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雨豪
摘要:播音員與主持人的差別在哪?近年以來隨著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媒體的變革,播音員與主持人行業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融媒體時代下的播音員與主持人,已不同于早期的播音員主持人。對于當今時代播音員與主持人區別的分析,有利于明確播音員與主持人二者的定位,更好的開展播音主持工作。本文從形象差異、職能差異、語言差異三方面進行分析。在分析之前我們首先要限定在新聞節目中。
關鍵詞:播音員;主持人;形象;職能;語言
何為播音員?何為主持人?對于這兩個問題,各學術書籍中所給的定義同中有異。張頌先生在《播音主持藝術論》中提到:播音員是黨的宣傳員,是以有聲語言為工具進行宣傳的新聞廣播工作者。在《播音語言通論:危機與對策》中講到:“節目主持人”是“以有聲語言為主干或主線”出頭露面駕馭節目進程的人。在探討播音員與主持人之間差異之前,我們先要明確一點:任何節目中都存在主持人,但是播音員只存在于新聞節目中,這也就限定了播音員與主持人區別的研究范圍:即我們只能在新聞節目中研究播音員與主持人的異同,跳脫出了這個范圍之后,播音員主持人就沒有了可比性。接下來我們來分析播音員與主持人在新聞節目中的區別。
一、形象差異
播音員在新聞節目中通常扮演播讀新聞稿件的角色,因此,播音員通常以第三人稱報道者的身份出現。在節目中進行有聲語言創作時直接代表媒體、機構的觀點,直接作為黨和政府的宣傳喉舌播讀新聞。主持人在新聞節目中通常扮演一個評論員的身份,以個體的形象出現在節目中,“表面上”代表個人觀點,實則背后反映著黨的方針政策和絕大多數人的利益要求。與播音員不同的是,主持人具有了一定的個人觀點。
在體態語方面,作為播音員,每一個眼神動作、每一個表情都應該嚴格控制。在播報新聞時,要努力做到喜怒不行于色。如果播音員在播報消息時神態舉止過于夸張,那么就會嚴重影響新聞的客觀性、真實性。相比之下,主持人的表達節奏可以有一定的跌宕起伏,富于一部分感情色彩,從而表達個人的意見觀點。
當然播音創作活動并不是以一種一成不變的心理去對待紛繁多變的傳播內容,而是能夠靈活地駕馭自己的語言,輕松活潑但又不脫離播報的主題,可以充分顯示出播音語言風格的多樣性。
二、職能差異
播音員的工作是播讀稿件內容,基本不參與節目的前期的采編工作,播音員的備稿工作是在開播之前,拿到稿件之后進行的。這也就意味著播音員要在節目錄制過程中按照導播給定的要求進行錄制。
由于主持人以“我”的形象出現在新聞節目中,發表自己的觀點評論,這就要求新聞節目主持人要參與到節目前期的創作中去,或者與節目前期創作人員有足夠的溝通、交流。這樣才能保證節目主持人在節目中能夠按照對新聞發表出自己深刻的見解。同時主持人在錄制節目時對節目的把控性上要強于播音員。所以主持人在新聞節目創作中的參與度要明顯強于播音員。
三、語言差異
(一)語句結構
對于新聞播音來說,由于新聞稿一般信息量巨大,但是同時又要求播音員一字不落的播報出來,不能出現錯誤和刪減,這就決定了新聞播音員在播音過程中經常會播報長句、復雜句子。而新聞節目主持人在節目中則可以把控好自身的語言組織,基本在主持過程中以短句為主。這也是由于廣播電視的線性傳播的特性,和廣播電視受眾的收聽習性(接受信息的方式和渠道通常是耳朵,靠聽覺所獲得的信息和靠視覺所獲得的信息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決定的。
(二)語言狀態
對于播音員來說,在播音過程中應做到字正腔圓、吐字歸音標準,即達到所謂“播音腔”的要求。何為播音腔?要做到播音員在播報過程中始終保持良好的口腔狀態,發音飽滿有力,氣息扎實,控制好共鳴。
對于主持人來說,不需要刻意保持字正腔圓的“播音腔”,新聞節目主持人的語言則具備更多的感染力和鼓動性。對于主持人,新聞內容介紹不是重點,主持人不僅要關注事件本身,還要通過自己的語言來揭露事件真相、升華新聞主題,同時又要被受眾所理解。這也給主持人的語言提出了要求:首先,主持人的語言必須要適當的口語化、不能機械似的無情感播讀。其次,主持人有自己的語言個性,這個語言個性可以使主持人傳播的內容更加具備生活化氣息,比如央視的“段子手”朱廣權,總能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個性化不代表隨心所欲,而是要在播報過程中樹立自己的風格特征,提升節目的整體價值。
(三)語言節奏
對于播音員來說,由于稿件信息量較大,因此播音員在播讀稿件時的整體語速較快,語言節奏平穩,在播報過程中不會出現明顯的語氣變化。主持人在節目里一般是以談話的方式進行有聲語言創作,語速接近平時說話速度,與觀眾形成一種無形的交流感。這樣就讓觀眾和聽眾覺得自然親切,比播音員要更加貼近觀眾、更加貼近生活。
四、結語
在時代不斷變化的今天,播音員主持人作為節目的核心成員,已經不能還按照原先的工作模式繼續發展,要找出一條適應時代的發展之路。首先,播音員主持人在任何時候,都要堅持專業基本功的訓練,為播音創作、有聲語言表達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播音員主持人都要堅持廣義備稿,在生活中多多積累知識、豐富生活閱歷。最后,作為播音員主持人,要緊跟時代潮流,應對播音員主持人崗位所面對的時代沖擊。
參考文獻:
[1]張頌.播音主持藝術論[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156.
[2]張頌.播音語言通論:危機與對策[M].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4:75.
[3]于江.播音員與主持人的區別[J].青年記者,2009 (29):56-57.
[4]陳晶.試論主持人在節目中的地位和作用[J].新聞傳播,2011 (7):12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