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睿
摘要:在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的影視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整個市場得到了快速的開發。目前,IP劇、流量劇大為盛行,在快節奏的社會背景下,人們也變得浮躁起來。由于拍攝技術以及信息傳遞的方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大量熱點題材被復制。其中,影視劇的互為改編成為了當下的影視行業的一個重要內容產出。通過電視劇或者是電影成功后帶來的名氣,對其進行其他形式的改變,以此來獲取相關粉絲價值。影視劇改編成為了一種常見的現象《手機》、《咱們結婚吧》等均出現了電視劇和電影的版本,在泛娛樂化的背景下,影視劇的互為改編通常存在著一些問題亟需解決。基于以上的背景,本文對影視劇的互為改編進行了研究和分析,深入分析其本質所在。針對影視劇互為改編的成功因素進行探究,找出影視劇改編中的藝術要素,為增強改編質量提供參考意見。在本文的分析中,從概念的界定,藝術的表達等多個層面來進行分析,針對影視劇互為改編的過程中,人物塑造、審美藝術等內容進行分析,為影視劇互為改編的發展提供支持。
關鍵詞:影視劇改編;藝術不同;形態不同
一、引言
隨著我國各個階層不斷的深化改革,經濟實力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較大提升。影視市場的盤子越來越大,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近幾年來,影視收入逐年增加,其總量已經超過了百億之多。與此同時,影視劇的產量也呈現了幾何倍數的增加,不斷的刷新著記錄。市場中五花八門的影視劇讓人們眼花繚亂,互為改編的影視劇數量也在不斷的增加。為了不斷的增強影視劇的收益,其制作成本不斷降低,僅靠流量明星來提高觀影率。在這些影視劇互為改編的作品中,同時也出現了大量的虧損作品。往往是電影很火,到了電視劇這邊就無人問津。或者就是電視劇很火,改編為電影之后卻沒有良好的收視率。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改編者在改編的過程中缺乏個性化的處理,導致改編的質量降低。隨著4G技術的成熟,讓視頻在網絡上的傳播成為了簡單的事情。在媒介變化的情況下,如何進行高效的影視劇互為改編成為學者關注的重點課題。通過不斷的優化和改進,對IP化的影視劇進行了分析,應加強拍攝和制作質量才能夠有效的促進影視劇的快速發展。
二、影視劇互為改編概述
影視劇的互為改編出現時間較早,只是在近幾年較為流行。作為兩種藝術形式,其具有一定的共同點,導致其中一個火起來之后,就會出現被改編為另外一種形式。影視劇的互為改編只要方法得當,就能夠有效的促進影視行業的發展。為此,對影視劇互為改編的研究尤為重要,通過不斷的優化和改進制作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一)“互為改編”概念厘定
在本文中的“互為改編”主要是指電視劇與電影兩者之間進行相互轉換,并圍繞相同的主旨內容來進行改編。與此同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一些電影或者電視劇的翻拍,通過對一些經典的影視劇進行內容上的改編,重新選定演員以及場景,拍攝出新的影視劇作品。翻拍、套拍與改編是不同的概念,只有制作出區別于原作品的形式以及傳播媒介,以原題材作為標準來制定有效的改進,這種方式才能稱之為改編。例如,電視劇的《手機》以及電影的《手機》就是互為改編的兩個作品。兩者的傳播媒介,從電影轉變為電視劇,是一種跨媒介的行為。兩種傳播媒介具有時空和視聽的共性,同時又在藝術表達方面有著較大的不同,讓其具有豐富的魅力。
(二)影視劇互為改編現象辨析
影視劇的互為改編是一種藝術的再加工形式,是對改編主旨內容的一種肯定。改編的對象經過市場的檢驗之后,被大量的觀眾肯定,對其進行改編的成功率較高,同時也豐富了該內容的藝術形式,對這些內容進行了進一步的挖掘和深入。在影視劇的改編中,不僅僅是單純的對傳播媒介進行改變,同時還對一些藝術形式上的內容進行了創新和改編。優秀的影視劇改編是在原著的基礎上進行靈魂的創造,結合不同的影視手法進行高效的作品傳遞,將全文的研究進行高效的整合,不斷的提高和促進內容的升華,為人們提供良好的藝術享受。在影視劇的互為改編過程中,需要對原有的情節內容進行豐富或者是縮減,通過特定的藝術手段來對影視劇的改編內容進行創新。影視劇的互為改編在目前的流量為主導的背景下,缺乏有效的制作耐心,導致大部分的作品質量不佳,影響了影視劇互為改編的發展。在IP劇的制作中,其沒有對內容進行充分的投入,只是生硬的進行縮減和擴充。制作方為了得到有效的收益,通過會將資金大量的投給流量明星,以此來吸引其粉絲進行消費。然而,這種做法是竭澤而漁的方式,對于影視劇的互為改編發展較為不利。在目前的背景下,人們開始追求一些深層次的內容,流量劇的制作手法逐漸被人們摒棄。
