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男科門診護理中采用護患溝通模式的運用效果。方法將2018年1月~12月我院男科門診就診的2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0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實驗組在常規基礎上運用護患溝通模式進行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投訴率。結果 實驗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且投訴較少(P<0.05)。結論在男科門診護理中實施護患溝通模式,有效降低投訴率,提高患者滿意度,操作簡單,便于推廣。
關鍵詞:門診;護患溝通模式;護理滿意度;投訴率
門診是患者就醫的首個重要部門,是窗口形象,其護理服務水平和醫療技術與患者的滿意度息息相關,要改善緊張的護患關系,避免因服務不及時,患者不滿意等一系列的問題影響醫院的均衡發展[1],強化護患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由于男科患者的疾患部位較為特殊,在門診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每天要面對形形色色的患者,尤其遇上語言表達不暢,不能進行良好的溝通,這給門診護理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難度[2]。為提升患者滿意度,降低投訴率,特在男科門診護理中運用護患溝通模式進行研究,取得了較好的結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男科2018年1月~12月門診就診的200例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00例。納入標準:①性別均為成年男性,年齡在22~55歲,患者存檔的門診資料齊全;②兩組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③患者學歷均在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且無精神疾患。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常規基礎上給予護患溝通護理。
1.2.1 護患溝通的方法
護患溝通的含義就是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進行交流的過程,包含與患者相關的信息及雙方的思想等諸多方面的溝通[3]。
①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主動與患者溝通,接待要熱情,提倡微笑服務,多觀察患者的情緒,關注患者的真實需求,多用溫和的語氣與患者講解病情,通過成功病例的分享,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打消不良情緒。②積極主動的溝通:門診中多數初次就診的患者會產生緊張、不安的心理反應,護理人員要及時主動的去詢問幫助,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③多樣的溝通技巧:護理人員對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溝通方式,與患者建立互信的護患關系,對詢問事項保密,促使患者放松心情,減輕其心理負擔,使之積極配合治療[4]。④定期培訓護理人員,使其掌握專業的溝通技巧,提升護理質量,并制定相應的考核制度。
1.2.2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投訴率。
1.2.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分析數據,采用t檢驗,滿意度的比較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實驗組的滿意率為95.21%,對照組僅為79.90%,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投訴率比較,見表2。
通過實施護患溝通,實驗組的投訴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很大程度減少了護患糾紛。
3 討論
門診作為接待患者的第一個最直接的窗口,責任重大,門診的護理質量直接影響著患者對醫院的認可,因此,門診的護理人員不僅要加強自身業務能力,更要加強應急能力,定期開展護理溝通方面的培訓是行之有效的,只有這樣才能合理有效的處理好護患關系和護理質量。
常規的護理模式弱化了對患者的心理需求,而融入護患溝通模式,它作為一種新型護理模式,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緩解心理負擔,且護患溝通也是患者在就診過程中,護理人員對患者了解病情的過程[5]。而護理人員通過實施護患溝通模式,了解到患者的真實需求,使患者切身感受到被尊重、被關注,有效地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積極配合診治,減少護患糾紛,提升了滿意度和護理質量[6]。本研究通過兩組患者滿意度、投訴率的比較,實驗組滿意度和投訴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充分說明將護患護理模式應用于男科門診工作中,極大程度地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有效降低了投訴率,值得臨床推廣[7]。
參考文獻:
[1]王秀娟.門診護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的實施方法及效果[J/CD].實用 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16):51- 52.
[2]徐宏宇,朱麗輝,楊紅梅,等.CICARE溝通模式在小兒普外病房護患溝通中的效果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08):759~761.
[3]李燕云,嚴君群,林敏,等.淺談急診護士與病人的溝通技巧[J].全科護理,2010,8(3):813-814.
作者簡介:孫娟:女,主管護師,外科護理,十堰市人民醫院(湖北醫藥學院附屬人民醫院)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