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佑國
摘要:學校文化發展建設對農村初中學校的內涵發展有著特殊的作用和意義,想要提升農村初中學校的教育質量,必須要以內涵發展作為有效策略。因此,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如何解決當前農村初中學校的文化建設方面的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應該通過充分認識農村學校文化發展建設在學校內涵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思考和創立學校文化建設的發展規劃,研究和探索學校文化發展建設的策略等途徑,加強農村學校文化建設。對此問題,本文主要分析了農村初中學校內涵發展的有效運用策略,希望能進一步推進農村初中學校實踐內涵發展的目標。
關鍵詞:農村初中;發展;內涵;文化建設
隨著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和教育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學校的內涵發展作為學校改革的重點,是要求學校在每項工作上追求進步、追求完美的一種體現。現階段我國的教育事業發展也呈現出不同的趨勢,特別是農村教育的發展相對落后。為了突破農村學校文化與名校文化的距離,走出封閉的傳統學校文化教育體系,尋找農村初中學校的內涵發展文化路徑就顯得特別重要。
一、強化農村學校文化建設的戰略研究
(一)了解農村學校文化發展建設在學校內涵發展中不可取代的地位
農村學校文化建設其真正的目的是建設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教育體系,培養有素養的學生。學校的物質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外殼,學校精神文化是學校文化的靈魂。一般時候人們不會關注學生考試成績以外的表現,像人際關系的處理、學習風氣等方面,這些不僅關系到學校的辦學傳統,而且還與管理者、教師、學生的思想、習慣等方面都有著密切的聯系[1]。為了讓農村初中學校的工作人員充分地認知到學校文化在學校內涵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一方面要學習相關文化建設的文件、理論和實際操作經驗,認知學校文化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面育人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是體現學校領導教育理念、學校特色發展的重要平臺。另一方面我們需要通過一些案例的對比研究來認識學校文化建設對農村學校實施內涵發展的重要意義,像泰興市的洋思中學、聊城市的杜郎口中學都屬于農村初中,由于他們在學校的文化建設方面做出了創造性成績,才使他們從普通的農村初中學校中脫穎而出。
(二)思考和確立學校內涵發展計劃
學校的文化是學校成員在長時間的教學實踐中漸漸形成的,良好的學校文化氛圍的形成,是需要一代一代的學校成員的堅持不懈的努力。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一個科學的規劃來指導和保證,以此克服學校文化建設方面的混亂沒有規則的的狀態。首先就需要考慮要有一個關于農村初中學校文化建設方面的長遠規劃,既考慮初中學校義務教育的目標、學校的發展前景,又考慮自己學校發展的實際情況、農村當地的文化特色,規劃擬定出來后,就應該按照規劃執行,貫徹始終。其次還要制定一個近期建設規劃,計劃可以是一年,也可以是一個學期,但是制定必須要以學校的長遠規劃為指導,農村學校有了這種規劃,就可以保證文化建設長遠規劃和中心建設相結合,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第三是簡單的文化建設計劃,這個計劃可以當做一個主體建設計劃,它是一個完整具體實施方案。在這種計劃當中必須要標明文化建設項目的具體內容、指導思想、建設目標和整個建設過程當中的時間和任務分化方案,每項建設任務的負責人、每個項目建設的保障措施和具體要求等等。這三項農村學校的文化發展建設規劃是一個整體的系統,在進行每個項目計劃的擬定時也要考慮如何展現學校整體的規劃目標和要求。
二、促進文化立校
初中學校的內涵發展是需要以學校文化建設為重心,發揚文化立校的功能。因為當代文化建設的作用和功能已經不僅僅是人類已有的文化傳承,從學校發展的角度來講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也是學校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學校是文化的創造者和領導者,同時還是文化的傳遞者。沒有文化就沒有學校,沒有優秀的學校文化,也不會有杰出的學校。
(一)教師的文化自覺是文化立校的動力。
文化立校需要農村初中學校教師們,以自我反思的方式和學校內涵發展同步,逐漸成為初中學校文化傳遞與實踐的中堅力量。學校內涵發展對教師們寄予厚望,教師不僅作為規劃與理念的實施者,更主要的是促進教師的自我發展[2]。教育工作的反思、理念的實踐都要求教師走出經驗的約束,在充分把握教育規律的基礎之上形成展現自我教育的觀點與能力的“本質力量”。學校通過合理的教學活動,農村初中學校才能實現“以學生為本,促動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
(二)教師專業技能的成長
農村初中學校內涵發展的過程中是需要教師在專業方面成長的支撐,對于農村初中來說,教師專業成長的起點較低,與城鎮初中有著一定的差距,農村學校教師的專業水平較低,也限制著農村初中學校向更好的水平發展。也就是說限制農村初中發展最大的阻礙不是經費的投入,而是與學校的教育質量相關的老師專業的成長。農村初中老師專業成長方面遇到的主要問題就是表現在教育技能不成熟、知識更新動力不足等方面。應以教師專業的成長來推動學校文化建設,進而促進學校內涵發展。
結束語
農村初中學校的內涵發展,是一個很長的過程,需要教育部門和各級政府的關注,是需要現代社會各個層面對教育增加理解并給予支持,努力營造出有利于農村初中學校內涵發展的文化氛圍,以此推進我國整個義務教育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丁步洲.加強文化建設 促進農村初中學校的內涵發展[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30(01):85-88.
[2]劉艷芳.認識價值,分析現狀,挑戰與應對——對當前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的反思[J].北方音樂,2016,36(1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