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檀秋
摘要:生態文明建設強調的是對自然生態的尊重與維護,能夠形成新的人類文明形態,從而實現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生,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生產與消費方式,引導人們走向持續和諧的發展之路。本文嘗試以生態文明的視角下,對未來城市建筑建設發展進行探討,以期為進一步探索我國未來城市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生態文明建設;城市;建筑;
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使得隨之出現的生態環境問題也日益嚴重,導致城市可持續發展受到嚴重的影響,因此城市的發展必須考慮到城市生態文明建設。隨著城市環境的日益惡化,國家與各級政府部門開始重視城市環境治理,并提出與之相對應的生態文明理念,以期在治理城市環境的同時,能夠遵從生態文明的基本理念,從而實現城市環境的可持續治理與保護。
1.城市化與生態環境問題
城市作為人類文明發展的產物,也是先進文化和先進生產力的載體,6000余年的發展見證了人類歷史的變遷。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城市化進程也在隨之加快,工業文明創造了農業文明難以企及的成就,科學技術的進步提供了無窮的發展動力。在工業化過程中,人類獲取了極大的發展空間,并且創造了空前的物質財富以及豐富多彩的精神財富,城市與城鎮網絡體系就成為其重要的空間載體。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人與環境之間的矛盾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嚴峻挑戰,這也是當前城市化建設需要重點關注的焦點問題。相比發達國家,中國城市化進程起步較晚,但速度較快,隨著未來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生態化建設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2.城市建筑發展存在的問題
第一,物質問題。在城市建筑規劃中,主要得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側重于經濟層面和環境層面。經濟高速增長,人均物質生活水平隨之提升,基礎設施逐漸趨于完善,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閑場所的同時,城市環境也在不斷美化。城市建設,要求城市建筑不斷創新和發展,良好的環境有助于人們生活和工作,實現城市建筑的設計優化。同時,在獲得可觀的成果,應注意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同步發展。畢竟環境質量高低直接影響到人類社會的長遠生存和發展。隨著人類生活理念的改變,對于生態環保重視程度不斷提升,開始大力追求低碳生活、綠色生活。而在這樣的背景下,城市想要獲得健康發展,就需要從根本上改革創新。
第二,人性問題。城市的建設和發展,不僅僅局限于經濟方面的增長,而是要注重城市要素的有機整合,無論是人活環境,都應該在因素整合的同時發揮自身作用,更加社會化和人性化。城市建筑發展中的人性化并非是單一的人的性情,而是人與自然相協調,堅持“以人為本”。城市建筑發展中除了考慮到城市外貌以外,還要注重城市內涵和韻味的營造,突出城市特色,賦予新時代城市建筑發展的特征,對于特色城市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第三,空間問題。世界多極化趨勢愈加凸顯,每一個國家或地區想要從中脫穎而出,擴大自身的影響力和競爭力,都需從空間角度去看待和審視這個世界的發展,并注重對城市或地區的領悟,協調城市和世界之間的關系,為城市建設提供指導,為城市建筑建設提供服務,對于人類社會長遠生存和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只有制定有助于城市發展和環境保護的方案,城市才會獲得良好發展,提升發展效益。
第四,制度問題。城市建筑發展涉及的內容較多,為了提高城市科學化發展,必須加強城市建筑規劃部門的配合。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由于城市發展中,很多管理部門不能厘清職責、對實際存在的問題沒有及時進行分析、部門之間缺少溝通等,已經成為城市建筑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3.城市建筑的發展方案
城鎮化過程與文明發展的進程密切相關,中國未來城市建筑的發展必須是在生態文明的語境下。
第一,制定合理有效的規劃方案。在城市建筑發展中,為了推動城市現代化建設和發展,首先是制定合理有效的方案,確保后續各項工作落實到實處。為了做好城市建筑發展規劃,應該根據實際情況編制合理的方案,進行充分的社會調研,了解城市相關環境,借助現代化技術和手段對地下基地探測和研究,協調處理經濟發展和生態發展之間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城市建設方案科學合理協調安排工作,推動城市建筑建設和發展為人類社會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和保障。
第二,優化城市建筑設計。在制定合理的城市建筑規劃方案后,應該部署相關工作做好后續工作的設計。設計中主要包括文化區、工業區和住宅區,結合實際情況對比分析,選擇最佳設計方案,推動生態城市建筑規劃和建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將城市整體形象、特色和風格展現出來,與自然和諧共處,努力打造環境友好型建筑。
第三,增加城市綠化面積。城市現代化建設和發展中,生態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內容,直接關乎到城市環境保護工作成效,所以需要加強植被保護工作。在城市建筑規劃中,對植被予以高度關注,營造良好的城市環境的同時,充分發揮植被自凈能力,改善環境污染問題,為生物提供棲息之地。但是,在城市園林綠化中,增加綠化面積需要綜合考量環境適應度情況,細分綠化區域,在提升綠化美觀效果的同時,打造生態型城市。
第四,提升城市建筑規劃水平。要求較多專業化建筑設計人員進行規劃,加強人員技術培訓,不斷提高規劃質量。同時還要引導規劃人員學習與規劃相關的內容,提高建筑設計質量。在進行實際設計時,必須要加強細節管理,提高規劃人員規劃水平。避免因差錯問題影響建筑施工安全。
第五,城市建筑發展必須加強生態保護,在規劃中積極應用污染少的材料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降低建筑工程生產成本,提高建筑質量,實現建筑與城市居民綠色生活結合發展,實現人與社會的協調發展。此外,還要加強各部門聯系,促進城市建筑發展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總之,城市建筑的發展,不僅僅是城市文明進步的表現,更是國家發展、人民幸福的表現。隨著城鎮化的加速,人們對城市建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不僅政府要從戰略高度作好城市的規劃建設,各級單位也應積極參與,使建筑設計與城市規劃相統一,實現城市建筑的可持續發展,共創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
參考文獻:
[2]趙其國,黃國勤,馬艷芹.中國生態環境狀況與生態文明建設[J].生態學報.2016.
[2]石棟.關于低碳生態城市中綠色建筑規劃方法的探討[J]. 建材與裝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