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婧
摘要:投資必然伴隨著風險,金融投資范圍的擴大也導致企業在國際市場中面臨著更多的困難。在這種環境下,企業只有積極參與國際金融合作才能在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考慮到企業國際金融中存在的各項問題,以下將展開具體討論,并在獲得全面認識的基礎上提出合理的建議,以求幫助我國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企業;國際金融投資;問題;建議
引言:
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是每個國家都非常關心關注的重要問題。對一個國家來說,經濟就是生命線,經濟上不去,其他一切發展都是免談。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為企業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遇,尤其是在金融投資國際化的作用下,企業的融資渠道也得到了拓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把經濟建設擺在了首要位置,積極參與和推動全球范圍內的經濟合作,我國企業也在積極適應國際金融的大環境,努力在競爭激烈的國際金融市場中尋求發展機遇。但從整體情況看,我國企業在國際金融市場中面臨著非常大的考驗和難以想象的挑戰。這也導致,我國的企業在國際金融市場中常常會出現投資受挫的情況,一定程度也阻礙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
一、企業國際金融投資形勢
1.經濟全球化的驅動力發生改變
雖然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仍在不斷深入當中,但受種種因素影響,各國間的經貿摩擦不斷加劇,投資貿易保護主義再次升溫。同時,各類自由貿易協定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合作大發展而大量出現,如APEC、CAFTA、TPP、TTIP。世界經貿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變化。2008年起始于美國的全球金融危機使發展中國家代替以往的發達國家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快速崛起的一批新興經濟體,如第一梯隊的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的“金磚國家”,又如包括墨西哥、印度尼西亞、韓國、土耳其、埃及等第二梯隊的“新鉆11國”等,新興經濟體占世界經濟總量超過20%,“東浮西沉”的世界經濟格局正在形成。
2.國際競爭與合作趨勢正在變化
全球化使國際產業分工與合作進一步深化,如由于制造的綜合成本不斷上升,使新興經濟體的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向低收入國家,而實行“再工業化”政策的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正在引導高端制造業回流,第三產業尤其是服務業的投資為新興經濟體帶來了在全球價值鏈中提升地位的機遇,各國為在新技術革命的突破中搶占先機,可以預見將在新興產業展開一場激烈的競爭。
3.我國企業參與對外投資的基礎和條件正在發生重大變化
從2013年起我國已經成為第一大出口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和第三大對外投資國,從宏觀角度奠定了我國企業繼續擴大對外直接投資的基礎。同時,從微觀角度上講,我國企業通過大量的對外直接投資實踐而逐步增強的創新能力和國際化經營能力,也是我們進一步參與國際競爭的有利條件。但隨著我國邁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的同時,低成本制造的傳統優勢由于受到勞動力等各類要素成本集中上升而削弱。
4.國際社會期待我國更多地參與到國際經濟事務
在我國綜合國力逐步提升的過程中,我國雖然仍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但是在國際經濟治理體系中,我國的話語權和影響力逐步增加,我國企業對外投資過程中被國際社會和東道國要求越來越高。外界認知同我國實際情況的落差,給我國企業參與對外投資帶來復雜影響。
二、我國企業金融投資存在的問題與困難
隨著我國的國際競爭力越來越強,在國際經濟舞臺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正在進行著國際金融投資的項目。但就現在的投資狀況來看,整體上失利情況較多,究其原因還是由于缺乏經驗,管理風險水平低,過分依賴國外投資管理機構等障礙。投資行為缺乏高度的自主性,整體水平有限使得中國企業在國際金融投資市場中發展并不順利。
1.政府和社會支持不足
對外投資立法有待進一步健全完善,缺少統一的、權威的國家級管理機構;政府的角色定位不夠明晰和職能發揮不夠有效,管理體制不能滿足要求,缺乏對民營企業的相關支持政策;外交保護缺乏參與深度,國際雙邊、多邊和區域合作協調機制有待進一步加強。
2.國外投行控制金融市場定價權
雖然我國經濟近幾十年來發展迅速,但金融體系建設和發展時間短、制度還不夠完善,這就導致中國企業在國際金融界所處的地位不高,而世界上的發達國家控制著金融市場的定價,這就讓我國在投資時一直處于被動,也導致我國在國際金融投資上屢屢受挫。另一方面,國外一些投資銀行在購買我國企業股權時會通過各種手段不斷打壓我國企業的股價,從而大量購買我國企業的股票以牟取暴利。
3.國外金融評級公司濫用評級
