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永清
摘 ?要:當今時代,學校教育工作的重點應該是能夠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優秀人才。數學是人們生活、工作、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計算是整個數學教學的基礎,計算課本身就具有很強的抽象性、邏輯性,對于小學數學計算課的教學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應該改變過去枯燥的教學模式,不斷地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變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計算課不僅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與他人合作意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計算課教學;教學模式
計算教學歷來就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點,計算能力也是學生必須具備的一種基本技能。眾所周知,計算課教學有其自身的特點,那就是計算內容本身的抽象性、邏輯性比較強,這就要求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設計合理的教學結構,使學生既懂算法,又明算理,達到知識、能力、情感的同步發展。而我國傳統的數學教學主要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學生能力的提高,整個教學模式就是呆板、枯燥、單調,學生也因此產生了厭學的情緒。因此,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學數學計算課教學模式的改革已勢在必行。
一、創設多樣化的計算情境,引導學生發散思維的形成
在新授課時,教師做好課前準備,要設置好新課的導入環節,創設好最理想的情境引導學生更好地接受新課的知識。疑乃思之源,質疑便是創新的開始,教師有意識地為學生創設知識學習的情境,通過引導、啟發,促進學生積極思考,能夠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更好地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將新舊知識加以鏈接,讓學生在對比中,發散思維,產生疑問。從而引發對于新知識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二、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構建新的知識體系
分組學習是數學課堂經常采取的一種學習方式,一般都是四人一組或者六人一組進行討論、探究學習。這種學習方式能夠讓學生之間進行思維的碰撞,能夠獨立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還能將個人獨立思考的成果轉化為全組、全班共有的認知成果。教師也可以參與到部分小組的交流當中,并適當地給予講解,講解的時候要注重語言的邏輯性,講解能夠達到通俗易懂。在計算“33-16”時,讓學生進行小組之間的交流,大多學生上課都會有一些輔助計算工具,比如小木棒、火柴等。學生就會利用這些計算工具忙得不亦樂乎。有的學生會想到將16分成幾份,進行連減。這種方式的學習能夠激發起學生內在的潛能,他們可以充分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能夠在小組中獲得一種榮譽感、自豪感。這種學習方式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促進了每一個學生的健康發展。
三、小組間進行集體探討,解惑釋疑
教師不僅要進行分組教學,還應該讓小組之間進行有效的交流,讓學生在合作中探求新知。可以將小組之間的交流成果進行展示,營造出一種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共同學習、共同交流的學習氛圍。小組間進行交流可以每個組派出一位代表,其中一個小組發表意見之后,其余的小組意見不同,可以進行反駁、爭辯。在爭辯的過程中,學生對于問題的認識會不斷地加深,他們不僅能夠弄清楚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還能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應變能力。這樣不僅能夠讓全班同學都能夠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來,學生也在不斷的學習中便會變得喜歡溝通、交流與合作。對于“33-16”這樣的計算,我們可以由各個小組的代表來傳達小組成員合作探究的結果,教師可以將小組的討論結果分別寫在黑板上,教師首先應該對于各小組提出的見解給予一種肯定和鼓勵。這時,引導學生通過比較的方法來區別這幾種計算方法,看哪種方法更為方便簡潔。交流后不難看出“列豎式”是最簡單的方法了。此時,可以再出幾道題“66-18”“70-34”來讓學生獨立進行計算。小組交流各自的計算過程。這種方式的教學可以讓學生理清思路,能夠理解退位減法的算理。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展示自我、加強自身的數理推理能力,在不斷的學習中做到欣賞他人、欣賞自己。
四、歸納總結,梳理所學知識
這一環節是整個教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一環。每一節課都必須要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而這一過程也是學生自身知識理論歸類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加以引導,幫助學生將凌亂的知識變得系統,從而使學生頭腦中形成一個良好的知識結構,為將來學習更深層次的內容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當然在進行知識的歸類的同時,教師還應該對本節課表現突出的同學給予合理的評價,表揚進步較大的同學,對于一些還沒有調動起積極性的同學應該給予適當的鼓勵。
五、鞏固練習——拓展
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教師進行課堂鞏固練習是一個必要的教學環節。這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鞏固知識,而且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學以致用的樂趣,體會到在學習中所獲得的價值。鞏固練習的同時,學生形成了熟練地計算技能,智力與創造力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當然鞏固練習不能夠只是枯燥地做練習,而是要聯系生活中的實際,突出學習的重點。實現整個練習環節具有基礎性、綜合性、發展性。讓學生在不同的階段能夠得到不同的發展,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能夠創造性地解決一些問題,從而提高自己的數學才能與綜合素質。
結語
總之,計算教學是數學課堂中的重中之重,它在數學課堂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計算水平的高低很多時候影響孩子每次習題的結果。在進行計算教學中,教師需要創設合適、富有趣味的情境,讓學生自主探究去發現算理,對于易錯點要及時給予糾正,并且加以合適的變式練習,并及時給予評價。每個孩子的計算能力有所差距,對于習題的難易程度以及變式練習的量也需要根據每個同學的不同情況去適當調節,從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持之以恒,孩子的計算能力一定可以得到逐步提升。
參考文獻
[1] ?蔣長進.小學數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模式分析[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09):85-86.
[2] ?吳文琴.抓住學生差異,構建高效課堂——淺談差異教學模式下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6):108-110.
[3] ?賀冬梅.適用于農村小學數學計算課的“情境-探究-訓練”教學模式[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1,27(11):123-125.
[4] ?王貴欽.讓孩子自由翱翔在數學這片天地——新課程小學數學計算課教學模式初探[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3(11):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