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 徐龍 代登攀
摘要:目的:研究標準化護理對消化內鏡室護理質量的影響。方法:取我院消化內鏡室患者24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研究組(標準化護理)與對照組(常規護理)各120例,比較護理質量、內鏡診治時間與疼痛評分。結果:研究組較對照組護理質量高,內鏡診治時間較對照組短,疼痛評分較對照組低,P<0.05(具統計學差異)。結論:對消化內鏡室患者采用標準化護理能提高護理質量,縮短內鏡診治時間且緩解疼痛感,安全性高,值得借鑒。
關鍵詞:標準化護理;消化內鏡室;護理質量;影響
從臨床實際情況來看,消化內鏡室分為腸鏡與胃鏡檢查兩種類型,內鏡檢查結果與檢查醫師、護理對策具有緊密聯系,同時內鏡深入患者體內導致其易產生抵抗或恐懼等情緒,使得檢查流程受限,因此根據患者基礎資料切實采用對癥護理措施是重要的,預防檢查高風險發生,為機體檢查安全提供保障,具時效性。為分析標準化護理對消化內鏡室護理質量的影響,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
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我院消化內鏡室患者240例,研究組(n=120):男68例,女52例,年齡18-65歲,平均年齡(42.43±7.16)歲;對照組(n=120):男70例,女50例,年齡19-67歲,平均年齡(42.51±7.02)歲。各資料無差異(P>0.05),可比。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遵無菌操作原則展開護理流程。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聯合標準化護理,①成立標準化護理小組:根據患者基礎資料實施6S管理,在臨床經驗豐富的護士長帶領下切實分析護理期間存在的缺陷,每月召開總結會議提出對癥處理辦法,定期對組內成員培訓標準化護理的內容與流程,按照指定標準嚴格執行。②護理措施:建立健全護理規章制度,定期核實護理措施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配合檢查醫師展開檢查流程,給予患者心理指導與健康宣教,詳細講解檢查期間的注意事項,改善不良情緒,同時定期檢查消化內鏡室的物品、固定位置與數量,在候診室內放置健康手冊或一次性水杯等物品,營造舒適環境。其次,實施檢查前由操作醫師再次向患者講解檢查意義、流程與配合檢查措施等,給予對癥心理疏導,避免負性情緒影響檢查流程[1]。
1.3 觀察指標
護理質量:向患者發放消化科自制調查問卷評估護理質量,項目內容是操作水平、病情監測、服務態度與文案書寫,各分值是100分,評分越高說明護理措施越明顯。
測定內鏡診治時間與疼痛評分(參考視覺模擬評分法[2])。
1.4 統計學方法
SPSS21.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護理質量、內鏡診治時間與疼痛評分)( ),t檢驗。計數資料[n/(%)], 檢驗。P<0.05,具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護理質量
研究組較對照組護理質量高,P<0.05(具統計學差異),見表1。
2.2 內鏡診治時間與疼痛評分
研究組內鏡診治時間較對照組短,疼痛評分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2。
3 結論
消化內鏡室是實施胃鏡或腸鏡檢查的重要場所,臨床采用電子內窺鏡檢查措施能提高患者依從性,但檢查期間受多因素影響,導致其易產生負性情緒影響檢查流程,因此切實采用對癥護理措施是重要的。
有研究報道,標準化護理能提高消化內鏡室患者的護理質量,成立專業護理小組定期開展培訓措施有利于組內成員切實掌握護理重點與潛在風險,完善科室規章制度開展護理流程能提高檢查準確性,加強患者對檢查知識的掌握度能避免檢查期間發生抗拒情況,同時該項護理模式能提高工作效率,便于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嚴格按照科室規定的護理流程與規章制度展開護理措施,改善心理應激反應,并且檢查前需再次實施健康宣教,詳細向患者講解檢查流程、注意事項與疾病知識等,將以往檢查的案例告知患者,確保其切實掌握檢查措施,重建信心且消除恐懼或陌生等負性情緒,推動檢查流程順利開展。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組較對照組護理質量高,內鏡診治時間較對照組短,疼痛評分較對照組低,P<0.05(具統計學差異)。由此說明本研究與李春燕,歐陽丹等[3]人的文獻報道具相似性,提高就醫體驗且緩解疼痛程度,具時效性。
綜上所述,消化內鏡室患者采用標準化護理能提高護理質量,縮短內鏡診治時間且緩解疼痛感,安全性高,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陳繼花,郎燕芳. 標準化護理在消化內鏡室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7,37(2):213-215.
[2]馬衛平,來宇旭,李悅,等. 標準化護理在消化內鏡室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價值[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v.3(13):154-155.
[3]李春燕,歐陽丹. 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在內鏡室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臨床醫學工程,2017,24(7):1017-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