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 楊志剛 劉建濱
摘要:澳大利亞批量生產礦石車期間,為保證關鍵焊縫的質量,外方監造要求對中梁下蓋板與腹板K形坡口焊縫采用藥芯焊絲焊接,這是我們公司第一次大面積采用藥芯焊絲。筆者通過組對間隙的控制、焊接操作細節及方法、易產生的缺陷、及產生缺陷原因的控制,圓滿解決了藥芯焊絲K型坡口問題,使探傷合格率達到100%。得到外方監造的高度認可,下面將總結的經驗、焊接技術要領進行介紹
關鍵詞:焊接工藝;中梁下蓋板;腹板;應用
1、工藝評定階段:
1.焊接工藝實驗及評定:
焊接工藝評定在焊接中非常重要,AS1554.1中規定,母材或焊接材料更換必須重新做焊接評定。規定中包括:母材種類、焊接方法、焊接工藝參數,焊材牌號、接頭類型、焊接位置、焊接方向、預熱溫度等。還要進行各種機械性能和理化實驗。確保各項性能實驗符合要求,形成WPS,方可應用的實際生產操作。
1.1應外方監造的要求,中梁都采用藥芯焊絲,焊接位置有平角焊(PB),開坡口對接平焊(PA)。
1.2實驗結果發現,平角焊焊接位置有弧坑裂紋產生,所以不建議采用該方法。
1.3開坡口對接平焊(PA)
開坡口對接平焊經焊接工藝評定,各實驗結果符合評定標準,可以進入實施階段。
2、操作方法:
2.1 中梁下蓋板與腹板的組對
調整工藝方案和組對間隙:中梁下蓋板與腹板坡口形式為角接K型坡口、鈍邊1mm。原下蓋板與腹板牽引梁坡口處組對間隙為0-1mm、調整之后為3mm,以確保根部焊透。定位焊長度40mm、間隔300mm、焊腳尺寸4x4mm、采用小鋸齒型運條方法。定位焊收弧時避免產生縮孔,定位焊的重要性必須等同于正式焊縫,以避免焊接過程中根部出現缺陷,影響焊接質量,影響超聲波探傷合格率。
2.2 焊接設備及焊材準備
⑴選用脈沖焊機或KR500型氣體保護焊機。
⑵焊絲采用K81TW。直徑¢1.2mm.
⑶保護氣體采用純Co2,氣體流量18-25L/mm.
3、中梁腹板與中梁下蓋板(內側)焊接操作
3.1 中梁下蓋板與腹板組對點固焊結束后,在另一個臺位旋轉90°成平焊位置焊接中梁下蓋板與腹板坡口焊縫。
3.2 調整好焊接規范,調整焊接電流時采用專用試板進行調節。不能在焊縫上調整,否者會影響焊接的質量。
3.3 原焊接打底焊焊縫時在中梁底板側,焊工的視線受到限制、焊槍角度不正確,并且焊接時沒有進行鋸齒形擺動,造成在中梁腹板側(坡口側)焊縫融合不良,而下蓋板側則是鐵水淌過去的是造成焊縫根部未熔合的原因之一。
3.4改進后打底層焊前,先用角磨機將點固焊背面氧化渣、飛濺、高低不平的焊縫打磨平整,焊工所處的位置應在中梁腹板側,便于打底焊操作時能夠清楚地觀察到溶池根部的變化,確保根部焊透。采用右焊法,小鋸齒形擺動,焊槍與水平面夾角45-50°。
3.5打底層焊接時采用單面焊雙面成型的焊接方法,焊槍應對準坡口根部采用小鋸齒型運條方法進行焊接,當電弧擺動到下蓋板處時應稍作停頓,保證與下蓋板熔合良好,當電弧擺動到另一側坡口面時要有0.5-1mm的熔孔出現,如此往復操作。注意熔渣和鐵水要分離開,防止夾渣。焊工要采用雙手持槍,左手托在右手的下方,手臂在腹板上滑行,增加焊接過程的穩定性,原來焊工多采用單手持槍,焊接過程中焊槍穩定性差,也是造成未熔合的原因之一。背面焊縫要熔透、成型良好、減少背面焊縫的打磨量。
