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發展,醫院間的隸屬關系發生變化,使得醫院內部治理結構發生改變,醫院運行模式也隨之變化,并且由于業務模式的變革,處于轉型期的醫院,涉及經費管理、醫療控制、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三醫聯動改革等事項將會日益增多,如何保證醫院資金科學、有效、規范的使用,就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機制來保障,通過找出財務管理中的關鍵環節,以健全內部控制的方法,形成控制關鍵點,并提出具體的優化方案,通過規范管理、有效控制、防范風險,來提高轉型期醫院資源配置水平和使用效益,支持醫院的戰略發展。
關鍵詞:內部控制;醫院;轉型期;關鍵點
轉型期醫院是一種特殊的狀態,使一個醫院從一種成熟的運營模式向另一種運營模式轉變的過程,其中從醫院的理念、目標、戰略、業務職能部門業務發展模式,以及醫生隊伍的建設等方面,都將發生重大轉變,在轉變的過程中,醫院不可避免地存在整體運行機制不夠成熟,效率低。甚至會形成一定的失控狀態,如何保障把轉型期醫院順利過渡,就必須牢牢把握醫院發展的財務管理關鍵點。嚴格按照內部控制的規定,對轉型期醫院財務管理關鍵點進行分析,對財務資金使用各環節薄弱點進行梳理,探討轉型期醫院財務管理內部控制關鍵點,提升轉型期醫院現代化治理水平。
一、內控原則
建立健全轉型期醫院財務管理內部控制關鍵點,是醫院內部向縱深管理要效益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提升醫院現代化運營水平的必由之路。醫院財務管理應按照全面推進、科學規劃、問題導向、共同治理的原則。依據內部控制的五個主要任務要求,強化業務流程的深入分析。一是健全內部控制體系,強化內部流程控制。依據轉型期資產、資金、物資保管保障的要求,分析財務管理業務流程,從資金管理中的調撥、使用的程序、方法以及人員等方面分析風險隱患。二是加強內部權力制衡,規范內部權力運行。主要是從醫院決策、執行的角度,找出內部控制過程中的薄弱業務環節,形成合理的轉型中權力制衡。三是建立內控及時報告機制,促進內控信息公開。構建及時報告單位內部財務預算、收支執行工作的機制,及時通過相應的報告制度,向外部相關部門報告情況,強化財務信息的公開。四是加強監督工作,加大考評問責力度。實行審批權責結合,落實轉型期決策人員、管理人人員、使用人員的工作職責,建立責任督導機制。基于對財務管理各關鍵點的分析,結合驗收工作實際,把握好工作的關鍵點,保障轉型期財務管理工作平穩、規范地開展。
二、轉型期醫院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觀念問題
轉型期醫院決策與管理層常因不確定因素,把對財務管理的完善放于當前急需改革地帶,特別是沒有完全把握常態化的內控風險點,易造成內部控制不嚴謹、管理不到位,使得醫院在轉型期時面臨的資產管理、資金管理等風險不斷提高。
(二)人員問題
在思想意識上,對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防范不高,對法律規范和財務內控制度的執行不強,對信息系統的管理未按照財務內控制度規范設置。如在轉型期存在的資產驗收工作,還不夠科學規范,驗收人員的組成,隨意性大,獨立性和專業性不強,而且對驗收工作還存在著抵觸情緒,給驗收工作的開展也造成很多障礙。轉型期對資產經濟鑒證的流程制定,還不夠具體,對相應的流程以及監督管理的規定不盡詳細。由于監督制約機制不健全,責任倒查機制仍有缺失。
(三)運行機制問題
在轉型時期醫院存在運行管控中多線并存,新舊模式交替沖突的現狀。對現狀不能及時反饋信息,暴露財務管理與業務系統的融合度不高,醫院各部門在信息交流中,存在明顯的下行溝通、平行溝通障礙,并且由于對財務預算的執行存在認識上的偏差,造成財務部門無法對醫院各個部門實施有效的預算控制,造成不同來源的財務報告出現財務信息的不對稱,甚至出現信息失真,無法達到為管理者提供決策的目標。同時,隨著轉型的落實,預算與執行的方式會有較大改變,對預算執行效果的考核要求顯著提高。然而舊有模式下已運行有慣性的醫護人員及管理人員,會對預算的編制、執行、績效考核產生畏難情緒。
三、轉型期醫院財務內部控制關鍵點設計研究
(一)強化會計機構崗位設置控制,完善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建設
