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治
摘 要:揚琴藝術的發展隨著音樂作品的推陳出新而進步發展。近些年,很多作曲家們因受到了西方作曲技法的影響,逐漸開始嘗試在揚琴音樂創作中應用,在選擇現代的作曲手法之后,涌現出很多的優秀作品,這些作品均在極大程度上實現了對揚琴藝術的表現力的拓寬。本文將主要分析現代音樂風格作品創作特點,以及現代音樂風格作品創作對揚琴藝術發展產生的影響,以期在時代的洪流中,更好的保證我國現代揚琴音樂歷久彌新,不斷的傳承、創新、發展。
關鍵詞:西方作曲技法;揚琴音樂創作;創新;創作特點
揚琴是在明末清初之際傳入中國的西洋樂器,然而隨著歷代演奏家們的悉心研究,以及對揚琴各方面的改革和創新,我國的揚琴演奏已經獨具自我風采,形成了獨特的音樂體系[1]。揚琴的教學地位隨著其演奏技能技巧的不斷發展而獲得改善。而研究揚琴音樂創作的發展,既可以了解揚琴作品發展的歷史,又能清晰的看清揚琴演奏技能技巧的發展脈絡。在新中國成立之前,揚琴獨奏曲的數量是很少的,它更多的是擔任各種民間音樂的伴奏角色。但是自從新中國成立之后,揚琴正式進入藝術院校的教育體系中,揚琴音樂創作大力開展起來,使這一民族樂器逐漸演變為具有很強表現力的獨奏樂器。另外,揚琴的創作手法在題材上獲得前所未有的繁榮,且演奏水平不斷提升,表現手法特別豐富。
一、揚琴音樂創作的發展
不斷融入新創作方法,同時具有傳統流派特點,加入西方的和聲體系,兼具現代及傳統風格,是當前揚琴呈現出的景象。在題材選擇層面,較之前獲得前所未有的拓展[2]?;谥爸袊{式特性的基礎,現代音樂家開始改革,揚琴的創作發展獲得創新。例如采用我國陜西音調為基礎創作的《黃土情》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它將現代作曲技巧融入創作,達到了借景抒情的目的,實現古典文學和傳統音樂的情景交融。除此之外,還將八連音的演奏技法加入到音樂演奏過程中,淋漓盡致的展現出沉靜悠揚、熱烈的氣氛,很好的將陜西人民對于生活的深遠感受表達了出來。而張曉風的揚琴代表作《圈》,實現多種組合,包含和聲、節奏等,就是利用了傳統揚琴創作的變體,將現代感覺融入到濃濃的民族風格之上,極大程度上創新了和聲和曲式方面。而一首歷史題材的揚琴作品《蘇武牧羊》[3],在演繹中實現對民間音樂的精髓的充分消化,并不是簡單的移植原曲,而是將古箏、琵琶的彈奏技巧巧妙的融入進去,進行的音樂再創作,如揉弦、滑竹等技巧。揚琴作品的創作質量在當前的揚琴發展中獲得不斷升華,而技巧也逐漸豐富化,將西方現代音樂的風格融入進去,更是創新了其音色和技法,同時保持了民族神韻。
除此之外,多樣與豐富的內涵和題材表現,促使單一的發展趨勢已經不再是揚琴作品所呈現的狀態。像《山寨風情》、《滿鄉隨想曲》等描繪少數民族;《竹林涌翠》、《神山圣水》描繪自然景觀;帶有戲曲因素的《風華京調》、《黃梅隨想》;改編自外國作品的《查爾達斯舞曲》、《鄉村抒懷》等,甚至有完全用現代派作曲手法創作的揚琴作品《圓》、《覓》等[4]。上述優秀作品不管是在風格構思,還是在美學的意義層面上,均將全新的文化內涵賦予到揚琴中。又如藏族民間音樂《拉薩行》,表達出的是其民眾的曠達和超然,應用的是藏族踢踏舞的節奏,傳遞著深刻的藝術內涵。而始終充斥著理性的思維和感性的旋律的《寂》、《思》等作品又使人們對揚琴直嗓子看法獲得極大的改觀。在技巧運用層面,揚琴音樂已經轉向新技法的創新上,在繼承傳統技法的基礎上,又繼續在應用思維層面上,將創新的思維空間注入到中國揚琴作品中,使創作者的不斷實現對哲理的追求心態漸漸的走向成熟。
二、現代音樂風格作品創作特點
(一)節奏特點
音樂音響特點在當前的音樂風格作品中,一定程度上受到音樂風格作品中素材構思的影響,且節奏是音樂的靈魂,在創作現代音樂風格作品中其地位更加關鍵。其一,節奏型運用。通過實現應用不同的節奏型,能夠減少旋律的線性發展為主導,使旋律產生變化,且因單一的旋律中變化著的節奏型,產生出的藝術效果無疑是獨特的;其二,節拍的復雜多變能夠突破傳統的較單調的節拍規律,造成更多的新鮮感,也使作品能呈現出更豐富的內涵和表現力。
(二)結構特點
