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霞
摘要:對藥品生產企業來說,質量成本管理不僅是質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成本管理的核心內容,對企業的生產和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礎上,本文首先分析了制藥企業質量成本的構成,然后探討了質量成本管理的意義,包括加強藥品生產質量,降低企業成本支出。最后,對如何加強制藥企業質量成本管理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如完善成本管理體系,明確成本管理責任,適度提高預防成本。
關鍵詞:藥品生產企業;質量成本管理;策略
對生產企業來說,質量管理和成本管理是管理活動中最重要的兩個內容。質量成本管理作為質量管理與成本管理的交叉點,是基于全面質量管理的新概念。指與企業質量管理有關的一系列成本管理活動。它在企業質量控制和成本管理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藥品是關系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特殊商品。質量控制是藥品生產中最重要的內容。
1藥品生產企業質量成本構成
第一、預防成本。指預防不合格藥品而產生的費用,是質量成本控制的先導內容。預防成本的構成較為多樣,比如,藥品企業為加強質量管理,在制定質量方針、計劃中所產生的成本;又如藥品企業針對員工質量管理教育培訓而產生的成本等。第二、檢驗成本。藥品的產品鑒定是生產中的重要程序,會產生相應的成本開支。鑒定成本包括原材料、輔料的檢驗成本;藥品中間體的檢驗成本;藥品生產完成后的驗收成本;此外,鑒定設備的維修、保養費用也屬于鑒定成本的范圍。第三、損失成本。損失成本由內部損失成本、外部損失成本兩個方面的內容構成。內部損失成本指發生在企業內部的損失成本,比如產品在出廠前發生質量問題,難以向市場銷售而導致的損失;又如產品質量事故的分析處理費用等。外部損失成本指產品銷售后,因故障而產生的成本,比如因醫藥產品質量問題導致使用的患者生命財產損失的賠償費用等。
2藥品生產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成本管理意識落后
藥品生產企業管理人員還停留傳統意義上的成本管理上,大部分關注在材料成本和銷售環節的費用上,只抓生產過程成本,沒有對產品生命周期成本進行有效控制。而成立初期,沒有對投資進行可行性研究分析或分析不足,對成本沒有科學的預測和判斷,嚴重的會造成投資失敗;研發階段以技術為大,不計成本,造成后期成本過高,無法改變;管理不善造成浪費現象。這些環節都是制約成本因素,因管理者的思想落后,事后發現損失已經不可挽回。
2.2產品研發設計脫離產品成本控制
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因素:財務人員對產品設計的專業技術知識缺乏;研發人員在設計工藝過程成本意識薄弱。
2.2.1財務人員缺乏產品設計方面專業技術知識
財務人員在參與產品設計時,有些專業性強、要求技術高的知識無法掌握,所以對產品設計方案中成本不合理之處無法及時指出問題。會導致企業沒有有效地對成本進行考核與監督。
2.2.2研發人員在設計工藝過程中成本意識薄弱
研發人員只注重研發成果,單從技術角度看產品設計,對中間程序帶來的后續人工、材料、設備等不必要開支沒有足夠的認識。對于工藝設計認為只會多一點點材料費或是多幾分鐘的時間而已,但在工藝放大之后這些耗費就會呈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成本增加,使產品設計與成本控制脫節,單位產品成本偏高,無法實現成本效益原則。
2.3內部監督機制不完善,成本控制薄弱
內部監督制度是一個企業健康有序發展的保障,只有在完善的內部監督機制的制約,企業內部人員才會遵守制度,使企業健康發展,以企業利益為重,更不會做出違背企業利益的事。而不完善的內部監督體制,則使不法分子有機可乘。對于個別利益熏心的采購人員來說,選擇供應商的標準不再是供貨質量與價格,而是自己能從中獲取多少利益,內外串通,長期損害企業利益。是成本居高不下的又一因素。
3藥品生產企業成本管理問題的優化建議
3.1提高成本管理意識,改變觀念,建立戰略成本管理思想
藥品生產企業管理人員要樹立現代的成本管理意識,要與市場競爭接軌,以產品生命周期成本作為企業生存的目標成本,對各部門、各環節、全方位、全過程進行監控與考核。樹立以成本控制為核心的戰略方針,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由于藥品生產企業對研發投入很大,沒有科學的成本管理作為支撐,很難在科技發達的今天立足。只有從戰略的角度出發著眼于未來,合理平衡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的矛盾,對其進行綜合評價,而不是持只要低成本就是最好的成本管理方法的錯誤觀點。根據投入與產出配比原則,分析選擇最有利的成本效益方案,使企業戰略目標得以實現。
3.2產品研發設計與各部門充分溝通,實行目標成本管理
強化研發人員與財務、銷售等部門對相關專業知識的交流,實行跨部門協作,保證相關部門負責人能對產品性能、成本等熟識,以便于提出合理建議,尋求最佳產品設計組合。在開發產品時,產品定價的高低大部分原因不在于生產過程中成本的高低,而主要在于設計階段的成本定量因素,研發人員在清楚自己責任、了解成本效益的前提下,應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目標成本為依據,與財務管理人員積極充分的溝通,不遺漏每個細小的環節,保證單位產品成本真實、合理。目標成本也要隨著市場變化而做到持續改進,才能確保目標利潤的切實可行,為投資決策提供有效信息,實現戰略目標。
3.3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制度
藥品生產企業應加強內部控制,規范內控體系,強化監督、審核程序。對供應商的選擇、合同的擬定、付款的申請等程序都要有嚴格的審批流程,重大事項要集體聯簽。實行崗位不相容政策、定期輪崗制度。對于特殊或重要材料,實行招標采購方式,與競標單位有關聯的人員應當回避,防止相互關串通,損害企業利益。緊急事件有應急預案。機構建設上,各部門應形成相互制約、各負其責,相互協調的工作機制。責、權、利相分離。
3.4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體系
藥品生產企業應以價值鏈為基本指導思想,把單一的財務核算延伸到以業務活動為主線的相關價值活動總和。將企業各項經濟業務按屬性有機地劃分,又以活動的關聯性統一起來。根據價值鏈中的主體業務活動和輔助業務活動,建立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成本控制管理體系。
4結語
成本控制是企業確保經濟效益的關鍵措施,而對制造業企業而言,質量成本控制則是成本控制的中心內容。藥品生產企業對產品質量的要求遠高于一般企業,質量成本在總成本中的占比相對也更高。藥品生產企業要強化質量成本的管控,在確保產品質量的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支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馮定軍.立華制藥藥品質量成本管理體系的構建研究[D].浙江工業大學,2015.
[2]白潔.對制造企業質量成本控制和優化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6,(33):306.
(作者單位:唐山市食品藥品綜合檢驗檢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