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振
摘要: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依據過渡教材,嘗試實踐新課程理念,在生物教學的實踐過程中,充分利用學校的生物實驗室,積極進行生物實驗教學,加強對實驗內容和過程的科學性指導,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性,在提高了教學的質量的同時,培養了學生動手能力、觀察能力、思維創新能力、分析問題和歸納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生物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生物實驗室;思維創新能力
生物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觀察現象、進行實驗,能夠使學生對生物主干知識獲得具體的,明確的認識,這是理解核心概念必要的基礎。觀察和實驗對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實驗能力,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重要作用。“百聞不如一見,百看不如一試。”實驗教學是一種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通過實驗手段,高度濃縮地展示人們認識和發現某一知識,原理的過程,可以說沒有生物實驗,生物教學的諸項目的任務是不能很好完成的。從心理學方面來講,中學生好動,好奇心強,什么事都想通過親自實踐,生物這一學科剛好能滿足他們的這一愿望,它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強初中學生的實驗,培養學生自己學習,自己思考,判斷更好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提高素質的關鍵。江澤民同志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歇動力。一個沒有創造能力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生物課程中的科學探究是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生物科學知識、領悟科學研究方法而進行的各種活動。科學探究通常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和表達、交流。
一、從我國的總體教學現狀看
就目前而言,條件好的學校除外,大部分農村中學由于受物質條件的限制,學生實驗能全部完成的還不是很多。即使是學生實驗,每組的人數過多,儀器少,在實驗中常出現:“男同學搶著做,女同學怕動手,成績好的積極做,成績差的旁邊坐”的現象。演示實驗,即使教師在講臺上面做得很精彩,也是極少數人操作,絕大多數人觀看。這樣不能保證每位學生在創設的實驗情景中操作,不能保證激發每位學生的思維,也不能保證全體學生在平等的條件下都動手,動腦的機會。如在課堂中把教師的演示實驗盡可能創造條件變為學生實驗,所有學生實驗盡可能創造條件變為學生實驗,所有的學生實驗全部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在實驗的過程中,能保證每位學生都有一套儀器,“逼”著學生動手動腦實驗,糾正學生實驗中出現的不良傾向,這樣能保證全體學生在平等的條件下都有動手動腦的機會,能保證每位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得到同步增長,綜合素質得以全面提高,教師在實驗教學只充當向導與合作者,學生在一種民主氣氛中實驗學習,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也突出教學的開放性,在生物教學中加強學生實驗,能促進學生去觀察、思考、論證,這最能培養學生的能力,為已掌握的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摒除了以往一切由教師安排好,學生只需簡單操作的教學模式,能防止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組與組之間還可以開展討論,交流。這樣能使每位學生都能敢說,會說,能鍛煉他們的口才。“吃自己栽種的水果,甜;走自己的路,熟。”通過學生親自實驗操作,能使學生感同身受,動靜結合,身心得到陶冶,學生也會愛上生物,主動性也會大大提高。調查表明,大部分中學生物教師都知道課改應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但在具體的生物教學活動中往往容易背離這一教育觀,多數學校的教師不能很好地完成生物課標內容,不少農村教師因教材中許多實驗由于缺乏儀器而不能做。有些教師甚至在黑板上“畫實驗,講實驗”。這勢必會影響學生學習生物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習慣,對提高學生理解能力和綜合素質方面也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對他們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自我發展更是危害無窮。因此,加大生物實驗的力度,尤其是加強學生實驗,把學生實驗作為創設生物情景,探索生物問題的主要手段,是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和創新人才培養的一條重要的途徑。
