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靈 李建興
摘 要:管道工程在化工裝置的組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能有效地連接各種設備及相關的系統和設施,確保流體的安全運輸。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具有重要的意義。石油化工裝置管架上的管道設計是一個相對復雜的設計過程,涉及到更多內容,和設計要求的準確性較高,設計過程相對比較復雜,因此在對其設計的過程中,應該重視管道設計的主要要求,以具體的設計要求作為管道設計的出發點,以使石油化工裝置管廊上管道設計完善。
關鍵詞:石油化工;裝置;管廊;管道設計
石油作為一種重要的能源工業的發展,我國工業的日益增長的需求,石油化工裝置的應用擴大,石油石化廠是一個重要的載體可以轉化成其他產品,石油化工裝置的蒸餾、分析、吸收,由分餾過程等石化產品的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設計人員在布置設備平面時,應滿足工藝流程、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的要求,并按照工藝順序和同類設備適當集中組合的原則進行布置。管道廊道應位于能與設備內主要設備接觸的位置,并應滿足道路、消防的要求,以及與地下管道、電纜溝、建筑物的間距要求,并應避開設備的維修現場。
1 管道排列管廊的平面布置
1.1 管廊寬度的確定
當管道廊上下無設備布置時,管道廊的寬度由管道的大小和數量決定;當管廊布置泵、熱交換器或空氣冷卻的安排,不僅應滿足管道布局的要求,而且滿足設備布局和安裝的要求,天線安裝所需要的儀表電纜和電力電纜架裝置內管架的寬度之間的寬度一般6-9m,如果你需要寬度大于9m,可采用增加管廊層的方法來滿足設計要求。
1.2 管廊的形式和位置
設備的管廊應布置在設備的適當位置。為了盡可能多地接觸設備中的主要設備,一般要平行于設備的長邊,盡量縮短管道廊的長度,以便有效地利用管道廊的空間。管道廊道形式應符合設備平面布置要求。對于設備較少的設備,可采用單端式或直通式管廊。設備較多的設備,可根據需要采用“L”型、“T”型或者“∏”型等形式的管廊。大型組合安裝可采用總管廊與支管廊組合的結構形式。
1.3 管廊層高和多層管廊層間距的確定
管道廊的布置應滿足設備內道路和消防的需要,以及地下管道、電纜溝、建筑物、構筑物等的間距要求,避免設備的維修現場。管道廊道下部作為維修通道時,從管道廊道到地面的最小凈空高度不得小于4.5m。多層管道廊道的層間間距應根據管徑的大小和管道廊道的結構確定。一般上下層間距為1.2-2.4m,大型安裝上下層間距為2.5-3.0m。當管道廊道改變方向或兩根管道相交成直角時,管道廊道應布置在不同的高度,對于大型設備,高度差為0.6-1.2m,1.25-1.5m。
2 管廊上管道的設計要點
管廊上的管道,一般采用90°彎頭將管道走廊上的管道引至管道走廊兩側,減少兩層之間的空間。如果管徑較小,可采用90°彎頭。如果需要大口徑輸油管道,最好靠近管道走廊的邊緣。對于較小的管道,可以布置在管道走廊的中間。對于低溫液化油氣管道,應采取冷卻措施,盡量遠離高溫管道,這是為了防止管道突然爆裂。受熱膨脹的影響,有些管道移動緩慢。在這種情況下,必須預留管道移動所需的空間,在閥門集中的地方也應進行控制。
對于具有熱膨脹特性的高溫管道,為了保證良好的吸收性能,需要設計一種柵式補償器。如果要設計多個高溫管道,最好將補償器集中,通常為水平形狀。為了保證其他管道走廊的順利通行,需要設計補償器高度為500- 700mm。
在許多需要設置形狀補償器的管道中,應將管徑較大、溫度較高的管件并排布置,需要較大的門形狀補償器時,門形補償器1.2里的n型補償。當廊道寬度較大時,應適當補償這些管道的位置,以避免彎頭過長。由于彎管通常支承在管廊的側梁上。
對于公用管道,應在邊界線附近安裝截止閥,并在進、出口裝置附近設置截止閥。出入口裝置的第一個管架作為固定支架,并將截止閥、儀表、盲板、平臺、梯子集中布置在這里。電槽箱、儀表槽箱應布置在管道廊的上部,受熱影響的管道不應布置在橋梁附近或正下方。當電氣槽盒與儀器槽盒之間不敷設管道時,槽盒之間的凈距離不應小于0.6m。管道廊柱兩側設置調節閥組,并配備取樣冷卻器、凝結水收集站、伴熱配汽站、過濾器等設施,還可以在柱體的兩側位置來設計儀表和電氣槽盒。調節閥應盡量放置在地面上,便于日常設備的維護。調節閥組應盡可能靠近設備一側。
總之,我國石化行業的重要性,經濟發展是不言而喻的,在石油化工裝置管廊管道設計中,設計師將能夠影響管道的各個方面,深思熟慮的,我們必須知道管架管道建設的重要性,理解其內部函數,作出更好的優化設計,石油化工生產設備會分配在管道的兩側,使管廊管道與化工設備密切連接,以達到更合理的效能。石油化工管廊上管道設計直接決定了裝置正常運行,根據實際情況在管廊管道布局,滿足實際生產的需求,適應我國石油化工工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孫騰龍.論石油化工裝置塔的管道布置與設計要點[J].工藝控制,2015(2):4-5.
[2]張宏偉.化工裝置中氧氣管道的設計及安裝要點分析[J].氮肥技術,2016(4):90-91.
[3]印秀艷.石油化工工藝管道的設計分析[J].化工管理,2015(6):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