通過合理設置核算會計崗、審核會計崗、預算會計崗、收入稽核崗、國資管理崗、出納崗等內部控制關鍵崗位,分別明確其職責和權限。保證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相互約束,形成制衡機制。對醫院自有資金的收付、結算、審核、記賬等工作,不得由一人兼管;業務的復核和出納崗位必須由不同人員擔任;嚴格控制出納工作流程,崗位上不得兼管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支出以及其他會計工作;網上銀行業務(含國庫集中支付)的錄入崗和復核崗必須由不同人員擔任。
(二)緊扣財務預算執行過程管理,加強全面預算管理實施控制
轉型期醫院資金的管控應遵循規范、安全的原則,嚴格財務預算執行,規范收支業務。不斷提升資金使用效益。根據醫院此階段戰略規劃情況,實施穩健財務收支原則,按照財務制度要求,制定合理的財務預算,強化預算過程管理,為高效的推動業務科室建設,提供強大的資金保障。強化預算管理的法規新建設,規范預算方案的形成程序,必須以醫院院長辦公會形成合力,保證嚴格按照計劃執行。執行中注重三大要點:事前、事中、事后控制。醫院各部門應根據已批復的預算,精心組織收入,合理安排支出,編制事前計劃;在事中控制中,緊扣授權審批、單據控制兩大要素,強化實施歸口管理、授權審批、進度考核等過程管理。對已經成文的預算項目,必須進行定時、定量的考核,對進度中的異常情況,應協調各部門的相互配合解決;對突發的開支項目,必須形成規范的審批流程。在事后控制中,財務部門通過對預算執行全過程的分析,以及決算報告的情況對各部門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分析、考核。
(三)強化財務信息和票據管理控制,健全財務檔案管理機制
轉型期財務嚴格管理醫院各項收入與支出,應根據財務處崗位設置和工作規范要求,以規范財務管理信息系統使用人員的操作權限和操作流程為抓手,實現分工制衡。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管理與操作人員必須相互分離,不得兼任。操作人員只能按照所授予的權限對系統進行相應操作,嚴格保密并經常更換密碼,嚴禁超越權限或使用他人密碼進入系統操作。應根據國家和醫院票據管理規定管理收費票據,在財務部門中指定專門崗位人員,負責醫院使用票據的購買、領用、核銷等工作,建立票據的保管和序時登記工作臺賬。醫院門診與住院部門領用票據應經過審批并進行登記,應對各部門領用票據進行回收校驗和整理歸檔。
(四)強化授權審批控制,嚴格收入支出管理
醫院必須及時形成相應財務授權審批制度,嚴格實行分級授權審批。各項經濟業務所發生的經費支出,應根據財務收支審批規定的相關要求進行審批。審批實行權責結合,“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各部門審批人、經辦人、驗收入、保管人等,作為當事人對所經手的經濟業務進行把關控制.并在各自職責與權限范圍內對自身行為負責。財務部門根據會計核算政策法規,對醫院各項收入實行歸口管理,絕對禁止賬外賬的設立。強化職業道德和崗位職責標準培訓,建設專業化的財務管理隊伍。同時也應注重引人審計部門開展工作,共同做好內部控制的監督工作。
四、結論
為了使醫院安全、有序地度過轉型期,嚴格落實財務管理內控關鍵點,是保證工作健康有序發展的基礎。轉型期的醫院,應根據自身的特點,結合內部控制的基本原則和內容,從制度、機制、人員等方面入手,抓住關鍵風險點,明確工作職責,健全現代化財務管理運行機制,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提高醫院經濟活動合規性,及時發現并消除隱患,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參考文獻:
[1]何文兵.高等學校采購業務中存在問題及解決對策[J].中國政府采購,2016(12).
[2]蒙圻.對高校“三重一大”事項有關財務監管的思考[J].教育財會研究,2017(6).
[3]呂偉華.高校采購管理的內部控制設計[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0(7).
[4]沈潔.淺談高校采購業務內部控制的審計重點[J].中國審計報,2016(7).
作者簡介:
蒙圻,2017級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在職研究生,廣西醫科大學附屬武鳴醫院,廣西南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