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麗
摘要:目的:對陪伴護理中導樂式分娩的臨床應用效果進行觀察;方法:本次研究將對2016年9月~2017年9月間我院收治的80例初產婦展開分析,根據護理模式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組患者40例,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采用導樂式分娩的觀察組患者護理干預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數據比較差異顯著。結論:在產婦護理中實施導樂式分娩可提高產科質量,降低分娩風險,構建和諧護患關系,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導樂式分娩;陪伴護理;臨床效果
對于分娩初產婦常常會產生焦慮、緊張、恐懼等心理,如若不及時改善便會導致醫療糾紛事件的發生,對護患和諧帶來惡劣影響[1]。在這種情況下采用導樂式分娩模式可獲得良好的干預效果,詳情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間收治的初產婦患者80為研究對象,按分娩模式將其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患者40例。觀察組行導樂式分娩模式,對照組行常規模式,比較兩組干預效果。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干預,使其不良情緒得到緩解。
觀察組患者行導樂式分娩模式,對患者進行一對一護理,對病房環境合理布置,加強對產婦基本資料的了解,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制定護理計劃,待分后還應對產婦陰道出血、新生兒情況進行觀察[2]。產婦分娩之后,護理人員需根據其恢復情況、嬰幼兒情況等做相應的護理,并多和產婦溝通,使心態得到較好地調整,避免發生產后抑郁。同時護理人員可對產婦做相應的指導,使其保持合理、科學的運動,衣幫助其產后快速恢復。
護理人員還應加強飲食護理干預,病情較強的患者在術后第第一天可食流質食物,病情嚴重的患者可采用輸液來補充營養,當患者排氣后可食用高蛋白、清淡食物,并攝取一些水果與蔬菜,確保患者營養的均衡[3]。
1.3數據處理
本次選SPSS20.0型軟件做數據統計分析,文中自然分娩率、剖宮產率、新生兒評分、總產程時間等統計結果,主要以(n/%)、( )表示,如若2組上述指標比對,結果有明顯差異,(P<0.05)。
2.結果
2.1比較兩組患者相關指標
兩組患者相關指標比較,觀察組患者總產程為(8.36±1.9)、VAS為(4.65±1.12)分、SAS為(30.8±4.5)分、新生兒評分為(9.65±1.22)分;對照組患者總產程為(10.95±2.07)分、VAS為(6.93±1.54)分、SAS為(43.2±4.)、新生兒評分為(8.23±1.31)分,數據比較差異顯著,詳情見表一:
2.2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果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果,觀察組中顯效為20例,占比50.00%、有效為19例,占比47.50%、無效患者為1例,占比2.50%,護理有效率為97.50%;對照組中顯效為12例,占比30.00%、有效為12例,占比30.00%、無效為16例,占比40.00%,護理有效率為60.00%,數據比較差異顯著,詳情見表二:
2.3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2.4比較兩組患者剖宮產率及陰道助產率
3討論
分娩作為初產婦最重要的人生經歷之一,因初產婦缺乏對妊娠及分娩知識的理解,對分娩產生緊張心理,而有些初產婦曾經有過人流歷史,擔心影響正常分娩,在這種情況下難免會對分娩效果造成影響[4]。基于傳統護理干預下,患者與家屬缺乏有效溝通,為改善這一現狀,護理人員應對傳統護理干預進行創新改善,為了提高分娩安全性,加強產婦分娩中的護理干預尤為重要,一方面對初產婦情緒進行梳理,營造良好的治療氛圍,確保自然分娩率的全面提升[5]。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果,觀察組中顯效為20例,占比50.00%、有效為19例,占比47.50%、無效患者為1例,占比2.50%,護理有效率為97.50%;對照組中顯效為12例,占比30.00%、有效為12例,占比30.00%、無效為16例,占比40.00%,護理有效率為60.00%,數據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在初產婦護理中采用導樂式分娩模式可提高患者的干預效果,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
參考文獻:
[1]王英.導樂式分娩在降低剖宮產率中的價值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52):10157-10158.
[2]孫蘇.導樂式分娩提高孕婦自然分娩率的效果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10):114+117.
[3]封維恭. 導樂式分娩在初產婦產程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A]. .中國中藥雜志2015/專集:基層醫療機構從業人員科技論文寫作培訓會議論文集[C].:中國中藥雜志社,2016:2.
[4]俞勤.全程陪產導樂式分娩的臨床觀察和護理體會[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2(02):66-67.
[5]楊慧敏.導樂式分娩提高孕婦自然分娩率的效果研究[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1(09):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