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進



摘 要:隨著人們生活質量以及消費觀念的發展變化,當前人們并不滿足于傳統、單一的日用器物形狀方式,消費需求也較為多元化。傳統大漆工藝應用于現代日用器物設計當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日用器物設計的品質以及文化內涵,使當今更多的日用產品具有中國精神以及東方元素的個性化面貌。因此,文章就簡要分析一下傳統大漆工藝應用于日用器物設計當中的價值,并將分析一下該工藝在現代日用器物設計當中的發展現狀。
關鍵詞:傳統大漆工藝;現代日用器物設計;應用研究
1 引言
目前,我國對于傳統大漆工藝的研究歷史相對于成熟,在該方面的探索也有一定的理論成果,近幾年又出現有關于漆藝與現代商業融合的案例,但是,大漆工藝專門應用于日用器物上的研究較少。日用產品在現代化工業生產的背景下仍然呈現出較為單一的審美標準,在物質豐富的今天,人們對于產品的要求逐漸提高,并不滿足于這種批量化的無趣和單調。這些消費心理的變化以及設計體驗的新需求為傳統工業的發展與推廣帶來了新的機遇,而中國傳統大漆工藝作為古老的手工藝術蘊含著個性化以及獨特化的氣質面貌應用于現代日用器物設計當中,其價值較為可觀。基于此,文章簡要分析一下傳統大漆工藝在現代日用器物設計當中的具體應用。
2 傳統大漆工藝應用于日用器物設計中的價值
2.1消費者對日用器物需求的變化
當前人類的發展的活動也趨向于藝術化,這不僅表明人們取得了生活與創作存在發展的自由性,也滿足了現代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以及產品體驗設計的需求。當前時代,在大機器生產中產生的現代工業設計,其最為顯著的特征就是標準化的生產,該種方式強調了工業設計的標準化規范化,所以說導致大批量的產品被生產出來,用于人們的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世界各個角落,這種工業化的生產機器雖然說帶來的產品數量的提升,但是,在提高產能與效率的同時,也使得產品缺乏了相應的個性,人們急需通過身邊的個性化的產品來滿足人們存在的獨特性以及自我價值的實現,隨著人們生活物質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消費市場的繁榮多元化發展,社會向著滿足個性化消費的靠攏,這就是促使相關設計師的設計更加具有針對性,設計的焦點也從大眾化向具有獨特性的個體化發展。所以在大批量生產社會環境下,小數量、多樣化的發展是必然趨勢,這種趨勢體現著不同的特點,手工制作的每一環節包含著人類對于生活認真熱愛的態度。其次,在工業化發展的時代,導致其對于自身的體驗存在一定的忽視,目前人們從工業化邁進了信息化社會,人們不再將工作上的需求作為唯一解決的問題,而是更加注重精神層面的滿足,所以說,在當前人們對于日用器物的需求更加滿足其體驗感。通過研究表明,被消費者所青睞的設計物品,不僅能夠在外形上給人視覺美感,同樣能夠在觸覺質感上帶給人舒適的感覺,使設計作品充滿人情味,并且在使用過程當中能夠得到新的愉悅與滿足。所以說,在當前時代背景下人們都需要通過觸摸的方式來加強對于整個產品的需求與閱讀,這也是手工藝帶來新的發展契機,手工藝尤其是以漆器為代表的傳統手工藝,有著舒適的觸覺體驗,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溫馨自然的體驗。
2.2實用價值
首先,將傳統大漆工藝應用于現代日期日用器物設計當中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漆器產生之初就是作為食用器皿出現于人們的生活當中,在目前迅速發展的時代當中,其使用的門類逐漸豐富,也涵蓋了生活當中的方方面面,比如說石器、酒具、交通用具等等,這些實用價值也使得傳統漆藝仍然可以深入到人們的生產生活當中,并且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以得到更為深入廣泛的發展。而且傳統漆工藝當中的漆是從漆樹割取的天然汁液,能夠涂抹于器表之后形成具有優良性能的漆膜,其優良性能不僅表現在堅硬又帶有柔和的光彩之上,而且其耐油耐高溫方面也有較多的較高的優勢。其使用價值也為與現代設計的結合提供了可能性與前提[2]。經過各種實驗表明大漆具有抑菌的作用,能夠很好地適用于餐具酒具等日用器具當中。除此之外,天然氣中含有不到10%的塑膠制,這種物質可以使得天然大漆具備一定的粘合能力,可以使得漆層在各種底膠上累積起厚度,作為堅硬的保護層,提高這些天然材料的使用價值。比如說圖1當中為葫蘆漆器。這種以天然葫蘆胎體作為設計素材的形式,通過在其表面涂抹大漆使之成為茶具等實用器物,使得葫蘆的物理性質變得更加穩定,其表層的防潮能力也得到有效的延長,葫蘆的使用壽命及質量得到大大提升[3]。
