臺,激昂了所有川師人的心,念師戀友思武體,憶情藝舞致青春!偉大的中國夢,偉大的師大人的夢!這一刻,唱得川師人內心時而平緩,時而起伏,一圈圈漣漪隨著樂符游走。唱得川師人敲擊郁積心頭的感情,從每個毛孔抒發出來,穿越時空,自由飄逸,將難以訴說的衷情,在這一刻娓娓道來,淋漓盡致,在每個川師人心中種下一顆蓬勃而出的夢想的種子,在那一刻,展現出破土而出、拔地而起的力量。
四、探索創新,譜寫師大新篇章
2016年15日上午11時,四川師范大學建校70周年總結大會在成龍校區龍湖劇場隆重舉行。四川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周介銘指出,“經過七十年的努力,學校已卓然成為引領地方基礎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性省屬重點大學。只有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才能抓住機遇,求得發展;只有準確把握學校發展定位,著力突出學校辦學特色,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促進科學發展不放松,才能把學校各項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只有緊緊依靠廣大師生員工,充分調動師生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實現新發展,鑄就新輝煌。
七十華誕不僅是四川師范大學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邁向未來的歷史新起點。站在新的起點上,學校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進一步深化綜合改革、進一步強化教師教育特色,進一步提升綜合辦學實力,爭取四川省一流學科以及新型高端智庫建設行列,在體現辦學質量和辦學地位的關鍵指標上達到國內一流省屬師范大學水平。到2020年,把學校全面建成國內一流的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和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大學。”這番講話為川師的教育事業奠定了基調,指明了方向,使文藝界又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2」2020年馬上就要到來,我們期盼著更美好的明天,享受更有特色的教學方針,收獲更多有益的知識,提升自身的能力,且在學習中讓自己沖破困難,更上一個臺階。
在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探索一條獨具特色的內涵式發展道路的同時,要繼續凸顯師范教育的鮮明特色和顯著優勢,要切實增強科研創新能力,不斷加強學科建設的頂層設計,優化學科結構布局,積極發揮特色學科和優勢學科的作用;要進一步大力提升服務社會的水平,更好地履行高校服務社會的責任和使命,積極為全省扶貧攻堅獻策獻力,堅持推動文化傳承創新,引導廣大師生投身文化創新創造,以文化強校大建設助推文化強省大發展。
參考文獻
[1]吳李媛、王瑋,四川師范大學建校70周年專題--學校舉行建校70周年系列活動總結大會,新聞中心,2016-06-01
作者簡介:
姓名:吳婷婷,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湖南,學歷:碩士研究生,單位:四川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研究方向:音樂與舞蹈學。
(作者單位:四川師范大學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