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會計制度背景下,公立醫院的成本核算工作面臨新的挑戰。結合新會計制度的要求和醫院成本核算現狀,全面分析醫院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適應新會計制度成本管理要求的建議,為醫院經濟運行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新會計制度;成本核算;問題;建議
隨著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化和新會計制度的全面施行,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迎來巨大挑戰,面對改革帶來的高標準、嚴要求醫院必須積極探尋新思路,既要履行公共服務職能,又要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醫院成本管理對醫療服務質量和彌補政策性虧損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為保證醫院良好的經濟運行與醫院管理水平穩步的提高,探索有效的成本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成本核算體系勢在必行。本文就此總結公立醫院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一、公立醫院成本核算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成本核算制度不完善
自新會計制度實施以來,核算體系、科目設置、會計核算方法、財務報表等都做出了較大改變,但成本報表、成本核算方法并未做出新的指導性意見,繼續沿用原醫院會計制度的規定。原規定在具體實施細則、操作步驟、核算方法、核算層次等方面不夠明細,對實踐指導作用不大,不利于醫院成本精細化管理。各醫院也會因核算方法的差異造成成本核算的結果不同,橫向之間缺乏可比性。
(二)成本核算層次未到末級
政策要求公立醫院全成本核算必須至科室成本核算層次,對項目成本核算未做出強制規定,項目成本核算的方法、步驟未有統一的制度規定。隨著醫改不斷推進,醫保支付方式的改變,對醫院成本核算提出了按病種成本核算和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成本核算的要求。由于受技術水平、信息化程度、人員素質等方面的影響,很多醫院僅做到科室成本核算,成本核算不能到項目、病種、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等層次,不利于醫院精細化管理,不利于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成本核算單元、核算方法沒有統一標準
成本核算單元是成本核算的基礎,明確成本核算單元有利于明確管理責任、績效考核、橫向對比等。《醫院財務制度》僅對醫院科室大類進行了規定,將科室分為行政后勤類、醫療輔助類、臨床服務類和醫療技術類。由于醫院科室眾多,各科室應用的信息系統未統一,科室名稱及編碼設置不統一,不利于科室全成本數據的提取和歸類。不同醫院之間由于發展水平不同,科室分類和設置不一致,不利于橫向對比分析。科室成本核算要求進行三級分攤,項目成本核算在科室成本核算基礎上進行。成本分攤的方法未做出明確統一的規定.不利于成本費用的分攤和歸集,不利于收入支出的對比,造成醫院管理粗放,責任劃分不明確等。
(四)醫院系統信息化水平較低
由于成本核算體系的復雜性,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開展。很多醫院現有的會計信息系統相對獨立,與業務模塊相分離,缺乏整合性,信息不能共享。業務系統現有的信息化水平不能滿足成本核算要求,例如物資管理系統,僅做到科室層面,不能追蹤至患者、項目、病種等,不利于項目、病種成本核算。
(五)監督體系不完善
政策要求醫院進行財務公示,但由于對財務公示的內容、途徑未做出明確規定,財務公示僅包括醫院總的成本費用。每年國家衛健委只公布年度經費的執行情況,公眾對醫院具體的財務狀況無法獲悉,無法起到監督作用。
二、完善成本核算體系的建議
(一)健全成本核算制度
醫院在完善醫院成本核算制度對應以財政部和衛健委規范的新成本核算體系和全套醫院成本核算的實施方法為依據建立。新會計制度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對醫院各項財務要素進行核算,這為醫院成本核算奠定了基礎。醫院應以新會計制度為基礎,制定科學合理的成本核算制度。一是規范財務核算,嚴格按照會計科目進行核算,對費用金額按照誰使用誰負擔的原則進行科學分配和歸集。二是根據不同的費用類型,采用不同的分攤方式,科學進行成本分攤。三是建立收入與支出相匹配的成本核算方式,對不同資金來源的支出使用相同的經濟分類項目進行列示,實現全成本核算。四是建立科學的成本報表體系,為醫院開展預算管理、績效評價等提供基礎。同時醫院要加強成本預算管理,有利于醫院成本進行有效的控制、執行、考核、評價等。
(二)提高醫院成本核算精細化水平
成本核算精細化是提高醫院成本管理水平的保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科學進行崗位設置,明確崗位職責,將成本管理、績效考核與崗位職責掛鉤。二是合理進行成本費用的分攤和歸集,在賬務處理時盡量將成本費用核算至末級科目、項目、資金來源、科室等。盡量做到收支平衡。三是根據醫院實際,按病種、項目、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等進行明細分類,根據項目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費用明細分配系數.再對總成本進行計算與分配。四是財務報表精細化,除了科室全成本報表,每個月的醫療成本根據醫療項目的成本分配表,進行有效的合理分配。
(三)明確成本核算單元、核算方法
公立醫院一般承擔著科研、教學、醫療等多項任務,在成本核算對應明確區分核算對象,成本核算對象可以通過項目區分醫療服務項目和各種科研教學項目。科研教學項目根據項目名稱進行區分,醫療服務項目先按科室進行區分,再按診療項目、病種、疾病診斷項目分組等進行區分。運用作業成本核算法,根據醫療項目活動的作業成本特征,分次計算出醫療的項目成本、病種總成本、疾病診斷相關分組成本等。直接費用根據科室、項目、經濟分類科目直接核算,間接費用根據不同的費用類型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科學的分攤。
(四)成本核算信息系統的建設與業務融合
完善成本核算信息系統的建設,借助大數據技術將成本核算系統融入醫院綜合信息平臺,醫院業務工作的信息系統包括成本核算系統、財務核算系統、資金支出控制系統、HIS系統、PACS系統、物流系統、人力資源系統等。將成本核算系統中業務語言與財務語言的無縫對接,實現成本基礎數據的直接生成和歸集,再根據預設的方法進行成本的分攤和匯總,進而實現成本數據的實時傳輸,成本核算數據的實時提取。
(五)完善監督體系
醫院加強內控建設,制定明確的授權審批制度,通過信息化手段規范授權審批流程、權限等。通過醫院內部嚴格的成本費用審核制度,實現內部監督。醫院主管部門定期進行財務巡查.及時反饋和整改.建立嚴厲、明確的獎懲制度。定期進行財務公示,明確公示的內容和途徑,接受社會監督。加強內部審計和社會審計力度,延伸審計范圍。建立健全成本評價體系,及時有效地進行成本控制,通過對醫療成本的有效控制,實現優化服務流程,提升服務質量的目的。
三、結束語
本文的中心部分對公立醫院在新會計制度改革下成本核算中存在的問題做了較為詳細的描述,之后也對于怎樣更好地建立健全成本核算體系提出了建設性意見。目的是為了促進未來醫院能夠更好地發揮其在社會中的總體效益,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服務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達到醫療改革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左浩.新政府會計制度下醫院成本核算體系構建[J].會計研究,2018(21).
[2]李淑挺.新《政府會計制度》背景下公立醫院強化成本管理的研究[J].中國總會計師,2018(5).
[3]財政部.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R].國家財政部,2017.
[4]財政部.關于印發《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與《行政單位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有關銜接問題處理規定的通知.財會〔2018〕3號[R],財政部,2018.
作者簡介:
張雪平,重慶市第五人民醫院,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