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禮軍
摘要:在信息時代,在新課程標和新教改背景下,對學生的學和老師的教而言是一個挑戰,在這樣的信息環境下,信息課堂中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也應該具有信息時代的特征。“微課程”教學一詞的提出和發展在國內還處于起步階段,該如何定位、延伸也是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獻綜述從國內外研究狀況對比入手,分析了國內研究的不足并且提出了后續研究方向,為我校開展信息技術“微課程”教學研究提供資源。
關鍵詞:微課程;可行性;操作實例;前瞻
隨著新課標在各學科教學中落實的過程中,我們學科也進行了各種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究。一開始,我們進行了在學校啟慧課堂范示研究指導下的規范小學信息課堂教學。微課程教學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應用,就是如何利用教材,利用現有資源。解決好新課標下教些什么?怎樣教?在小學信息課當中,解決好學生自愿想學,怎么學等問題.從新課標精神來說,學生愿不愿意學,學生如何去學,這些內容都涉及到學生為主體。因此在研究微課程教學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在的應用,就是重點來解決學生如何去學的問題,這個和教師如何教是兩回事。
一、有必要改變現有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嗎?
傳統的觀點認為,現有的班級授課制已經傳承了幾百年。沒有必要改變這種授課模式。現在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班級授課制它產生的背景,發展過程。它的利與弊,對現在,信息社會,教學的影響。班級授課制又稱課堂教學,班級授課制是將學生按年齡和程度編成班級,使每一班級有固定的學生和課程,由教師按照固定的教學時間表對全班學生進行上課的教學制度。它的優點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已經體會到了,在此不詳說,就來看看它的局限性:教學活動多由教師做主,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獨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學生主要接受現成的知識成果,其探索性、創造性不易發揮;學生動手機會較少,教學的實踐性不強,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它的時間、內容和進程都固定化、形式化,不能夠容納和適應更多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它以“課”為活動單元,而“課”又有時間限制,因而往往將某些完整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人為地分割以適應“課”的要求;它強調的是統一,齊步走,難以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它缺乏真正的集體性,教師雖然向許多學生同樣施教,而每個學生各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去掌握,每個學生分別地對教師負責,獨自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學生與學生之間沒有分工合作,無必然的依存關系;不利于因材施教。
從上面的了解我們發現,要想實現新課標思想,在現有的班級授課制模式下是很難實現的,也很難去發展學生的個性,以創造性。有句話說的好,教學的本質是什么?就是創新。如果教學不去考慮學生的個性發展,以及學生的創造性。那么教學和工廠生產產品,那就是一樣的。再這樣走下去,那么錢學森之問就沒有辦法解決。為什么現在要來打破傳統的班級授課制呢?這是根據社會的發展,教學手段和工具的變革而產生的。現代信息技術工具的變革,能解決一對一的教學,也解決多對一的教學。因此,我認為小學信息技術課堂,要想以學生為中心,那么,課堂教學的模式就不能再是以前的班級授課制。我們現在有條件改變這種模式,只是我們的思想觀念上,不接受這樣的改變。
二、如何來改變現有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呢!
這就是新課改下擺在我們一線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如果有現成的模式擺在我面前,那么就沒有今天的初探。但是,我們有改變這種課堂的指導思想,那就是建設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課堂。這樣的課堂,首先,學生要想學,其次,學生能夠把握自己學習的進程,什么時候學?學多少次?這些都要以學生主觀決定而不是由老師的決定。以上三個問題,在傳統教學模式當中,是沒有辦法解決的。就拿學生想不想學的問題來說,我們班級授課制是以學生考試的分數,來強壓學生學習。如果你去調查,學生自愿學喜歡學的情況是非常的少的。那學生喜歡什么呢?他們喜歡玩,喜歡玩我們信息課上的游戲。因此,前面我們就通過小課題研究:小學信息技術游戲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初步研究了這個問題。這方面我們有專門的文章來闡述了這個問題,今天主要解決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以就是,要解決學生自己想什么時候學?就學習,想學多少次就學多少次。那么,在幾十個學生的課堂上,能夠實現這樣的愿望嗎?
我們根據現有的教學條件。參考了當前比較流行的,教學模式。最好的方法,就是游戲教學?也就是把教學內容,涉及到游戲中,游戲是個載體,學生在游戲過程中,進行探險,闖關,就可以學到堂客要教學的內容。這種課堂教學模式是學生最愿意參與的教學模式。但是,通過我們前面的研究,要達到這樣最佳的教學效果是非常難的。因為將學生要學的知識和技能融入一款有趣的游戲中,不是個體或者一個小團體就能夠達到的,它有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就是教學資源的開發,那是一個龐大的工程。為此,我們暫時放下了課堂游戲教學,而選擇微課程教學
三、對微課程教學發展的思考
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應用微課程教學的小課題研究,我們正在進行中,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對于小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征來說,微課程教學是存在一定問題的,因為不管是傳統意義上的教學也好,微課程教學也好,它的前提條件,是要求,學生要靜下心來潛心的學習認真的鉆研,但是小學生能靜的下來嗎?有自覺性嗎?如果小學生有很高的自控能力,那么他不就不是小學生了,就不符合他們的心理年齡特征,他們喜歡的東西,那就是玩,在本學科當中他們表現的就是對于玩游戲充滿了動力,因此對于他們自主學習微課程來說,是在老師的要求下完成的,換句話說是他們學習的動力不足。
綜上所述,我覺得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應用微課程教學,最好的方法,是將微課程溶于學生喜歡玩的游戲當中,這樣更容易滿足學生貪玩好玩心理,學生在玩的過程中,知識就潤物細無聲的進入了他們的腦海.這樣的學習是最適合兒童的心理特征。
參考文獻:
[1] 黎加厚. 未來課堂與微課程設計[J].新課程(教研版),2013-4
[2] 夏仲文.利用微課程促進學科教學的應用研究與反思[J].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11
[3] 黎加厚. 微課的含義與發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