那么,怎樣才能更好地實施生物實驗教學?因地制宜創設生物實驗教學的情景
(一)從實驗材料入手化廢為寶
如膈肌的運動,采用可樂瓶、葡萄糖瓶蓋、吸管、圓珠筆的空筆芯、氣球等制作膈肌的運動模型。肋肌運動利用木匠丟棄的壓縮板條,服裝廠丟棄的橡皮筋制作肋肌運動模型;眼球運動模型采用塑料泡沫、棉線、橡皮筋、氣球來制作。利用軟銅包線和醫用膠布制作神經元模型。
(二)從實驗目標入手
如《酒精或煙草浸出液對水蚤心率的影響》可以改做《酒精或煙草浸出液對金魚生存的影響》這樣可以更好地說明酗酒和吸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把酵母菌的發酵實驗改為學生實驗,制作甜酒改為演示實驗更有利于開展實驗活動。
(三)聯系生活事例,豐富生物實驗
如《觀察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實驗完畢本人利用淀粉遇碘變藍的特性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破除封建迷信教育,比如聯想到魯迅先生寫的《同志的信任》一文中講到革命志士在獄中如何利用米湯寫字,把獄中的情況匯報給外面的黨組織,同時揭秘神漢巫婆怎樣利用米湯進行詐騙的迷信活動。
(四)可以通過改進實驗步驟進而提高實驗速度
比如要觀察口腔上皮細胞,往載玻片滴一小滴生理鹽水,可同時滴一小滴染色劑。碘液可用紅墨水來代替,效果顯著同時可以省掉吸水紙來輔助染色而且速度很慢染色不均勻給實驗觀察帶來不方便的問題,觀察草履蟲的實驗時,吸一點帶有草履蟲的培養液可以反復用滴管多吸幾次,這樣在顯微鏡下就可以看到很多草履蟲,解決了數量少不易觀察的矛盾。
二、可以做到一材多用
如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實驗,可以用外表皮來代替內表皮就可以省染色這個步驟,。再比如做脊蛙的反射實驗可以和坐骨神經——腓腸肌實驗合在一起做,先做脊蛙的反射然后做坐骨神經——腓腸肌實驗,從而一材多用避免浪費。
三、一材多種方法,從而達到殊途同歸
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一第四節鳥的生殖和發育,觀察雞卵結構的實驗,關于探究雞蛋的氣孔的實驗,一種用注射器往雞蛋注射氣體看是否蛋殼有水珠出現,如果有說明蛋殼上有氣孔,另一種方法把生的雞蛋放到90度左右的溫水中,如果蛋殼上有氣泡產生說明蛋殼上有氣孔。
四、借助現代一些先進的儀器設備
漳州一中名師視頻課堂教學采用的先進儀器,八級上冊第三節真菌一課,為課堂教學增光添彩,使學生更容易撐握生物實驗教學內容。
綜上所述是本人對部分初中生物實驗改進的一點嘗試,有不足之處還望各位生物教育同仁不吝賜教,生物課改離不開實驗的改革,同時也離不開各位教育工作者共同不懈努力奮斗,希望有更多教師參與到生物實驗改革的行列,這樣生物科學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一、將生物實驗操作考核納入中考,按適當比例加入中考總成績
一方面,可以使實驗教學更受學校、社會、職能部門的重視,從而可以多籌集資金,加大實驗設施的投入,使實驗器材、設備更加完善,就可以滿足生物實驗之要求,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另一面,通過考試可以暴露教學的不足,從而使我們不斷探索,在改革中進取。從歷年來生物中考來看,對于科學探究的題目學生的失分率較高,這說明學生缺乏感性認識,對科學探究知識處于一知半解,特別對實驗影響因素的判斷以及實驗因素唯一性存在失分率最高。
初中生物要和高中生物并軌必須重視生物實驗能力的提高,比如廈門地區初中生物考試分為兩部分,筆試和實驗考查,有利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避免出現高分低能,有利生物科學的發展,為祖國的四化建設輸送“四有”人才而作出貢獻力量。
綜上所述,生物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領先科學,開展好生物實驗是生物教學的當務之急,為學生提供全面而又有個性特長的發展條件,這種活動對于塑造人的完美的品質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強學生實驗,這對培養出跨世紀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許孝花. 淺談新課改下的初中生物實驗教學[J]. 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10,20(4):31-32.
[2]郭江暖. 淺談新課改下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困難與對策[J]. 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3(5).
[3]霍耀忠. 淺談新課改之后的初中生物教學[J]. 科教文匯(下旬刊),2011(3):125-126.
[4]王伏葉. 淺談新課改下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困難與對策[J]. 軟件:電子版,2015(5):93-93.
[5]王飛飛. 淺談新課改下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困難與對策[J]. 學周刊,2017(6):236-237.
[6]周衛星. 淺談新課改下的中學生物實驗教學[J]. 中學教學參考,2011(17):10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