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英
摘要:只有從小學打好基礎,才能培養出現代化建設的合格接班人和建設者。而對學生的教育最終是被分化在班級這一個單位中完成的,班級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陣地,處在教育的最前沿。班主任則是學生班級生活和學習的建設者、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工作開展地如何勢必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量、生活能力、為人處事的原則以及其人格的定位和世界觀的形成。
關鍵詞:留守兒童;班主任工作;方法;溝通
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特別小學班主任工作尤其繁重,由于現階段的小學年齡小,其普遍的缺點是自治、自理能力差,嬌生慣養等等。根據現階段的小學生年齡特征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要求班主任在日常工作要做到:平等、公正對待學生,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因而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是做好小學班主任工作的關鍵,因為愛心能感化萬物蒼生,正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所以一個先進的班集體是傾注著班主任的全部愛心。如何做好小學班主任工作?我認為應從下面幾方面入手:
一、全面了解學生,為以后順利開展班級活動作準備。
全面了解學生,是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基礎,對于剛接任的班級,尤其重要。班主任在全面了解學生時,要慎防出現片面,盡量避免各種不良效應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力求做到客觀,深入。班主任可以通過了解前任班主任,調查相關的學生,個別談心等方式進行全面了解學生。
全面了解學生,首先要了解每位學生的性格和氣質。在一個班集體中,既有勤奮好學者,也有無心向學者;既有才思敏捷者,也有四肢發達,頭腦簡單者;既有才智,但學習無目的者,也有苦學而成績不佳者……
全面了解學生,還應該包括初步了解每位學生家庭的各種境況,以及家長對子女的期望值。“家庭是人類的初級群體”,并且“不同的家庭為其子女提供不同的撫育和教育條件”,然而“由于種種原因,各個家庭對子女的教育影響,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有的家庭教育甚至對子女的教育影響和班級管理相矛盾的”。
班主任要通過認真了解每一位學生的身心狀況,了解他們每一位的經歷,了解他們的過去、現在以及對將來的態度,了解他們的家庭環境,根據不同的情況來選擇和運用恰當的方法、手段來教育好學生,搞好班集體。
二、要用科學合理的方式來組建班集體。
有經驗的班主任,剛接到一個班,他會首先著手抓班集體的組建工作。班集體的組建工作一般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確立班集體的共同奮斗目標。班集體的奮斗目標是班集體要達到的藍圖,是“班成員聚結的一面大旗”。應該得到全班學生在心理上的認同。所制定的班集體的奮斗目標,并不是班主任或個別的學生干部說了算,要綜合全班的意見,集思廣益,才能使得該目標成為學生心中的希望,才能使得目標具有最大的號召力和感染力。
選拔和培養班干部。班干部是班主任管理班集體的左右手。班主任不僅重視選拔班干部,還要注重對班干部進行傳、幫、帶。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既交任務又教方法;既檢查他們完成工作的情況,又幫助他們總結經驗和教訓,更讓他們在實際的工作中經受鍛煉、增長知識以及培養能力,充分發揮骨干和模范作用。
健全各種規章制度。正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因此,在一個先進的班集體中必須有一套健全的規章制度。它包括作息制度、課堂和自習制度、勞動制度、學生守則、獎懲考核等多項規章。
三、班主任工作要以鼓勵表揚為主,正面引導。
正如蘇霍林斯基所說:“從兒童進入學校的第一天起,就要善于發現并不斷鞏固和發展他們身上所有的好東西,如果相反,教育者僅僅把注意力集中到根除惡習,那是培養不出堅定的道德信念。”在平時的班主任工作中,抓住小學生好勝的心理特點,應以鼓勵表揚為止,善用表揚的藝術,以多樹立新形象、新典范、新榜樣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上進心、自尊心和集體主義精神。讓學生身臨于無數的表揚環境之中,實際上也蘊含著不少的批評,對沒有受到表揚的同學就好像受到無形的批評一樣,但這種批評往往容易被學生接受,全體學生在暗暗使勁,爭取得到表揚。班主任還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哪怕開始只是一點點苗頭,但這點“星星之火”一定不能讓它熄滅,要設法煽旺它,使它成為“燎原之火”。
四、班主任工作要因材施教,做好各類學生的輔導工作。
輔導,并不是專門指后進生或差生的輔導,而對各個層面的學生都應該進行輔導。輔導,特別是個別輔導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手段,而做好個別輔導工作的關鍵是:查找“病根”,對癥下藥。對于殘疾的學生、由于他們長期生活在歧視、譏諷的環境之中,在他們的人生中,只有譏笑、打罵、歧視,沒有歡笑、快樂和溫暖。所以,(特別在農村)大部分的殘疾學生的表現怪異、行為偏激。作為班主任,更應加倍關心這些學生,發動全班學生幫助他們、關心他們、愛護他們,使這些學生感到班集體的溫暖,促進學生之間的感情交融,互相信任,在班集體中培養出一種互幫互助互愛的良好風尚。班主任還應鼓勵他們立志,以“張海迪”等為榜樣,鼓勵他們勇于面對人生,敢于挑戰自我,努力做對社會上有作為的人。
五、班主任工作要聯合家庭,力爭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
家庭是班主任教育好學生的最可以依靠的力量,班主任要積極和家長取得聯系,充分發揮其積極的一面,力爭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一致。在聯系的過程中,互通情報,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爭取家庭教育的正面力量,共同教育好學生。聯系家長的方法很多,如家訪、信訪、電話聯系、家長會等。在聯系家長時要注意如下幾點:
在召開家長會時,著重講班上帶傾向性的問題和對學生的要求,或表揚一兩名或幾名先進或優秀的學生,切忌點名批評差生,以免挫傷學生家長的自尊心。
在家訪時,要一分為二地向家長匯報學生的情況,既談優點也談缺點,并及時勉勵學生努力改正缺點,力爭上游。切忌登門只告狀,只報憂、不報喜,或只報喜、不報憂等帶有片面性的做法。
總之,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將上下而求索,愿我們所有的班主任都能為我們的學生撐起一片藍天,讓他們在我們的教育和引導下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陳光耀,《如何管理好學生[J]》,管理觀察;
[2]王新利,《班級管理淺見[J]》,中國農村教育;
[3]劉志春,《優化班級管理探析[J]》,當代教育論壇;
[4]梁曉剛,《從習慣培養切入,提高班級管理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