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鍇
摘要:交通發展水平的不斷進步,給人們提供了更多的出行選擇,但不可忽視的是,公路出行仍是主流出行方式,公路施工質量的優劣也日漸受到關注。雖然越來越多的先進技術運用到公路施工中,但施工整體質量仍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因而有必要做好公路施工現場的管理工作,以便促進整體施工質量的提升。論文從精細化管理內涵及公路施工現場管理現狀2個方面出發,分析公路施工現場精細化管理的必要性,并結合工作經驗,提出在公路施工現場加強精細化管理的幾點關鍵舉措,希望能為公路施工現場的管理實踐工作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公路施工管理;問題;措施
公路工程滿足人們出行需求的同時能夠增強區域聯系,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其建設規模與日俱增。為確保公路工程順利施工,必須對其施工過程進行科學管理,落實精細化管理措施,及時發現并解決工程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確保公路工程順利完工。公路工程施工精細化管理注重對工程施工全過程的管理,關注各個環節,提升管理水平,通過科學、高效地安排人員、設備、機具、材料等要素,提升公路工程整體建設質量和效益。
1市政公路施工管理問題
1.1施工過程中管理不規范
在公路橋梁施工管理的特點中,我國公路橋梁建設的時空跨度很大,人員流動頻繁,在建設過程中,有時因為管理人員或施工人員的變動,難以形成一整套由上而下并且行之有效的管理體系。在施工管理過程中,因為地域性條件的限制,各地區施工的情況要因地制宜、因時而異,很多情況下只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甚至只能憑借以往的經驗摸索出一套相對合理的規章制度,這就使得公路橋梁在施工管理過程中時常出現無章可循的狀態,使管理陷入混亂。
1.2施工過程中監督監測不到位
在公路橋梁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不按照預先設計好的圖紙進行施工,在施工時沒有按照規定對各項指標進行監測,導致可能產生的質量問題得不到及時發現和處理,為日后道路維修和保養留下“痼疾”,甚至留下嚴重的安全隱患。例如橋梁的荷載試驗,若能及時監測發現問題并妥善處理,就可避免日后因質量不過關而出現垮塌,避免造成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損失。
1.3施工過程中監督監測不到位
在公路橋梁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不按照預先設計好的圖紙進行施工,在施工時沒有按照規定對各項指標進行監測,導致可能產生的質量問題得不到及時發現和處理,為日后道路維修和保養留下“痼疾”,甚至留下嚴重的安全隱患。例如橋梁的荷載試驗,若能及時監測發現問題并妥善處理,就可避免日后因質量不過關而出現垮塌,避免造成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損失。
2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問題的解決措施
2.1技術工藝方面
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要根據圖紙,結合現場情況制定科學的施工方案,不可以忽視相關細節,尤其是各類質量監督、危險源等要劃分給明確的人員進行關注,并做好相應記錄,現場施工過程中若發現問題要及時聯系技術人員進行處理,并上報完善施工方案,隨著工程施工的不斷推進,監理人員要隨時進行監督、檢查,與相關人員對施工方案進行優化。讓現場施工人員明確相應的施工技術標準和安全要求,通過細致的施工技術交底,確保減少安全事故、隱患問題的出現,確保公路工程整體質量。對于首先實施的工程內容,在施工過程中要加強管理,施工完成后要及時安排人員進行檢查、總結,找出現場施工存在的不足,選擇有效措施及時調整,避免后續施工出現同類問題。同時,對施工技術進行積極創新,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提升工程效率,改善工程建設質量。
2.2加強原材料的質量審核
施工原材料是確保工程管理的基本前提和基礎,直接關系到工程質量及工程成本,因此,要求將原材料的質量審核作為公路施工現場的關鍵元素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原材料的質量審核不僅僅是對原材料來源的把控,還要通過各種有效措施提高原材料在施工過程中的使用率。具體表現包括:(1)選購相關原材料前,要求預先根據設計圖紙確定原材料的數量、型號等,并通過對比選擇性價比高的供應商,確保材料的持續高效供應;(2)材料使用時,需根據施工需求建立相應的原材料取用規范,確保每一項施工材料的去處都有據可查,并根據施工情況設置合理的限額領用制度,從根源上杜絕材料浪費問題的發生,并指派專人負責看管已驗收的原材料并定期驗收,避免發生原材料丟失的問題;(3)材料保管時需嚴格遵從分類管理原則,在充分考慮到各施工材料的堆放和保管條件后,對材料堆放區域加以合理劃分,例如,堆放砂石的地面應加強硬化處理,而石灰、水泥等需做好防潮措施。
2.3提升工程檢驗判斷的準確性
應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工程檢驗判斷的準確性,明確工程技術規范、要求,保證公路工程實現標準化、規范化以及制度化等。(1)對工程部件、半成品、原材料以及機械設備等進行相應的力學及物理學性能的檢驗工作,可以有效地避免工程質量事故等問題,使得工程質量與標準要求相符。(2)運用測量儀器等,對相關數據進行測量,可以對工程狀態予以更好的把控。(3)對于那些工藝復雜、技術要求高的工程項目,應提高工程設計檢驗要求,在全部檢驗合格之后再予以確認。(4)應建立起工程質量檢驗組織,工程質量檢驗工作應將專業檢測與普通檢查有效結合起來,將重點抽查與日常檢查、部分檢查和全面檢查等工作有效結合起來,以便提升公路工程檢驗判斷的準確性,切實提升公路工程的質量水平。
2.4做好施工進度控制工作,形成有效的滯后解決方案
在進度管理中,需要提高全面性,立足人員、設備、技術等諸多方面開展。在人員管理方面,要保障薪金的正常發放,避免造成大規模的人員流動;在施工設備管理方面,要建立科學的設備檢測和保養制度,對設備進行合理的維修,有效降低設備的采購量,避免因設備問題誘發施工進度受阻;在施工技術管理方面,要重視技術交底,強化施工主體之間的技術溝通,降低技術方案發生變動的幾率。另外,針對施工進度可能發生的延遲,需要構建切實可行的應對方案,從根本上降低施工企業的風險。
3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越來越多大規模公路工程建設活動的開展,公路工程的質量問題日漸突出。因此,管理部門應充分認識到公路施工現場存在的管理現狀,充分理解精細化管理的含義,并從提高精細化管理意識、提高工地試驗檢測工作水平、加強原材料的質量審核、重視安全意識教育、引入信息技術,搭建動態管理模式等方面著手,加強公路施工現場的管理工作,從根本上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為我國交通網絡的通暢貢獻微薄力量。
參考文獻:
[1]童鑰瑋.淺談精細化管理在公路工程施工項目中的有效實施[J].珠江水運,2018(15):106-107.
[2]賈學正.公路工程施工現場精細化管理思路分析[J].工程建設與設計(下),2018(8):205-206.
[3]王東軍.公路工程施工現場精細化管理探討[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8):252-253.
[4]熊正寧.公路工程施工現場精細化管理探討[J].中國科技縱橫,2018(16):102-105.
(作者單位:天津市津南區公路建設養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