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珊珊
摘要:年輕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的生力軍。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立足現實、放眼未來,從時代使命、黨建規律、信念塑造、擔責履職、隊伍建設等方面提出的許多培養選拔年輕干部的新論斷,十九大報告又再次強調好干部在新時代需要有新面貌新作為。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是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程,是關系黨的事業后繼有人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任務,黨和國家應該注重營造良好環境培養優秀年輕干部,為實現中華偉大夢想添磚加瓦、蓄力前行。
關鍵詞:新時代;年輕干部;標準
習近平指出: “培養選拔年輕干部,事關黨的事業薪火相傳,事關國家長治久安?!盵1]鄧小平談到:“對執政黨來說,黨要管黨,最關鍵的是干部問題。”[2]好干部的標準,總的要求就是德才兼備。但每個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有具體不同的表現形式,是具體的、歷史的,隨著時代的變遷有不同的內涵。好干部的標準在戰爭年代是不怕犧牲、英勇善戰;在革命時期是對黨忠誠、對共產主義充滿信心;建國初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是講政治、懂業務、又紅又專;改革開放初期時候銳意改革、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有知識、有膽識。現在我們提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具體要求,突出好干部標準的時代內涵,也是優秀年輕干部奮斗的標桿,這四個方面是統一的整體,緊密聯系,不可或缺。培養優秀年輕干部要在工作實踐中注重四個維度的要求,全面考察年輕干部的德、能、勤、廉,樹立嚴格準確、客觀公正的干部標準觀。
一、政治上靠得住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盵3]政治建設的首要地位要求優秀年輕干部必須具備共產主義的政治信仰與堅定的政治信念。年輕人是推動歷史發展的主力軍,而年輕干部是年輕一代的領軍人,五四運動由年輕學生揭開了中國近代史的新篇章,青年毛澤東在長沙求學時期,泛舟橘子洲頭,寫下“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抒發豪情壯志,周恩來少年時期便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粟裕、林彪青年時期便有領兵打仗的將帥之才,參與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對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年輕人的政治覺悟在革命戰爭年代,挽救國家危亡之際得以凸顯,也尤為珍貴?,F在年輕干部生活在和平安穩的發展時期,市場經濟的利益導向、逐利目的、個人本位,極易侵蝕他們的精神防線,使其產生重現實、輕理想,重物質、輕精神,重交換、輕奉獻等不良傾向,進一步模糊理想、消磨意志、淡化信念,從而削弱前進的動力。年輕一代面對物質商品的極大豐富與精神文化的沖突碰撞,價值觀念、道德標準、行為準則都呈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對權力觀、利益觀、事業觀界定模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易搖擺不定。在新時代重提政治上靠得住,是重申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的重要性,黨培養的年輕干部一定要忠于黨和人民的事業,有堅定的理想信念與道德觀念,一旦占領了理想信念的制高點,年輕干部便會“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年輕干部工作時間不長、經驗不足、閱歷較淺,不斷增強執政意識與憂患意識,擁有堅定的政治方向、立場、觀點、紀律、鑒別力和敏銳性,是健康成長的根本保證,是好干部的第一位標準,必須嚴格把關。毛澤東指出:“不掌握思想教育,黨的一切政治任務是不能完成的?!盵4]新時代,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強執政黨領導地位的背景下,為了肩負起治國廣大年輕干部更應該在黨的領導和啟發之下,繼承前輩的光榮傳統,用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紅船精神鼓舞和引領自己前進,在工作實際中加強黨性修養,提高政治覺悟,筑牢思想道德防線,真正做到政治上靠得住。
二、工作上有本事
習近平指出,“時間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造歷史?!盵5]治國理政,責重山岳,賢者付之,能者當之,優秀年輕干部重任在肩,更應具備出色的工作能力。黨和國家想要對年輕干部委以重任,許多年輕干部整體的能力素質卻并未隨著職務的晉升而提高;在工作之余,缺乏額外充實自己的習慣,獨立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其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缺乏系統、全面及深刻的認識。年輕干部應對可能出現的專業不足、能力欠缺、本領恐慌的問題,首先應該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堅持“四個自信”,了解中國“五位一體”的總布局和總目標,在整體把握國家狀況的基礎上,認準新時代的歷史定位,深入研究和學習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積極貫徹和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同時關注世界經濟與政治形勢的變化,開闊視野,著眼全局,應對新挑戰,解決新問題,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其次要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術業有專攻,對于自己專業領域內的知識,理應熟練掌握并加以發揮應用,要時刻關注領域內的新問題、難問題、高技術問題,集中年輕干部的時間和精力,攻堅破難,有新作為、新突破、新成果;最后,年輕干部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時代優勢,在向前輩學習的過程中,積累工作經驗,彌補自身的不足,也應善于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在優化干部隊伍結構的過程中,更新辦事理念,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科學化水平,進一步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三、作風上過得硬