二、影視劇互為改編中的藝術不同
(一)改編過程中的形態不同分析
在影視劇的互為改編過程中,其兩種形態各有不同。大部分的改編作品,其自身擁有較高的質量,被觀眾的認可度較高。在這種情況下,就擁有了積極和消極兩種影響。積極的一面就是能夠吸引大量的忠實觀眾來進行觀影,消極的一面則是改編之后的作品需要更高的質量才能夠滿足受眾的需求。觀眾對改編之后的作品擁有更高的審美期待,需要不斷的對其進行不斷的補充才能夠得到有效的市場認可。為此,正是基于這種期待,就導致改編者在改編的過程中,需要對原有的結合和內容進行形式上的創新。只有從受眾審美的角度出發,結合各自藝術形式的特點來不斷的滿足和增強藝術的創新能力,以完成更高的審美創造。
(二)影視劇改編中藝術表達的不同分析
總的來說,影視劇從宏觀上包含有三種時間狀態。影視內部時間和影視外部時間直接有不同類型的關系。而時間的存在是影視作品架構和講述的基本條件。前蘇聯導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高度肯定了在電影創作過程中對時間把握的關鍵程度。而針對電影創作來說,由于電影的制作特點,電影一般來說都不能按照日常生活中的節奏和步驟流程來進行敘述,所以電影都有比較緊湊的節奏和比較嚴密的時間間隔。要完成完整故事的敘述,并要把握出對應的結構,控制在一定的時間內,電影的剪輯和對時間的處理都帶有明顯的電影特點,要在短時間內完成對脈絡空間的展示。所以對時間把握精準的要求是對空間有良好的把握,有人稱電影是“搭建空間”的藝術。針對兩類作品的不同特性,我們可以說電視劇的主要脈絡為時間,而電影的主要中心軸承為空間。要實現電影和電視劇的轉化,對時間和空間的精準把握可謂是重中之重。
(三)影視劇改編中視聽表達的不同分析
視聽作為影視劇的共性之一,制作精良的影視劇作品需要高質量的視聽表達。在影視劇的互為改編過程中,人們對原有的作品中的說話、配音有了深刻的印象,導致其對改編的作品存在著一定的適應過程。當影視劇中的人物形象發聲產生較大的變化時,該形象就會產生一定的變化和影響。為了不斷的提高和增強改編的效果,應對改編后的視聽內容進行高質量的創造。電視劇和電影兩種媒介的視聽藝術各有不同,針對各個節點的音樂分配、聲響樂器的選擇以及風格和內容的融入等等都是一個藝術性的考題,需要改編者用心感受,制作高質量的作品。在電視劇中以對白或旁白的形式表現,實現音響到語聲的最大化轉換,從而使得電視劇的文本擴展和時間倍增成為可能。如電影版《手機》中費墨、嚴守一、沈雪在河南老家吃飯過程中,所有宴席的影視配音摻雜在一起,省去了人物對話,此時的音響容量遠大于對話容量,而在電視版本中則以對話為主,所以在電視劇影視劇互為改編電影的過程中需要進行音響和語聲的適量轉化,以適應影視特性的需要。
三、總結
影視劇互為改編作為我國的影視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在其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需要通過不斷的優化和改進方法,注重拍攝和制作的質量,以此來不斷的提高影視劇互為改編的發展。在目前娛樂至死的背景下,為拯救藝術,提供高質量的內容,在影視劇的互為改編過程中,應對內容進行創新,并進行高質量的視聽效果的制作,根據現有的內容進行高效的發展,不斷的提高改編后作品的質量,為我國的影視行業發展提供助力。影視劇也因為這樣的追求從而不斷迎合大范圍觀眾的喜好,丟失了深度內容,加強了娛樂性,也使得未被納入它的觀影范圍的社會的精英人群表達出對影視劇的輕視。在影視劇的互為該改編發展中,應通過不斷的總結經驗,持續的改善制作方式,才能夠不斷的提高改編效率,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田鵬飛.淺析紅色經典影視劇改編熱背后的大眾審美思考[J].西部廣播電視,2018(23):116-117.
[2]魏夢雪.古典名著類影視劇的改編困境[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8(11):125.
[3]趙慶超,霍巧蓮.語境和媒介遷移中的互文性解構與建構——新時期革命歷史小說影視劇改編主題研究[J].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9(05):11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