我國目前的金融體系還不夠完善,各種金融機構在國際金融界上影響力不強,其中國內的評級公司還不能得到國際金融市場的認可,大部分被認可的國際信用評級機構都是國外的評級公司。在利益的驅使和諸多其他因素的影響下,這些評級公司在對中國企業進行評估是往往會用一些不符合標準的要求進行評估,甚至歪曲我國企業在國際金融市場中的評級,這使得我國企業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處于極其不利的地位,對投資行為產生巨大阻礙,因此也會大大降低我國企業金融投資的成功率。
4.企業缺乏對發展對外直接投資全面清晰的認識
對外直接投資是否能實現企業的國際化戰略、企業有沒有能力發展對外直接投資、對外直接投資的東道國市場如何、計劃采用哪種方式進行投資等等,這些問題關系著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成敗。然而,我國大部分企業往往只是看到一時的商機就草草進行決策快速上馬項目,背后的投資風險可想而知。
三、關于優化企業國際金融投資的建議
我國大部分企業是在近幾十年才發展起來,在國際金融投資方面還缺乏經驗不夠成熟,這就導致很多企業投資失利,而不斷的投資失敗會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造成不利影響。另外,我國缺少專業的風險管理評級機構,在進行金融投資的時候往往只能讓國外的評級機構進行評級,這讓我國在投資方面缺乏主動性,總是受到多種限制,這些都是我國進行國際金融投資失敗的原因。因此,優化中國企業國際金融投資的策略時不我待。
1.利用國際地位優勢
利用好我國已經參加的國際經貿投資協定我國參與的WTO、FTA和雙邊協定則是最為重要的多雙邊協定,這些協定創造的良好的外部環境,成為保障企業利益、解決沖突與障礙的重要條件,我國政府和企業應該給予足夠的關注。應該利用WTO為企業投資提供非歧視的廣闊平臺,在全球范圍優化配置資源,妥善處理相關矛盾和爭端。我國業已簽署的自貿協定分布廣泛,為企業開展對外投資合作提供了有效保障。我國在國際舞臺上越來越有話語權,并且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我國企業要利用好中國的影響力,讓國家成為企業在進行國際金融投資時的堅強后盾,從而提升我國企業在國際金融投資時的成功率。
2.完善公司治理機制并增強企業科技創新能力
我國的對外直接投資企業應增強自身的科技創新能力,應該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第一,企業應從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國際間的競爭本質上就是科技實力的競爭,進而歸結到科技人才的競爭;第二,企業要以建立和健全科技研發的創新機制為基礎,不斷加大科研開發的資金投入力度,同時加大對科技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三,企業要通過跨國并購的方式,或者與國外其它企業、研究機構或者知名高校一起成立研發的戰略聯盟等方式,積極獲得先進的高新技術。
3.增強對外直接投資風險的防控能力
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必須要建立有效的全方位風險監控系統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規避跨國投資損失和經營的風險。企業要在充分了解東道國的投資環境的基礎上,慎重選擇目標市場,并進行全面分析與認真評估投資風險。此外,由于我國大部分企業的評級工作都是國外評級公司進行的,而且我國企業在進行金融投資總是采取國外投資顧問的意見,所以我國在國際金融投資上一直處于不利位置。因此,應加快建立屬于自己本國的投資顧問公司,讓我國企業在進行國際金融投資時掌握主動性,進而最大程度地保證投資的準確性和安全性,較以前能大大提高國際金融投資的成功率。
4.落實制度,加強金融監管
企業國際金融投資行為不能夠處于一種放任自流的狀態,而是要始終處于國家有力的金融監管之下。我國的國際金融投資還處于起步階段,為了保證我國企業金融投資的成功率,政府應該對金融投資進行一定的監管,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制度對國際金融投資進行約束和管理。國家有關部門,必須要加大對企業國際金融投資的監管力度,指導企業加強對國際金融投資風險的防控,堅持為企業參與國際金融投資提供政策和制度支持。此外,國家有關部門還要注重加強對金融行業人才的培養,特別是要將國際金融投資知識向企業普及和推廣,為企業參與國際金融投資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四、結束語
我國企業在進行國際金融投資時常常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其中國外投行的影響、國際信用評級機構評級的不公平、在進行國際投資時缺乏經驗、以及投資風險防控措施的不完善等,這些限制因素都會降低我國企業國際金融投資的成功率。為了保證我國企業更好的進行國際金融投資,必須要深入研究投資中的問題,發揮我國的國家影響力優勢,建立自己的投資顧問公司以及強化政府等相關部門的金融監管職能,不僅能提高中國企業在國際金融市場的投資成功率,同時也會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穩定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江秀.中國企業國際金融投資的問題建議研究[J].商,2016(24):165-165.
[2]雷浩東.企業國際金融投資的問題及建議[J].山海經(故事),2015(6):61-62.
[3]文靜.國際金融發展趨勢與中國金融變革方向[J].技術與市場,2015(2):4-5.
[4]張冰潔.中國企業國際金融投資的問題與建議[J].現代經濟信息,2017(3):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