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仕武
摘 要:要想讓初中學生學好英語這門學科,就要培養初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創設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采取多種形式來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自覺自愿地學英語、學好英語,對英語知識的學習產生興趣。
關鍵詞:英語;興趣;師生;教學;環境
經過自己長期的英語教學實踐,我發現一部分學生不愿意、不想學英語,最主要的原因是對英語不感興趣。加上有的英語教師的教學不結合學生實際,講完即完,教學意識淡薄,不注意學生學習的興趣,關心的只是學生的成績,對學生沒有給予恰當的啟發、引導,使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沒有興趣,就導致優生不多,而后進生較多。我認為學生學習成績與學習英語的興趣有很大的關系,如果學生對英語這門學科的學習有了興趣,就會認真、專心地學;如果學生對英語這門學科的學習沒有興趣,就會把課堂學習、做作業當成完成任務而完成,甚至不學、不做,得過且過。因此,我覺得教師應想方設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我發覺教師脾氣好,善于與學生相處,學生就會給教師說心里話。如果教師與學生成了朋友,學生很愿意上英語課,在不知不覺中就會喜歡英語這門學科。假如教師脾氣暴躁,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學生,學生就會產生逆反心理,不會喜歡英語教師上課。初中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注重與學生在情感方面的交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從某個角度而言,我認為英語教學也是情感教學。教學、教學,就是教與學的關系,是教師和學生雙邊一起的活動,而“情感”是鏈接教師與學生的紐帶。我發現,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相處好了,即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也會努力去克服,有的學生在學習上,甚至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表現”。說實話,我在英語教學中,就很注意與學生相處,因為通過實踐,我發現師生關系和諧了,教學的效果自然會好得多。假如師生關系不融洽,教學效果就會恰得其反。我相信,每一位英語教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學好英語,都希望課堂氣氛變得活躍。相反,如果學生不喜歡、不相信教師,甚至在背后說教師這不是那也不是的話,就會對英語課產生反感的情緒,這樣肯定是學不好英語的。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蓖ㄟ^實踐得知,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直接、間接地影響著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也影響著學生克服困難意志.因為初中學生還很容易受到教師的影響,尤其是農村的初中學生。如果他們對教他們的英語教師十分信任、崇拜和尊敬的話,則就自然會對英語學科產生興趣。相反,就會出現“人在曹營心在漢”的情況。說嚴重些,還會不喜歡學習英語這門學科。因此,教師不要以為什么都自己說了算。因為初中生也有他們自己的分辨能力,他們中很多學生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學生在實際的英語學習中,想的與做的會不一致,也就會出現自己管不住自己。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不要采取滿堂灌、填鴨式的方式教學,要采取啟發、引導的方式教學,變單方面的傳授為教師和學生一起共同學習及交流。良好的師生關系,也離不開教師對學生的閃光點進行表揚和鼓勵,哪怕是平時的聽課、作業,還是單元、半期、期末考試,都要及時反饋給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激勵性語言鼓勵學生,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有信心。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起到了言傳身教的作用。
二、采取多種形式來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生所做的英語作業的質量,就可以看出學生是如何學習英語的。但是,教師僅僅是為布置英語作業而布置,那效果肯定是不會好的,而是要有所變化。比如安排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尋找一些與所教的英語課文有關的小故事,在課堂上用英語說給同學們聽聽;學習小組編編謎語,讓同學們猜一猜。不過,這要安排好教學時間,主要是依據教學內容和實際情況而定。
學生們都喜歡開展課內外活動,用活動來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很有效。作為英語教師,要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就要尊重學生學習的興趣,仔細把握學生好奇、好動、好玩的心理,設計各式各樣的課外活動來讓學生參與到語言的實踐活動中去,切身體驗到學習英語的興趣。英語課堂教學是激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的主要途徑。我經常指導學生朗讀,分角色扮演、復述、對話、搶答、一問一答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活動的開展一定要讓學生感到有新意,而不是單調的重復。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調動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從學生的特點和思維的深處著手,去發現培養學生的興趣的好方法,使所教的學生感到英語學科的學習不但有意義,而且還很有趣。
三、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里學習英語
通過實踐,初中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里學習、分析、思考探索英語知識,能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那么教師如何才能在課堂上給學生營造出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呢?我認為這與英語教師的自身素質、業務能力、教學方法、教學技巧有著密切的關系。作為英語教師要多學英語方面的理論書籍,要多看、多聽、多思,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吸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運用自己的動作、語言、表情等來活躍課堂氣氛。
英語教師要言傳身教,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學生、影響學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教師的一言一行中受到學習英語的影響。因此,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就顯得非常的重要。當然,教師也要注意與學生在情感上的交流,因為情感教學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學好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學會轉變角色,也當當“學生”,變傳授知識者為參與學習者,千萬不要高高在上,要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地對待學生,尤其是要使用自己的教學經驗和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影響學生。如自己是如何學習英語的詞匯、語法、表達、交流的,讓學生借鑒,從而起到指導學生、喚起學生的共鳴,使教師與學生在融洽、和諧的環境里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總而言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有了興趣,學習英語就會有“動力”。而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學習英語,是學生取得良好成績的重要原因。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努力探索英語教學的技能、技巧,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課的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創設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里專心致志地學英語,切身體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
(作者單位:四川省冕寧縣巨龍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