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春海
摘 要:初中體育是初中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學生體育主動參與性對初中體育教學效率的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初中體育教學經驗,探討初中體育教學中提高學生主動參與性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主動參與;有效策略
伴隨著素質教育與新課改在我國初中教育中的廣泛深入實施,當前越來越多教師開始摒棄過去傳統的教學方式,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通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主動參與性,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方式讓學生盡快融入到教學中,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保障教學質量。
1.初中生主動參與體育學習的意義
1.1提高學生參與性符合新課改與素質教育的要求
在新課改廣泛推廣和深入實施的背景下,學生參與學習主動性、自主性有所增強,在學生積極性提高的前提下,學生才能真正融入到學習當中,通過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親身參與,鍛煉自我,逐漸激發學習興趣,并從中探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1]。
1.2提高學生參與性符合學生身體心理發育的需求
初中生正處于非常重要的成長發育階段,這個階段學生的好奇心與競爭性比較強,利用學生這一特點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鼓勵學生親自體會,感受體育運動的快樂與魅力,這樣不但能符合學生身體心理的發育需求,還能激發學生體育學習興趣,提高自覺性。
1.3提高學生參與性符合培養正確體育觀念的需求
學生體育學習的主動積極性提高,潛移默化地養成終身鍛煉的良好習慣,才能在全民健身運動的氛圍下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念,形成終身運動的體育意識,增強身體素質與體魄[2]。
但不可否認,當前的初中體育教學還存在一些因素影響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如教師教學內容單一、形式枯燥,無法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難以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且單一化的評價方式也沒能考慮到學生個體差異性的問題。由此可見,初中體育教師要重視影響學生參與積極性的各種因素,積極采用有效的策略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性。
2.初中體育教學中提高學生主動參與性的策略
2.1采用多元教學內容,豐富體育教學活動
在開展初中體育教學活動時,教師要盡可能結合學習要點,整合開展形式豐富的教學活動,讓教學活動的參與能夠體現多樣性、趣味性相結合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才能讓學生更積極主動地融入其中,提高參與積極性[3]。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具備靈活應用游戲、競賽等方式的融合能力以及及時調整應變的能力,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融入。比如不少教師常用的情境教學法,讓學生以小組分組的方式對學習的體育項目進行討論,聯系學生日常生活中觀看的奧運會、田徑比賽等等,以自學、比賽、討論競爭等方式參與探討和練習中去。再比如練習性的體育教學中,學生要學習前滾翻,教師也可安排自練、互練、互比、互評的協作性方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又能感受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從而對個體與團體協作方式以及競賽中產生滿足感的形式增添樂趣與興趣,最終主動積極地參與其中,享受豐富的體育教學活動[4]。
2.2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積極性
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與愛好,盡可能聯系學生的喜好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滿足學生興趣的需求,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與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在實施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需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關注到學生參與過程的反應和反饋,以便及時作出調整與完善。比如在學習球類運動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探討性地安排和選擇喜歡的籃球或羽毛球等球類運動,以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而開展模式上,教師也可以遵循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讓學生舉手決定體育融合具體游戲的模式,比如筆者曾在一場教學游戲中,讓學生選擇并最終決定通過追逐跑的游戲為學生進行奔跑訓練,通過聽信號的方式開始追逐跑比賽,同時鍛煉到學生的反應速度與動作速度。此外,筆者還曾采用調節不同高度橡皮筋游戲開展障礙跑與調高等方面的活動,并借助音樂來幫助學生放松情緒,均達到激發學生參與興趣的效果。長期實踐證實,學生參與選擇決策而最終決定的體育活動往往更能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教師則負責多元化模式實施后的總結與改善,評價不同模式應用下的效果,不斷探索嘗試全新的模式與方法,持續不斷地激發學生參與積極性。
2.3以多元化評價方式,激發學生動力
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是提高學生體育學習主動參與性的又一把利器,教師需要利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激發學生的進取心。在實施的過程中,教師就要充分認識到學生個體體育能力之間存在差異性的事實,以多元化體育評價方式讓不同能力的學生真正感受“公平公正”,體現體育的競技性原則,積極參與,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比如在800米長跑的訓練中,教師可以在測試前先進行摸底實驗,記錄學生的學習成績,對學生原有的耐力和體能情況有所了解。隨后在每次體育課前的熱身中進行測試練習,為不同學生劃分不同的練習目標,使其學有所獲,增強練習的動力。再比如學習韻律操時,教師可以通過學生評價學生的他評方式,讓更多學生主動參與進來。結合韻律操極具感染力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并分配互相評價的工作,對編排演出的學生動作的規范性、團體的整齊性以及節奏的準確性進行評價,發現不足并指出,從而獲得共同進步。這樣的過程不但讓學生通過多重的參與和學習優化學習效果,還能在互相監督與合作的氛圍中發現自身的不足,及時得到改進,強化鍛煉的效果,最終逐漸喜歡體育活動的評價環節,激發更大的體育學習熱情和興趣。
3.總結
要提高初中生的體育學習主動參與性,教師就必須緊密結合體育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能夠吸引學生注意,符合學生興趣以及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充分發揮體育的競爭性、游戲性、趣味性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參與的意識,逐漸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與運動素養,全面提高初中體育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云英.初探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的策略[J].新課程,2018,11(2)
[2]牛文博.轉變教學理念,培養運動興趣——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策略探討[J].高考,2016,2(18)
[3]田林宏.實踐,合作——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策略探討[J].新課程(中學),2016,5(2)
[4]錢小琴.探析初中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主動參與性的有效策略[J].中學時代,2014,11(6)
(作者單位:廣西靈山縣豐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