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坤 江鴻業
摘要:2018年末我國網民人數已經達到了8.29億。巨大的互聯網用戶群催生了新的經濟種類即互聯網經濟。在互聯網經濟的繁榮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民法上的問題,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網絡虛擬財產問題。《民法總則》第127條的確立填補了我國網絡虛擬財產立法上的空白,但也僅僅是概括性的規定,這為司法機關實施法律造成不小的困難。
關鍵詞:虛擬財產 繼承 立法
一、虛擬財產問題的提出
我國的虛擬財產相關問題由來已久,自03年李宏晨訴北冰洋案到近幾年的騰訊QQ郵箱繼承案。越來越多的虛擬財產案件的出現使得虛擬財產的相關問題愈加凸顯。《民法總則》頒布并在第127條規定了: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雖然只是在民事權益一章做了概括性的規定,但卻顯現出我國關于虛擬財產立法的態度。這為今后學界研究打下了基礎。
二、網絡虛擬財產概念的界定
就我國網絡虛擬財產概念界定來說分為兩種即廣義與狹義。廣義的網絡虛擬財產是指游戲賬號、網絡店鋪、電子郵箱等被人類使用與控制的一切虛擬物。而狹義的網絡虛擬財產僅指網絡游戲中有價值的物品,包括從游戲中打怪獲得的裝備寵物,或從網絡游戲公司處購買的虛擬物品等。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虛擬財產的概念范圍也會隨之擴大。因此過于狹窄的網絡虛擬財產范圍會導致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所以在制定虛擬財產的范圍時要充分考慮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做到寬窄得當。同時還需要結合其他特征來加以研究。
三、網絡虛擬財產的特征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新類型的虛擬物品不斷出現。但并不是所有的虛擬物品都能成為虛擬財產,能成為虛擬財產的虛擬物品需要具備以下特征。
(一).無形性
無形性時虛擬財產最重要的特征。也是其區別于傳統意義上的財產最主要的特征。無形性意味著,虛擬財產不能脫離計算機網絡而獨立存在。其價值的體現必須依賴于計算機與網絡。例如游戲中人物皮膚、游戲寵物、淘寶店鋪等。其實質是通過計算機程序的運行與記錄而展現出特定場景與圖像的電子數據。同時無形性也意味著虛擬財產的交易與流轉必須依賴于計算機與網絡。
(二).經濟價值性
經濟價值是傳統的財產與虛擬財產共同的特征。其表現為,在網絡游戲中的裝備與寵物會給游戲玩家帶來一定經濟利益。淘寶店主苦心經營店鋪的同時也獲得了鉆石皇冠等象征著良好信譽的標識。這些信譽標識最終成為了決定其業績好壞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高信譽的淘寶店鋪,其一旦進入交易市場其會給店主帶來巨大的經濟價值。
(三).增值性
在現實生活中用戶以無償的方式獲注冊獲得賬號密碼,同時網絡公司提供服務。在最開始賬號里的虛擬物品的價值幾乎為零。但隨著用戶不斷的投入時間金錢與精力,賬號里面的虛擬物品的價值在不斷的增加。從用戶的使用價值來看,賬號的價值得到了增加。從經濟價值來看用戶一旦出售其賬號也能獲得相應增值的對價。
四.國內虛擬財產法律屬性各學說及評析
隨著我國《民法總則》的頒布與實施,我國已經明確了法律保護虛擬財產的立法精神。但目前并沒有詳細的虛擬財產法律規定,而學界也沒有對虛擬財產的屬性沒有形成較為一致的意見。主流觀點主要有、虛擬財產物權說、虛擬財產債權說、虛擬財產知識產權說。下文就這幾種主流學說進行淺析。
(一).虛擬財產物權說
主張物權說的學者認為,虛擬財產是在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動產,其具有動產的基本特征即: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等特征。虛擬財產確實有一些物權的特征例如,網絡游戲賬號的所有者可以出售游戲賬號來換取金錢,或者出售游戲賬號里的虛擬物品。淘寶店鋪的店主,可以使用店鋪來出售現實中的商品。就這些方面來說虛擬財產確實很像物權。但這一主張也有一些缺點。首先物權是對世權,只要所有人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就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對物進行占有、使用、收益、處分。但是在實際生活中,虛擬財產要想充分的發揮其本該擁有的作用,需要完全依仗與互聯網公司的積極配合。其次如果將虛擬財產定性為物權的話,它既不是用益物權也不是擔保物權,那只能歸為所有權。而所有權是具有無期限性的權利,只要物一直存在所有權就一直在。但現實生活中,虛擬財產往往是有限期的,因此虛擬財產物權說,雖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終究無法涵蓋虛擬財產廣泛的法律屬性。
(二).虛擬財產債權說
主張該學說的學者認為,虛擬財產是基于用戶與網絡公司之間的服務合同而取得的。因此,虛擬財產的本質是合同之債權。這種觀點很好解決了用戶與網絡公司之間權利義務關系。即用戶與網絡公司最終的協議中,網絡公司為用戶提供服務用戶支付對價,而網絡虛擬物品只不過是網絡公司提供服務的載體與手段。雖然在原則上允許用戶與網絡公司就服務內容進行協商,后經達成協議支付對價來獲得服務。但是在現今的實務中網絡公司的協議內容往往不允許進行協商,只能全盤接受否則就不能接受服務。該理論雖然很好的解釋了用戶與網絡公司之間的部分關系。但未能解決用戶在協議內對虛擬財產的支配問題
(三).虛擬財產知識產權說
知識產權是人類在其社會生活與實踐中基于腦力活動而產出的智力性成果,并依照相關的法律而取得的權利。虛擬財產知識產權說的主張學者認為,虛擬財產是網絡公司或用戶在投入時間、精力與金錢后取得的智力成果,其本質是知識產權。堅持此觀點的學者看到了知識產權與虛擬財產之間的相似之處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這兩者之間還是有本質的區別。首先,就網絡游戲而言游戲里的場景及物品都是游戲公司設計并制作好的。游戲公司通過網絡使游戲場景以及物品得以在用戶的計算機顯現。而用戶只不過是在游戲公司預先設定好的場景里發揮能動性,從而獲得與其他用戶不同的虛擬物品,因此不是具有獨創性的智力成果。將網絡虛擬財產歸為知識產權是不準確的。
五.總結
虛擬財產的問題已經不可回避,但現今學界對虛擬財產的范圍界定以及財產屬性還沒有統一的認識。這就為今后的司法實踐照成極大的困難。不利于保護人民財產,以及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解決這一問題以及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