黨的優良作風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任何黨派的顯著標志之一,是黨的優良傳統與寶貴的精神食糧,在新時代反腐敗斗爭的背景下重申干部作風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拒腐防變的思想堤壩要從培養年輕干部的時候就筑牢,從根本著眼,在干部培養的基本環節開始養成良好的作風習慣,并通過選人用人的嚴格把關,用不斷注入新鮮血液的方式,逐漸凈化政治生態,改善黨內現存的作風不良問題。受市場經濟、多元思想的影響及思維慣性、行為方式、個人經歷等方面的差異,部分年輕干部的作風缺陷也顯現出來:一是自視甚高;二是投機取巧;三是消極怠工;四是計較得失;五是抱怨頗多。這些不良作風阻礙了年輕干部擔當重責大任,也背離了黨組織的要求與期待。培養優秀年輕干部要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高學歷好背景,有文化有才識只是良好的基礎,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年輕干部更應該用平和的心態,在實際工作中鍛煉自己應對突發狀況,隨機應變,妥善處理的能力;走出辦公室,去基層實踐鍛煉,到條件艱苦的地方磨煉,到急難險重的工作崗位歷練,到深化改革第一線的戰場摔打。適當用已有的成績激勵自己戒驕戒躁、謙虛謹慎、不斷進步,但更多的是正視自己的不足,學會在接受批評與自我批評中,提醒自己不要滿腹牢騷,更不能消極等待,要用飽滿的激情投入到工作和實踐鍛煉中,愛崗敬業、清正廉潔,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優秀年輕干部,用自身實際行動定義好干部的新標準,成為年輕一代的榜樣與標桿。
四、人民信得過
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是歷史的、人民的選擇,經歷四十多年改革開放,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正在邁向強起來。環顧全球,世界正經歷大轉型、大調整、大變革,資本主義社會與社會主義社會的斗爭集中表現為經濟摩擦與政治較量??梢灶A見黨和國家將面臨深化改革穩定發展的挑戰、霸權主義國家打壓的挑戰、西方思潮對主流意識形態的挑戰、民族分裂主義的挑戰等,執政黨還需警惕“四大危險”與“四大考驗”的威脅。鄧小平曾說:“要使一個黨逐步成為成熟的黨,同群眾有聯系的黨。”[6]中國共產黨必須堅定執政地位,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加強黨執政的科學化、制度化、民主化,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提高執政能力與水平,更好的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發展。優秀年輕干部作為黨未來的核心骨干,應該秉持黨一貫的宗旨與理念,做人民信得過的好干部,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密切聯系群眾,夯實執政基礎。年輕干部除了在單位做好本職工作,不負黨和人民的囑托,理應深入基層調研,奮斗在抗震求災、拆遷征地、信訪維穩、招商引資等工作的第一線,貼近人民群眾,走進群眾的生活,了解人民群眾最關心的熱點,維護群眾的切身利益,優先解決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現階段主要應到偏遠貧困地區,切身感受扶貧工作的痛點與難點,打好扶貧攻堅戰,為促進地區平衡發展和擺脫貧困作出貢獻;走進鄉村,傳播新的生態發展理念,結合現代信息化的科學技術,幫助農民改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振興鄉村,實現鄉村綠色有序持續發展。讓人民信得過,是年輕干部政治堅定、品德高尚、工作得力、作風過硬的結果,也是培養優秀干部的最終歸宿,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數十次的提到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強調改善民生才是發展的目的和歸宿,體現中國共產黨人站在新時代的起點,始終心系人民,愛民興政,只有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切實為人民謀發展謀福利,才能真正清廉務實,敢做敢為。優秀年輕干部不僅要有崇高的家國理想,還要有深切的人民情懷,如張載所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建設一支宏大高素質干部隊伍 確保黨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N].人民日報,2013-06-30.
[2]鄧小平文選: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28.
[3]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
[4] 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94.
[5]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 中[M].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 2.
[6] 鄧小平文選: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