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娟
摘要:《指南》中指出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機能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樂觀態度的重要階段。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也是其他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基礎。然而民間體育游戲是生活中的游戲,簡單有趣,人多人少都可以玩,通過豐富有趣的民間體育游戲,可以激發幼兒體能的訓練,進一步增強體質。
關鍵詞: 民間體育游戲? 幼兒園? 發展? 價值
《綱要》指出:“玩是孩子的天性,要發現、保護和引導幼兒固有的天性,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同時依據生活教育理念,我們將優秀的適宜幼兒發展的民間體育游戲融入幼兒園游戲與一日生活中。包橋幼兒園自2012年開始就以“本土體育游戲”為特色內容進行特色項目的實踐研究,因此在課程生活化理念的引領下,立足幼兒園多元地域多元民族的實際情況,決定以“民間體育游戲”豐富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結合我園實際,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
一、搜集適合開展戶外體育活動的民間體育游戲
1.多渠道收集民間體育游戲
為了讓家長們充分認識到民間體育游戲在幼兒中間開展的重要性,以及在促進幼兒身心發展方面的教育價值。我們主要通過與家長交談,他們重溫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回憶小時候都玩過哪些民間體育游戲,如踢毽子、跳繩、沙包、滾鐵環、踢瓦片、打彈珠、抖空竹、斗雞、老鷹捉小雞、丟手絹、攻城、軋壁腳、腳尖腳跟腳尖跳、盯銅板、趕大車、吹泡泡、拱拱飛……等一系列民間體育游戲,展現在大家面前。我們還通過民間采風,網上查詢。把自己小時候玩過的游戲的名稱、玩法、規則和所需材料一一詳細記錄下來。
2.多形式收集民間體育游戲
我們通過我是小小調查員,讓幼兒拿著民間體育游戲調查表回家調查民間體育游戲,并采集匯總,我們還邀請爺爺奶奶來園助教,身臨其境傳授民間體育游戲的玩法,孩子們更加感興趣的參與游戲之中。
二、優化戶外活動區域,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為了讓幼兒充分感受到民間游戲的氛圍,幼兒園戶外活動場地根據民間體育游戲的特點創設了多個區域。
1.投擲區:提供擲遠的活動材料。用于擲遠的飛鏢、降落傘、沙包、球類、紙團、套圈等材料在重量與大小上應有所不同,材料應多種多樣,用小塑料圈或小繩圈套小物體,將球往不同高矮的網兜里投。
2.鉆爬區:提供紙盒、紙箱、布袋、油桶、竹竿等材料,讓幼兒鉆爬或橫著平躺在箱子里,同時向左(右)方翻滾,帶動紙箱向前滾動。單一的鉆和爬的活動容易使幼兒厭煩,不利于發展幼兒的探索精神與創新意識,增加一些輔助材料如“多用的竹竿桶”,“多用”分別體現在可以鍛煉幼兒鉆、跨、爬(匍匐)、投的動作。讓幼兒在愉快的情緒下,大膽的參與、探索不同的玩法。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3.平衡區:利用易拉罐、廢輪胎、紙盒、紙箱等材料進行制作,易拉罐制作的梅花樁富有挑戰性的訓練平衡。提高了抗挫折的能力,為幼兒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機會。
4.跳躍區:為孩子投放了皮筋、跳繩、毽子、懸掛物塑料瓶、沙包、紙條等,(有高有低)高跳、遠跳。
5.其他區域:投放了輪胎、鐵環、陀螺等,幼兒取放方便,供隨時練習使用。
三、創新民間體育游戲內容,進一步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同課異構,讓游戲更具創新性
在組織幼兒游戲時發現,如“老狼老狼幾點了”訓練幼兒奔跑能力以及躲閃的能力,孩子們經常玩,時間久了,孩子們就會失去興趣。因此,在游戲的過程中,為了使游戲注入新的活力,我們采用了同課異構的形式,吳萍老師組織的《老狼老狼幾點鐘》時,不再是老師扮演狼,而是把狼的角色交給了孩子;扮演“狼”角色的孩子戴上頭飾后,就像是身臨其境一樣,興趣很濃。邱祎老師組織的《老狼老狼幾點鐘》游戲時,就讓幼兒自己替換“狼”的角色,有的小朋友替換成“老虎”還有的替換成“豹子”,當有的動物不夠兇猛時,小朋友自己自發的進行討論爭執,調動幼兒對游戲的參與性、競爭性、學習思考問題、解決疑問。
2.借助道具,讓游戲更具趣味性
開展民間體育游戲以前,可根據游戲的內容、目的要求進行場地布置,準備道具,為達到預期效果創造良好的物質條件,使幼兒的心情舒暢,對要玩的游戲產生迫不及待、躍躍欲誠的感覺。民間兒童游戲的玩具,都是來自于生活,來自于大自然之中,是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如:繩子、廢舊紙盒子、油桶、易拉罐等。這些材料物美價廉,有一些兒童游戲本身不需要教具,如:“斗雞”、“貼人”、“躲貓貓”、“老鷹捉小雞”、“木偶人”等,都是徒手進行的。民間兒童游戲隨地可尋的玩具材料,既能節省財力,又能使兒童感到其樂無窮。
3.強化規則,讓游戲更具挑戰性
遵守游戲規則,一方面可保證游戲的順利開展,達到預期目的;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幼兒自覺遵守紀律的良好習慣。教師應在幼兒游戲前,讓幼兒明確游戲規則和要求。例如,孵小雞游戲,一人當雞媽媽,其余人當老鼠。雞媽媽坐在小方凳上,? 凳子下放幾個沙包當雞蛋,表示母雞正在孵小雞。游戲開始后,小老鼠在雞媽媽身邊轉來轉去,想取蛋。雞媽媽坐在方凳上,可自由轉動身體來保護身體下面的雞蛋,但不能離開凳子。小老鼠伸手取蛋時,雞媽媽要迅速拍小老鼠的手臂。被拍到的老鼠要主動退出游戲。游戲可玩到雞蛋取完為止。游戲中也有幼兒犯規現象,大家共同討論對于犯規怎么辦?一經討論定出方案,就要遵守規則,服從處罰,使游戲開開心心的進行下去,同時約束個別幼兒的犯規行為。
通過上述民間體育游戲的開展,幼兒的健康得以呵護及提高,基于日常民間體育游戲的開展。更能讓“民間體育游戲”的運動精神融入幼兒思維血液中,從此讓幼兒愛上運動,愛上民間體育游戲。
【參考文獻】
[1]王驥.主題背景下幼兒園民間體育游戲[J].教育,2015(43):173.
[2]侯秀芳.幼兒民間體育集錦[M].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
[3] 羅紅輝.《民間體育游戲運用與指導策略》[M].當代教育論壇.
[4] 劉姝瑤.農村幼兒園戶外體育游戲活動開展的行動研究[J].廣西師范大學,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