樂曲自身獨特的風格,可通過選用及組合音樂素材,樂曲曲式結構安排、創作構思等方面凸顯出來。如《鳳點頭》這一樂曲[5],其是復三部無調性音樂作品,構思于不和諧音程為發展動機,以小二度(大七度)增四減五,同時主線是鮮明的節奏變化。作曲家的創作立意對于京劇中武場音樂表現,用樂隊做鋪墊這染烘托,模仿鑼鼓音響取揚琴敲擊性特征,有典型的現代音樂風格,同時將音色交錯有致、氣氛熱烈急促的音響特征很好的表現了出來。
(三)旋律特點
各位作曲家們基于現代音樂風格作品中,不同程度上探索及追求了對音樂的構思程度。下述則為存在的旋律特點:其一,交替進行主副旋律聲部;其二,變奏特征,對于原旋律的修飾,選擇的是不同的伴奏織體,促使能夠有更豐富的表現形式在樂曲中體現出來,且在聽覺上可以產生新鮮感,而同樣主題出現但是不會重復,且在標題音樂的情緒表達中,每段的織體寫法均符合;其三,全音階特點,當前在現代音樂風格作品中,通過全音階作為動機來發展旋律和織體的作品比例很多。
三、現代音樂風格作品創作對揚琴藝術發展的影響
(一)推動樂器的改革
從各個方面進一步完善樂器,不但可以為優秀作品的出現提供物質基礎,還可推動樂曲的不斷改革。且彼此之間互為影響,相輔相成。對于音樂中音質音色,現代社會中的人們有極高的重視度。聽眾也會提出更高關于音樂演奏中樂器聲音質量的要求標準;作曲家們也高度強調音色旋律的安排,這些種種影響因素均可以促進樂器的完善。合理實現對制音器踏板的應用,豐富了揚琴的音色變化,有效解決揚琴余音過長混響過重問題,強調了音樂的呼吸感,拓寬了二度創作的空間,帶給演奏者們極大能量,增添了更多的音樂層次。
(二)揚琴音樂生命力中,現代音樂風格作品獲得有力傳承
人類文明世代繁衍特征為新陳代謝、薪火相傳,同時是生物界的自然規律。在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不管是怎樣的形式,均存在不同表現、創作方式,以及時代印記的文化環境。每一種藝術形式,其作品經各時代創作之后宛如生命一般,能夠實現生命力的傳承。在表達人類真摯情感的時候,其中的一些優秀藝術創作,會選擇高超藝術手法,經過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流傳得來。某項藝術的蓬勃發展,受到各時期創作影響,也會因為人才或者是環境等因素,造成創作的影響力衰弱,甚至于某項藝術發展式微。在當前社會中音樂風格作品創作中,繼承老前輩們遺留傳統價值,集結了時代的特征,同時包涵著演奏家及作曲家的智慧,印上“多元”的標簽,推動揚琴音樂藝術向更興盛的方向發展,成為這一時代的創作主流[6]。
(三)揚琴整體演奏水準的提升
然而在當前的音樂風格作品演奏中,因對像二位音、左竹、連竹等一些突出的新技巧應用,經多年積累練習會達到一定的演奏能力。但是,在傳統風格音樂作品中,這些技巧很少會被應用,給很多演奏者帶來更多的負擔,所以會造成應用不到位或者是根本不會應用。通常情況下,作品作為一個“實踐基地”,需致力于提升演奏能力,按照作品音樂發展,以及植入“順竹法”等理念,練習之前所忽視掉的技術能力,進行方法性的訓練,積極促進了演奏者能力的培養。
四、結語
不管是在怎樣的時代中,揚琴藝術形式中均會有獨特音樂風格存在,且在當前社會多元、開放文化的時代中,始終堅持“時代”烙印,國際間的文化交流,提供出極大創作空間給揚琴未來發展。與此同時,現代音樂風格作品間逐步成為時代創作主流,獲得持續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雪.現代揚琴音樂創作的發展與教學理論探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版),2007,06:57-58.
[2] 張馨.描寫女性人物的揚琴音樂作品之解讀—以項祖華、芮倫寶作品為例[J].音樂創作,2015,04:141-142.
[3] 黃珅.現代中國揚琴音樂的歷史分期與作品論析[D].西安音樂學院, 2010.
[4] 周靜.揚琴曲《瑤山夜話》的創作和演奏分析[J].音樂創作,2016,07: 105-106.
[5] 張敏.簡述中國現代揚琴工藝提升后對教學和創作影響[J].黃河之聲,2017,24:98-99.
[6]劉大堅.揚琴新作《舞風》的創作技法與藝術特征研究[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6,02: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