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昇 李妙媛
摘要:目的:探討中醫治療小兒鼾眠的體會經驗。方法:選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兒童酣眠癥56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年齡2-10歲,平均年齡6.4歲;采用中醫療法并對治療結果進行觀察分析。結果:對兒童鼾眠采用中醫辨證論治、專病專治、局部治療、針灸治療等中醫療法,治愈52例,有療效3例,治療的總有效率98.21%;1例經中醫治療無效轉入其它方式繼續治療。結論:中醫治療兒童鼾眠癥狀的效果比較明顯,方法簡單易行,具有臨床普及推廣價值。
關鍵詞:兒童鼾眠? 中醫治療? 辨證論治? 針灸
1 引言
兒童鼾睡是指兒童在睡覺時打鼾,鼾聲或大或小,持續時間長,仰睡會加重。原因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一種病理現象,其中絕大多數是由位于鼻咽部的腺樣體(咽扁桃體)及扁桃體肥大所導致。由于患者咽部炎癥反復不斷的刺激腺體淋巴組織與結締組織增生而導致腺體肥大、質軟,并突出于腭弓之外,使兒童在熟睡時呼吸不暢,形成打鼾。由于腺樣體在兒童2-10歲之間為生長的旺盛期,10歲以后,腺樣體逐步萎縮并在成年后絕大多會消失。腺樣體肥大導致打鼾是兒童的一種多發病,嚴重時會堵塞呼吸道致腦供氧不足,對兒童身心健康造成嚴重不良影響,因此必須引起家長的足夠重視。為此,本文對兒童鼾睡的中醫臨床治療方法和經驗進行探討和總結,以資對兒童鼾睡的中醫治療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經驗。
2 治療方法
2.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兒童鼾眠癥56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年齡2-10歲,平均年齡6.4歲;鼾睡癥狀1-3個月。經家長口述,患病兒童主要表現為睡覺打鼾、不安穩,經常翻身,仰睡時鼾聲加大,鼻塞不通以及流鼻涕等癥狀。來院后經臨床檢查診斷,有21例為單純的腺樣體肥大,27例伴有不同程度的扁桃體腫大,8例伴有鼻竇炎和中耳炎等并發癥。上述56例兒童鼾睡病例經檢查確診后,全部收入中醫科給予中醫治療。
2.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中醫治療方法。在治療過程中,根據病情及具體情況,采用中醫辨證論治、專病專治、局部治療以及針灸治療等中醫治療方法,對治療結果進行觀察分析,以利于及時總結經驗和推廣。
3 結果
經過20-40天(平均為31.5天)的中醫治療,56例患病兒童,完全治愈52例,有療效3例,治療的總有效率98.21%;1例經中醫治療無效轉入其它方式繼續治療。
4 討論
1、兒童鼾睡的中醫發病機理。中醫認為,兒童鼾睡主要是由于肺臟和脾臟氣虛,肺臟和腎臟陰虛以及痰瘀阻滯等因素引起的,由于兒童抵抗力較弱,受風寒侵襲而未能夠引起重視,逐步形成肺脾腎的氣虛和陰虛以及痰瘀阻滯,久而久之并形成咽部不適、痰多和腺樣體肥大等病癥,最終導致兒童睡覺打鼾。因此,按照中醫理論,調理肺脾腎等臟器的功能是治療兒童酣睡最為有效的途徑之一。
2、辯證施治。中醫理論認為,辨證施治是治療兒童鼾睡的最基本方法之一,主要根據個體之間癥狀和身體上的差異,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即:同病異治,這也是中醫的特色之所在。同病異治包含兩個概念,其一是同一種疾病對不同的個體、在不同的階段采用不同的中藥配伍進行治療;其二是不同的醫生對于同一個體會采取不同的中藥組方和治療方法進行醫治。對于兒童鼾睡,中醫主要化分為肺脾氣虛、肺腎陰虛兩種類型,治療方法則分別采用補中益氣湯合二陳湯加減、六味地黃湯合百合固金湯加減;六君子湯合消瘰湯加減、鞏堤丸加法半夏、夏枯草等中藥組成方劑,對腺樣體肥大引起的兒童酣睡癥進行辨證治療,療效比理想。
3、專病專方。中醫理論認為,對于不同體質的兒童,由于腺樣體肥大引發的兒童酣睡病癥,應采用不同的中藥配伍進行對癥治療,療效比較明顯。方劑配伍主要包括:以野菊花、黃芪、木香、桔梗、山豆根、黨參、茯苓、辛夷、生白術、甘草、砂仁、薏苡仁、制附子等為主要成分的慢娥散組方,每天服用一劑,14天為一療程,臨床療效比較明顯。以白芷、金蓮花、川芎、紫荊皮、蒼耳子、山慈菇、甘草、穿山甲、辛夷、夏枯草等為主要配伍成分的核消散,每2天服用一劑,30天為一療程,臨床治療效果顯著。以莪術、海浮石、穿山甲、蒲公英、僵蠶、玄參、草河車、昆布、山慈菇、生牡蠣、浙貝、夏枯草、王不留行、三棱、赤芍等為主要成分的配伍,每天服用一劑,30天為一療程,臨床治療效果非常滿意。雖然中醫關于治療兒童酣睡病癥的方劑較多,但需要逐步加以臨床驗證。
4、局部治療。局部治療是中醫辨證論治理論的又一具體體現。局部治療是針對引發兒童鼾睡的肥大的腺樣體本身進行局部的給藥治療。局部治療組方主要包括:以魚腥草、薄荷、金銀花、黃芩、野菊花等清熱解毒為主要成分的中藥,制成霧化劑直接對腺樣體噴霧治療,每天治療兩次,每次以15分鐘為宜,效果明顯。以使用黨參、桔梗、皂刺、山藥、砂仁、黃芪、辛夷、茯苓、白術、黃芩、白芷等多味中藥制成的灌洗液,對鼻咽腔進行灌洗,同時配以標準桃金娘油和玉屏風散治療小兒腺樣體肥大形成的酣睡病癥,臨床治療效果比較明顯。
總之,兒童鼾睡病癥的發病機理是多種多樣的,臨床治療的方法也各有千秋,但就中醫而言,治療的主要方法是疏通經絡和調理氣血。實踐證明,利用各種中藥組方施治,再以針灸相配合,療效會更好。然而,中醫治療兒童鼾睡癥,就目前的研究成果與臨床實踐而言,也具有它的局限性和適應范圍。但是,經過對中醫治療理論不斷深入研究和實踐探索,兒童鼾睡的中醫治療組方和治療方法將不斷得到優化,療程也將逐步縮短,療效也會越來越高,對治療兒童鼾睡病癥,促進兒童身心健康,將發揮積極地作用。
參考文獻:
[1]范巧珍陳小寧.中藥治療小兒鼾眠體會[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1):180-181.
[2]許必芳,謝慧,張鋒 等.熊大經教授治療小兒酣眠2例分析[J].四川中醫,2013(12):119-120.
[3]多鵬,李凡成.兒童腺樣體肥大中醫治療綜述[J].中醫眼耳鼻喉雜志,2012,2(4):233-235.
[4]孫雅軍,指導 閻兆君.中醫藥治療兒童腺樣體肥大的研究進展[J].湖南中醫雜志,2016,32(3):188-190.
[5]韓梅,喬德玲,王瑤.兒童鼾眠的辨證論治[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3(3):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