2.3附加價值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不斷轉變,僅僅實現基本使用價值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現代化需求,提升日用品的附加價值已經成為增強該產品競爭能力的重要或者說是關鍵因素。現代日用器具市場上的藝術風格迥異,各具特色,主要是得益于傳統大漆工藝涵蓋了多種裝飾材料,設計師根據對材料的理解以及掌握的工藝將其表現出來,使得這種美感變得豐富多樣,推動整個日用品形式與風格的多樣化,而且現在設計師們也能夠從傳統大漆工藝本身汲取智慧,妥善地處理產品當中的形態色彩以及材料的搭配問題,這也是傳統工藝帶給現代社會的美感的啟迪。大漆工藝的審美價值還體現在可以營造美,這是傳統漆藝沒體現的重要方面。其次,將傳統大漆工藝應用于日用器物設計當中,也可以有效的提高其文化價值,傳統器的文化價值在于其具有完整性,準確地表達了歷史的文明以及文化特征,集中地體現了不同時代不同文化創造的智慧以及文化成就,具有了巨大的包容性以及歷史文化信息含量。將該工藝應用于日用器物設計當中,不僅是利用了大漆工藝的實用價值與審美價值,更是整個社會對于文化尤其是傳統文化的需要,這也是現代社會文化當中財富的有效積累[4]。如圖2所示的盤子漆器,其附加價值遠大于它的實用價值。
3、傳統大漆工藝在現代日用器物設計中的發展現狀
3.1國內日用漆器的發展市場
雖然說中國的漆器有著輝煌而燦爛的發展歷史,但是其工藝在現在社會當中的發展速度較為緩慢,或者說仍然處于一種停滯不前的狀態,首先,漆器的發展與人們生活實際存在一定脫節問題,同時人們的需求也向純粹的審美方向發展,在當前的生活當中應用的范圍不夠廣泛,以至于目前我們很少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夠找到大漆的存在,而現有的漆器大多數以觀賞或者說裝飾性為主,將器物的實用性放到了次要的位置,而正是漆器的性能以及使用價值是對生活的發展廣闊前景的重要前提[5]。漆器木盤、木勺如圖3所示,其在目前我國的市場之中是較為常見的產品。經過日常的積累資料整理后發現,現在的日用器呈現的面貌過于傳統,脫離了現代人的審美趣味,顯然這是由于當前我國對于傳統漆器只注重傳承,而忽視了創新一面,脫離了當代人的審美只能使得傳統的漆器越來越走向人們的視野外,從而被時代的文化浪潮所淹沒,所以說今天對于傳統技藝實用性的忽視、技術發展緩慢、不能迎合當下人們的審美趣味等,導致當前漆器行業尤其是日用漆器活力不足。
3.2該工藝在現代日用器物設計中的新發展
傳統漆工藝是以滿足人們的需求,為人服務為首要目的的工藝,在現代社會條件下,社會的迅速發展催化了人類新需求產生,所以說這也引發傳統工藝迎來新的發展,讓漆工藝不僅具有發展歷史的傳統工藝,同時也具備了當下的時尚工藝。日用器其表現出的藝術面貌并不是單一的標準化的形式,我們也不能將其表現力束縛在已有范圍之內,在日后的工作當中,我們更需要打破傳統的局限,通過構圖、圖形、色彩等要素之間的有序排列與安放,使其裝飾的效果呈現出多樣的視覺美感,傳統技藝是人類的裝飾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改變著器具的舊有面貌,增強其生命價值,但是應用于具有實用功能日用器物當中,則更需要的是設計師以及藝術家們根據設計器物當中各種因素的比例關系,不僅要充分發揮其語言的藝術魅力,同時也應當滿足當下人們的審美趣味[6]。目前,我國在對日用漆器的表現、裝飾上,其內容較為匱乏,呈現出的面貌也略微顯得保守,很少出現既反映傳統漆器的工藝特色,又能夠滿足當下人們審美需求,帶有簡潔流暢,舊時代氣息的元素,所以說根據市場的調查以及市場調研,結合現代裝飾的趨向以及自身的設計實踐[7]。在日后的傳統大漆工藝應用工作當中,就需要充分發揮漆器的裝飾效果。我們要善于把握材料當中的寶貴面貌來進行奇異的裝飾活動,傳統漆藝中的擦漆工藝充分利用木材溫馨的質感與天然的年輪紋理,給人回歸自然的感受,經過漆器之后的木材,其木紋更加厚重,突出提升了木材天然的屬性。日用機器在設計過程中,要對其底胎裝飾材料上加大設計力度,以便創造出真實材料特有的裝飾效果,即可以將形式效果提升到新的高度。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以及生產生活方式的集約化,這要求日常日用品及環境氛圍都能夠適應于人們的生產生活行為方式,那么在進行技術設計上就需要相對簡潔的裝飾,傳統大漆工藝就可以將這種簡潔化的裝飾有效體現[8]。
4、結語
總而言之,將傳統大漆工藝應用于現代日用器物設計當中,對于日用器物設計的個性化發展來說有著較大的幫助作用,也可以滿足人們多元化的消費需求,有效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同時也可以使得日用器物產品具有中國的精神,推動東方元素走向世界。希望文章上述有關于傳統大漆工藝在現代日用器物設計當中的應用的論述分析,能夠對日后在此方面的工作改革有所借鑒參考。
參考文獻
[1]蔡克中,翟燕燕.海昏候飲食器具對現代產品設計的啟示[J].包裝工程,2018,39(22):281-285.
[2]丁娜.傳統金屬工藝的完美蛻變——論現代金屬裝飾藝術[J].美術教育研究,2017(6):24-25.
[3]戴吾三.日用之美——從發明的角度看[J].裝飾,2011年02期.
[4]崔立娜.傳統大漆工藝在現代日用器物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工業大學,2016年.
[5]鐘聲.傳統大漆工藝在銀飾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生漆,2013(6).
[6]邱堅.漆器藝術[M].吉林:吉林美術出版社,1996.
[7]鮑凌霄 孟梅林.傳統大漆工藝在銀飾設計中的應用分析[J].普洱學院學報,2018年 第1期.
[8]大漆在首飾設計中的應用研究董雪[J].文藝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 0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