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的經濟已經進入到了新的發展階段之中,取得了諸多成就,但是與此同時,也能夠發現區域經濟發展存在著相當多的問題,例如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對于我國社會的和諧穩定以及可持續發展帶來了諸多不利的影響。本文通過對當前中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現狀展開研究與探析,進一步發現其發展過程中潛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可行性的建議與意見,最終為當下的中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解決不利因素,為其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和意見。
關鍵詞:中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政策;管理體制
引言
由于各個區域之間的經濟發展方式、理念、模式、區情等各有所不同,導致各個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著不小的差異,秉持的發展理念的不同,其發展具備較強的獨立性,致使區域間的利益沖突不斷擴大,導致環境問題的頻繁發生,促使其他一系列的不良效應增加。中國經濟想要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經濟水平,就需要將區域間的經濟發展差距進一步縮小,提升各區域的經濟發展速度與質量,為未來的人們共同富裕與中國整體經濟的發展提供前提條件。
一、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現狀
(一)各個區域之間經濟發展趨向于均衡發展
我國區域之間的差距在實施了“一帶一路”、“十一五”計劃之后成功縮小,同時也將貧富差距問題得到了較高程度的改善。其表現為:中西部的經濟投資比例增大,而東北地區的經濟有了復蘇和抬頭的傾向。對于部分特殊區域的經濟大力采取各種經濟政策與其他的鼓勵政策來調動其經濟的發展積極性與動力。
(二)區域間合作與聯系加強
區域之間的發展更加趨向于合作,講究雙方或多方共贏。因而國內的京津冀、珠三角和長三角等區域進行洽談,并建立合作機制,該機制在進行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完善和規范,促使各地經濟在這樣的合作機制的引導和推動下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另外,我國的區域還和國際區域展開合作,與周邊國家的合作程度不斷加深、拓寬,進一步讓各個國家之間能夠共贏互惠,促使我國走向新的經濟發展途徑中,讓區域的合作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同時其合作體系逐漸建立的更加完善和科學化,進一步讓區域之間能夠將資源充分調動,并取長補短,減少劣勢。
(三)區域經濟融合發展政策不斷完善
我國針對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采取了相當多的措施和政策,這樣一來導致區域之間的合作朝著現實化邁進,同時區域間的合作不僅僅局限于經濟方面的合作,更加邁向了環境保護、生態平衡以及社會發展等各個方面。促進區域合作的方式由單一化的行政手段轉變成為規劃、協商、政策落實以及協作等。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在受到國家政策、區域政策等引導而不斷區域成熟,地方政府對齊開展協作來促進經濟發展的方式的積極性與熱情被充分的調動起來。
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面臨的問題
(一)相關法制法規與管理體制不健全
我國對于區域經濟融合發展頒行了不少的政策和文件,但是有關其發展的基本法律尚未完善,其立法的速度、水平與質量較為落后,針對區域經濟融合指導發展主要是依賴于黨中央和國務院所下發的文件和政策,其中無法體現出法律的強制性。而且由于沒有法律的約束,地方在制定相應的經濟發展政策的過程中,部分想法無法落實到位。另外管理體制部分細節尚未完善,缺乏共同的紐帶將區域之間進行聯系,無法協調各方利益。
(二)區域經濟融合發展規劃過多
我國針對區域經濟融合發展所出臺的規劃與政策相當多,這些政策與規劃能夠對區域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和引導作用,但是中央所出臺的“完善”政策和規劃在落實到地方上時,仍然無法面面俱到,反而讓這些政策在地方上實施的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造成了較為嚴重的不良后果。這些不良后果對于國家的總體規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導致區域之間的不良競爭與經濟矛盾加劇。中央的規劃一般來說其落實是由地方政府落實和引導,并將結果交回中央,這樣的方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將地方政府發展區域經濟的積極性進行調動,但是卻會造成地方的規劃頒行過多,缺乏協調性與大局觀念,促使地方經濟增長壓力不斷上升,競爭出現惡性和無序性。
(三)區域之間經濟發展水平較大
我國盡管頒布了不少政策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但是仍然能夠發現其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而這些差距的縮小是漫長而曲折的任務。我國針對部分特殊經濟發展區域采取了諸多政策來激勵這些地區的發展,但是由于其本身的經濟發展潛能、人才、設備以及歷史等其他因素,最終導致了這些地區的發展與發達區域的差距仍然存在。
三、當前中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策略
(一)建立健全經濟協調法規與管理機制
通過對區域經濟發展法規進行完善和健全能夠讓地方和中央所制定的政策能夠有法律依據,在執行是具備法律的強制性效應,而管理機制的科學建設能夠幫助整個區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有規劃、有條理以及有順序的發展,將區域經濟在發展過程中把利益進行協調,并能夠在整個區域之中形成一種良性的、有序的、合理的競爭。將我國的區域經濟的未來發展中的規劃、布局、戰略、任務進行明確,并根據不同地方的具體情況,來調節這些管理機制與法律法規的制定。
(二)改變經濟發展的總體布局
仔細考察各地區的發展情況自己發展態勢,并以大局意識和大局眼光將區域經濟布局進行重新制定和安排,并在其中加入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站在原有戰略規劃和部署的基礎上對部分不合理的經濟布局進行變更,使其更加適合當前經濟的發展趨勢。由于每一個區域之間橫跨地域較為廣大,其中的發展理念與發展方略也有所不同,因而要通過對其內部劃分更加細致,促使能夠制定出更加符合該地區的發展條件與發展理念的經濟計劃。將我國交通、資源以及合作關系作為考慮劃分的因素,要能夠將不同經濟區域劃分成更小的經濟圈,利用經濟圈針對性強,有效性高的特點,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三)健全區域經濟發展引導措施
由于當前部分宏觀調控體質與方法無法達到面面俱到的程度,導致區域間經濟協調發展中部分細節出了問題,但是這些問題的存在對于整體的經濟協調發展來說具有著重要的阻礙作用,需要將中央的經濟宏觀調控的力度進行加強,同時還要考慮到地方可實施性和所能夠發揮的有效性。要將政策體系健全還要能夠與各個區域之間的發展特色進行針對性引導,對于特殊區域的幫扶要考慮到其真正情況以及施行效果。
參考文獻
[1]劉國斌,宋瑾澤. 中國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J]. 區域經濟評論,2019(02):55-60.
[2]陳偉雄,楊婷.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70年演進的歷程及其走向[J]. 區域經濟評論,2019(05):28-38.
[3]胡超美,朱傳耿. 中國區域協調發展研究綜述[J]. 學習與實踐,2008(10):44-51.
[4]孫翠蘭. 中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綜述[J]. 經濟經緯,2007(06):57-59+78.
[5]余璐,戴祥玉. 經濟協調發展、區域合作共治與地方政府協同治理[J]. 湖北社會科學,2018(07):38-45.
[6]鄭芳芳. 我國高等教育與經濟協調發展研究綜述[J]. 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0,12(06):111-114.
作者簡介:趙秋霞(1980.10)女,漢族,廣西桂林人,中共黨員,工程師,經濟師,碩士,主要從事區域經濟研究
基金項目:2019年度廣西重大課題? ?廣西鄉村振興規劃實施的瓶頸問題及對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