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冰心
摘要:目的:優質護理對提高心血管內科患者治療依從性的臨床效果觀察。方法:對于心血管病人開展優質護理干預,觀察臨床效果。結果心血管內科患者開展優質護理干預后,護理工作滿意度達到100%,依從性高達97%。結論:對于心血管內科患者開展優質護理干預,能夠提高治療依從性,改善護理滿意度,提高治療效果,適合臨床的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心血管內科護理;優質護理模式;服務質量
引言
護理服務質量一直以來是醫療機構關注的重點部分,心血管內科作為醫院的獨立科室之一,收治各類型心血管疾病患者,包括冠心病、高血壓、心律失常等等,除了醫療器械的配置,優質的診斷和治療措施,護理服務也是該科室的重點內容。心血管疾病對患者而言,是一種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的疾病,因此在實際診斷和治療的過程中,為保障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時提高心血管內科的臨床質量,優質護理服務的施行被廣泛應用。
1資料與方法
1.1常規信息
抽取心血管內科病人進行探討,納入要求:①滿足心內科有關疾病診斷要求;②合并惡性疾病者;③臨床信息不齊全者。
1.2優質護理服務
主要內容如下。
1.2.1構建優質護理的檔案
分配專門護士負責,認真記錄病人病情、個體特征與聯系方式,出院后按時訪視,了解身體恢復程度。
1.2.2情緒管理
主要是保障患者擁有良好的心態和穩定的情緒,因為情緒波動太大或者心態消極容易對患者造成不良影響。所以,在對患者進行充分的了解后,要及時的和患者溝通,并掌握溝通技巧。此外,心血管內科患者容易產生緊張焦慮、煩躁不安等情緒,護士應耐心聆聽患者提出的問題并給予解答,如果考慮到患者的心理存在變化,應對其進行心理輔導,以保證患者情緒穩定。同時也可以采用科學的療法進行心理情緒方面的治療,鼓勵患者戰勝病魔的信心。
1.2.3健康教育
護士進行健康教育時首先和病人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進而了解病人對自身疾病的了解情況與疾病知識的不足之處。然后按照對病人的情況,進行個性化的健康教育干預。健康教育開展過程中可以通過發放心血管內科疾病防治知識宣傳資料、口頭講解心血管內科疾病治療藥物的用藥禁忌事項。另外,要針對病人提出的疑問,給予詳細的解答。
1.2.4飲食管理
就是通過科學的飲食來加快患者身體的痊愈。飲食管理能夠對患者的用餐進行全面的指導,即根據患者的病情及體質制定適合他們的飲食計劃和食物攝取表,從而為患者提供足夠的營養。另外,飲食管理還會指導患者按摩腹部,以促進腸道蠕動,防止便秘。
1.2.5環境護理
為病人創造一個溫馨、舒適、優質的治療環境,確保病室保持合適的溫濕度,每日按時通風換氣,保證空氣流通。避免噪聲污染,提高病人的睡眠質量。病房內的日常用品根據病人的生活習慣進行放置,同時在病人病床旁遮擋屏風,進而保護病人的隱私。
1.2.6心功能監測
對于心血管內科患者而言,其心功能可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嚴重者會發生心力衰竭現象,所以,在病人臨床治療過程中,加強心功能監測,密切監測病人的心功能變化情況。對病人每日進行2次常規心電圖檢查或24h動態心電圖檢查,如果病人心功能發生異常,護士應立即通知主治醫師。
1.2.7細化基礎護理
對護理人員給予科學的分工、等級安排、合理排班,減少交接班次數,進而為責任護士對病人提供持續、綜合的護理服務,采取包干到組,健康教育涉及到每位患者,每天的治療與護理工作必須落實到每班每人,重視晨晚間護理。每日落實所分管患者的所有治療和護理,基礎護理和生活護理等。辦公室護士為其辦理入院手續告知醫生與責任護士處理,同時上傳下達醫囑,護理人員開展教育以及疾病講解,執行各項醫囑,進行晨間護理、口腔衛生管理、會陰護理、手腳指甲,頭發清潔與護理,翻身叩背,加強術后活動指導,功能鍛煉,飲食干預,出院前的知識教育。
1.2.8服務管理
能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確保患者的病情穩定。在管理的過程中,醫護人員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和處事態度,多和患者進行溝通,耐心解答患者疑問,做到禮貌得體、態度親和。在處理患者的心理問題時,要尊重每一位患者的隱私,完善護理規章制度,強化護士服務理念,做好培訓考核工作,以提升醫護人員的道德水平、職業修養和工作能力,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促進基礎護理和特色護理相結合。
2結果
開展優質護理干預后,病人的護理工作滿意度達到100%,依從性高達97%。
3討論
心血管內科疾病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是對患者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同時也是提高心血管內科整體醫療服務治療的重點部分。優質護理服務模式貫穿患者治療的整個過程,為患者提供了更為優質的護理服務。心血管疾病的治療時間因個人、藥物、治療方式、疾病類型等諸多因素而異,且多數疾病治療時間相對較長,因此康復、控制以及預防等都十分重要,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的開展,有效擺脫了傳統護理工作模式的弊端,更為細致、全面的進行醫療護理,并且能夠針對性展開護理工作,為患者的恢復和預后奠定了重要基礎。優質護理服務工作對于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而言具有重要意義。該報告中血管內科患者開展優質護理干預,可以明顯的增強治療依從性,提高其臨床護理滿意度。充分證實了,對于心血管內科患者開展優質護理干預,存在良好的臨床效果。
綜上所述,對于心血管內科患者開展優質護理干預,能夠提高治療依從性,降低并發癥,提高護理工作滿意度,增強臨床效果,適合臨床的大力推廣與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李贊,呂燕,張聯合.在心血管內科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的對策探討[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5,6(2):122.
[2]王登群.心血管內科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的臨床效果評價[J].基層醫學論壇.2016(13).
[3]克家連.護理干預應用在急性出血性結膜炎護理中的臨床有效性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26):119.
[4]周巧萍.優質護理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5,12(21):95-97.
[5]楊婷婷.優質護理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35):264-265.
[6]蘇玉榮.優質護理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28):270.
[7]張玉蘭.優質護理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淺談[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28):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