3.6原蓋面焊時還是采用右焊法,焊槍角度同打底層,焊接采用鋸齒型或月牙型運條法,電弧在坡口兩側應稍作停頓,融合兩側坡口邊緣1-1.5mm,控制熔渣不能超前,防止產生夾渣、咬邊、未焊滿等缺陷。蓋面焊縫不能低于母材,焊后將余高焊縫磨平。
中梁腹板與中梁下蓋板(內側)焊接操作操作要點:
⑴選擇正確焊接規范:電流的選擇要恰當,過大易造成未熔合﹑咬邊﹑焊穿等缺陷。過小易造成未熔合﹑未焊透﹑成型不良等缺陷。我們經驗是焊接規范的大小以操作者能控制熔池和鐵水狀態為準。操作者感覺控制不了熔池和鐵水,焊接規范就大了。操作者感覺熔池和鐵水速度慢,就小了。操作者感覺熔池和鐵水控制的很好,有種指哪打哪的感覺,焊接規范的選擇就是正確的。
⑵焊槍角度和適當的運條方法:采用右焊法,焊槍角度盡量45-50°之間,焊絲的干伸長度在能觀察熔池和鐵水狀態的情況下盡量短,增加電弧的吹力。運條方法要靈活掌握,保證熔透。
⑶焊工所處的正確焊接位置:打底焊時在中梁腹板側,蓋面焊時在下蓋板側,有利于操作者觀察焊接狀態。
4、中梁腹板與中梁下蓋板(外側)焊接操作
4.1 在中梁吊至打磨臺位,將中梁下蓋板與腹板牽引梁K型坡口背面清根。原采用氣刨清根的方法,熱輸入過大,造成芯盤間隙超差。為防止下蓋板變形過大,芯盤尺寸超差采用角磨機清根的方法,清根深度9mm。將坡口里面的黑點(氣孔)和黑線(未熔合或裂紋)等缺陷清理干凈。
4.2 焊接三層為宜,每層焊縫厚度不超過4mm。填充層第一、二道焊接采用小鋸齒形或月牙形運槍法,采用右焊法,焊槍角度40-50°。運槍時電弧在下蓋板與坡口面都要稍作停頓,避免兩側產生過深的夾角。如果填充層焊縫兩側產生夾角,用角磨機將夾角打磨平整或微凹,避免產生層間未熔合現象。
4.3 第三層填充層時,采用鋸齒型或月牙型運條方法。蓋面焊時電弧應超過坡口邊緣1-2mm,熔池金屬不能超前、電弧在坡口兩側應稍作停頓,防止產生咬邊、未熔合缺陷。
中梁腹板與中梁下蓋板(外側)焊接操作操作要點:
⑴用角磨機清理時要仔細,用手電或其他照明工具進行檢查,確保無缺陷后方可進行下一層焊接。
⑵選擇正確焊接規范、焊槍角度。
⑶層間打磨質量,消除夾角和缺陷。
5、焊后檢驗標準:
5.1 外觀檢驗:根據ISO5817-B級標準要求不允許有表面氣孔、裂紋、咬邊、未熔合等缺陷。
5.2 內部檢測
超聲波探傷:根據ISO5817-B級標準要求不允許內部有氣孔、裂紋、未熔合等缺陷。
6、結束語
通過上述措施,圓滿解決了中梁下蓋板和中梁腹板藥芯焊絲操作問題,探傷合格率有原來的80%,提高到現在的100%。外方監造和客戶非常滿意。而且這種K型坡口焊接操作方法可以大量運用到澳大利亞FMG、BMA、GWA等車型的中梁焊接上,應用前景廣闊。
參考文獻:
[1]孫靜.藥芯焊絲填充率在線測量系統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0:40-45.
[2]符定梅,王鳳,張莉,牛程.藥芯焊絲質量控制措施研究[A].全國焊接工程創優活動經驗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作者單位:中國中車齊齊哈爾車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