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旭
摘要:社會經濟在增長,人文經濟在發展,人們對大眾文化的傳播越來越廣泛,人們對文化載體的選擇也更加多樣化,廣播電視作為文化傳播的載體之一,多少年來一直深受廣大群眾的接受,可以說,廣播電視同樣也是大眾文化構成的一部分,起到傳播推動的作用。
關鍵詞:大眾文化;廣播電視;傳播
作為大眾文化發展的產物,廣播電視的發展與進步同樣深受大眾文化的影響。本文對于大眾文化的描述,不僅是一種現象,更含有一些深層次的東西,研究其對社會的影響規律,從而推動廣播電視發展工作,充分發揮其在大眾文化傳播路徑中的推動引導作用,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推向新的高度。
一、大眾文化及廣播電視發展現狀
(一)大眾文化的定義
在社會發展如火如荼的今天,電視廣播等文化傳播,是手段也是途徑,有效的將大眾文化中所帶有的商品性進行轉變,從而延伸出營銷文化等。那么,什么是大眾文化呢?給如何定義大眾文化呢?其實,若想真正客觀的定義大眾文化,并沒有一個完整的定義可以進行總結,打中文化的發展,會隨著社會而改變,但總體方向一定正確的。比如說,我們日常所理解的大眾文化,它可以是時裝、音樂、展覽、藝術、廣告等,甚至可以是一個詞,一句話。總而言之,大眾文化是相對于如今經濟社會發展下,人們為了滿足自己的物質或是精神需求而進行生產出來的,其最終目的是以社會公眾的生活消費而轉變的一種文化方式。大眾文化之所以被稱之為“大眾文化”,是因為其最終的客體是大眾本身。而在文化差異中,東西方文化有著明顯的不同,所以在西方文化中,與大眾文化相對應的便是精英文化,他們認為大眾文化是需要完全迎合市場需求的一種文化。而在我們所處的社會中,大眾文化通常被視為是一種潮流,是一個時代發展的鮮明特征。
(二)廣播電視的發展
社會在進步,市場在發展,經濟在前進,大眾文化中所帶有的一些東西已經逐漸被商品化、產業化,而廣播電視所扮演的角色,就是為大眾文化提供強有力的傳播途徑,是大眾文化在發展的過程之中,不再受限,無論時間空間或是來自地域等問題的限制。都能夠更大范圍的、更廣泛的進行有效傳播,從而增加其受眾,為大眾文化的商品化贏得發展空間。所以,在此基礎上,正因為電視廣播的傳播范圍廣泛且影響深遠,我們更需要對其進行一個正確的引導,而不是說任何東西都能夠通過廣播電視進行無限制的傳播。比如說,電視現在已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了,打開電視就能收看到各種各樣的節目,但是如果我們不加以正確引導,讓各種低俗不健康的文化整日通過電視傳媒的方式進行傳播,久而久之觀眾們的精神世界就會受到影響,在這種氛圍下很難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那么不可言喻我們整個社會的發展都會受到相應的影響。因此,從這方面來講,廣播電視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是會受到一些限制的。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廣播電視所承擔的不僅是大眾文化傳播的重要角色,同時也要引導大眾文化健康發展的重任,從這一角度來看,廣播電視的發展不僅僅是關乎其自身的一種發展,同樣也是關乎于大眾文化成長的一種發展。
二、如何推動大眾文化與廣播電視的發展
(一)樹立正確的大眾傳播價值觀
綜上所述,大眾傳播價值觀至關重要,那么如何樹立正確的大眾傳播價值觀,可以說是大眾文化傳播的指導思想。任何一種文化里都包含著一定量的價值觀,這些價值觀所涉及到的內容多種多樣,不受限制,可以是宗教文化、國家文化、道德規范等等。而在我們的國家,我們所處的社會中,廣播電視是政府的耳朵,因此,我們對于廣播電視的發展,是有著比較嚴格的規范標準的,因為廣播電視傳播是要站在維護國家形象和民族利益的基礎之上的。所以我們要正確意識到電視廣播傳播所涉及到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大眾傳播價值觀。
(二)大眾文化的傳播要弘揚時代主旋律
我們對于時代主旋律的追求從不止步,并且一直在積極的弘揚傳播,對大眾文化的正確引導的最終目的也是要弘揚社會主旋律。我們對于廣播電視對于大眾文化的傳播問題,要符合時代的主題。因為大眾文化總是要被傳播、被閱讀的,所以我們也不能夠設置什么強制性的規則去限制大眾文化的發展。而廣播電視的發展則是要發揮整個大眾社會的力量,譬如主持人、記者、編輯等,通過公眾人物的積極引導,傳遞正能量信息,積極健康的大眾文化便會應運而生。
三、結束語
其實,大眾文化的傳播其實是一種過程,我們要時刻關注傳播環境的變化,因為大眾文化的傳播始終是離不開整個社會大環境的。而我們可以通過傳播培養的方式,來提高大眾文化所具有的的素養及其格調。而現在,我國大眾文化的傳播面臨著一個略顯尷尬的現狀。電視廣播發展至今,隨著其普及度越來越高,但是在部分低水平地區,人們對于新鮮事物的好奇心驅使大家去接觸電視廣播,但是其心理認知仍停留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這樣不免會出現大眾傳播反效應的一種現象。但是,廣播電視的發展,依然保留著它獨特的優勢,比如說電視廣播的不可替代性。而大眾文化在傳播的過程中,就是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的先天優勢來形成文化傳播的捷徑。所以說,找準優勢,結合自身定位,大眾文化無論是在傳播過程中還是在發展過程中,都要經歷一些改變,構造出完整的框架以支撐大眾文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方秀麗.論新媒體環境下“中國夢”大眾化的傳播途徑[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18,26 (06):67-70.
[2]賈松華,姚靜.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發展前景探析[J].科技傳播,2018,10 (11):50-51.
[3]姚海霞.廣播電視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路徑[J].傳媒論壇,2018,1 (07):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