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仁品
摘要:目的:觀察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慢性泄瀉病癥療效。方法:隨機抽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間在醫院進行慢性泄瀉病癥治療的100例患者,將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并按照患者的入院順序對其進行分組,分成參照組和觀察組后,平均每組中各有50例患者。對參照組采用常規西藥治療,對觀察組應用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兩個療程后對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觀察和分析。結果:觀察組患者應用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慢性泄瀉病癥,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6%,顯著高于參照組的74%,則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慢性泄瀉病癥療效更為突出,兩組臨床結果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結論: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慢性泄瀉病取得重要成效,患者病癥改善明顯,脾胃功能恢復,總體療效突出,臨床實踐應用價值高。
關鍵詞:參苓白術散 ?加減治療 ?慢性泄瀉病 ?臨床療效 ?脾胃功能
慢性泄瀉病癥是臨床上一種較為常見的慢性疾病,屬于多發病,導致慢性泄瀉病癥的原因較多,通常和患者的情志、飲食以及外部環境因素相關[1]。臨床上治療慢性泄瀉病癥的方法較多,但均無顯著成效,應用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慢性泄瀉病癥則可以取得良好療效,關于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慢性泄瀉病癥的臨床方法以及總體療效情況則需要從臨床實驗研究中展開進一步的討論、分析[2]。
1 患者基本資料和臨床方法
1.1 患者基本資料
隨機抽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間在醫院進行慢性泄瀉病癥治療的100例患者,將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患者日排便次數>3次,大便稀溏、有時呈水樣,且每日大便量增加,病程均超過2個月,符合臨床診斷標準。100例慢性泄瀉病癥患者中共有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58例,年齡最小的21歲、最大的75歲,平均年齡為(52.1±3.2)歲,病程3個月~10年,平均病程為(4.3±3.1)年。按照患者的入院順序對其進行分組,分成參照組和觀察組后,平均每組中各有50例患者。參照組5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30例,年齡最小的21歲、最大的72歲,平均年齡為(52.4±2.6)歲,病程3個月~9年,平均病程為(4.1±3.0)年;觀察組5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齡最小的22歲、最大的75歲,平均年齡為(52.5±3.0)歲,病程5個月~10年,平均病程為(4.2±3.3)年。患者基本資料即性別、年齡、病程對比差異不明顯,對實驗結果無影響,因而不具有可比性,即P>0.05、無統計學意義。
1.2 臨床方法
對參照組50例慢性泄瀉病癥患者采用常規西藥治療,患者主要口服蒙脫石散和諾氟沙星膠囊[3]。蒙脫石散每日服用3次,每次1袋,諾氟沙星膠囊每日服用3次,每次2粒,用溫水沖服,10天為1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對觀察組50例慢性泄瀉病癥患者應用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患者主要口服中藥飲片[4]。配方包括補骨脂25g,白術、黨參、茯苓各15g,五味子、煨肉豆蔻、吳茱萸、薏苡仁、白扁豆各12g,砂仁、蓮子肉、陳皮、桔梗、山藥各10g,加3g炙甘草,水煎服用,每日一劑。
1.3 療效觀察
根據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情況,對其臨床療效進行對比分析,關于慢性泄瀉病癥的療效判定標準主要分為痊愈、顯效、有效、無效四個等級。痊愈:患者每日大便次數、大變量恢復正常,乏力、腹痛等癥狀消失,復查和生命體征均正常;顯效:患者每日大便次數為2~3次,大便成形,偶有一次便溏,病癥減輕,檢查結果有明顯改善;有效:患者大便次數以及大便性狀等均逐漸恢復,體征減輕,復查結果良好;無效:患者病癥無任何改善,甚至病情加重。(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統計學方法
對臨床數據以及實驗研究的數據結果均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進行評估、分析,(`x±s)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百分率(%)表示計數資料,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后,對t值進行檢驗、計算,P<0.05,則臨床實驗結果比較差異明顯,則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參照組50例慢性泄瀉病癥患者經2個療程的常規西藥治療后,治療痊愈15例、治療顯效12例、治療有效10例、治療無效13例,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74%;觀察組50例慢性泄瀉病癥患者經2個療程的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后,治療痊愈18例、治療顯效16例、治療有14效例、治療無效2例,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6%。對比臨床結果發現,觀察組患者應用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慢性泄瀉病癥,病癥痊愈、治療顯效以及治療有效的患者例數均明顯多于參照組,且觀察組慢性泄瀉病癥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也顯著高于參照組,則兩組患者的實驗結果比較差異明顯,具備統計學的意義,即P<0.05。
3 討論
根據臨床觀察發現,慢性泄瀉病癥患者的主要癥狀包括排便次數增加、排便量加大,以及便溏明顯、完谷不化,大便多呈水樣[5]。由于慢性泄瀉病癥的病程較長,短則幾個月、長則數年,并且容易反復發作,難以治愈,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均造成嚴重傷害。中醫診斷慢性泄瀉病癥多與患者脾胃功能失調以及腎陽虛衰相關,因而可對癥應用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慢性泄瀉病癥,補腎、升陽,健脾、祛濕,增強患者脾胃功能。根據臨床實驗的對比研究發現,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慢性泄瀉病癥可以取得顯著效果,患者的治愈率以及治療顯效率、有效率均較高,泄瀉癥得以改善,病情緩解,因而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慢性泄瀉病癥可在臨床實踐中作進一步的研究、推廣。
參考文獻:
[1]劉金耀.參苓白術散合四神丸加減治療慢性泄瀉52例臨床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79):160.
[2]魏曉東,宋太平,于少華.參苓白術散加溫陽藥治療慢性泄瀉60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5,13(02):43-44.
[3]熊武忠,余永林,田輝.參苓白術散治療脾氣虛型慢性泄瀉60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4,12(03):123.
[4]吳超.謝晶日教授活用參苓白術散治療老年慢性泄瀉病經驗[J].中醫臨床研究,2013,5(08):100.
[5]劉豪杰.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慢性泄瀉脾胃虛弱證42例臨床觀察[J].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11,28(0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