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帥
摘要:要想富,先修路,這是幾十年以前就流傳于我國之中的一段話,而從當今我國的經濟發展中可以看出,這句話所闡述的道理是十分正確的,目前我國的經濟能夠這么快速的發展離不開這些道路的作用,像是這些年我國的物流行業的發展,也離不開公路網的建設。但是公路網的整體建設在我國當前的經濟形式下,仍然顯得很稚嫩,因為有很多的地區的公路網都沒有建設,而且還有一些地區的公路網已經十分的舊了,所以。在這種形式下,我們急需去重新建設一些公路網,而在公路的建設過程之中,路基路面的質量控制是十分的重要的。
關鍵詞:路基路面;質量控制;措施
1路基土質的選擇
目前,我國公路路基施工中,經常使用分解后的天然土。為了了解在施工過程中如何進行施工,有必要通過試驗分析土的特性,以確定其特性。通過對土層子午線的數據分析,得出土層回彈模量和土顆粒大小對土層回彈模量有著哪些影響。一般來說,粒徑越小,層的回彈模量越低。因此,利用砂土進行路基施工,可以保證路基的一定牢固度。有兩點值得我們注意。①在施工期緊時使用石灰改良土壤。②在施工路段很低(接近地下水)時使用碎砂。而具有較大顆粒的石頭可以用來在土壤中混合使用。而且我們還應該要知道,無論是要建筑何種的道路,我們都不能忽視路基土質的分析,因為路基的土質的松緊程度對于道路的質量能否過關也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2路橋工程中路基施工中存在的質量問題
2.1路基建設中存在層次結果的問題
路基工程施工建設具有一個重要特點,那就是多層次施工的特點。路基的層次結果主要包括基層,路基底基層,路基土三個部分。但在我國公路建設招標過程中,大部分路基工程和路面工程采用分別招標是形式。這種分別招標的形式會導致一個重要的問題。如果路橋建設出現質量性的問題,那么質量的責任主體就很難界定。無法確認到底是路基質量問題還是路面質量問題。如果出現工程事故,施工單位還會存在推卸工程責任的現象。除此之外,部分施工單位不夠重視路基建設的細化工作,會使路基層次結構的設計和施工出現不合理的設計問題。
2.2路基的整體密度存在問題
建設公路就是發展交通運輸,提高運輸效率,促進文化,經濟等方面的交流和發展。好的公路建設和優良公路填筑材料分不開。填筑路基的材料和壓實過程是決定路基密實性的重要因素。如果填筑材料質量較差,或者不同材料不合理的混合填筑,再經過不過關的壓實程序,就會導致路基厚度打不到要求,路基不同部分的承載力和密實度不同,降低路面的平整性,影響公路的安全質量。
3道路施工過程中的路基質量控制措施
在道路建設中的路基施工過程中,其結構層的厚度決定了路基建設的質量。一般來說,路基建設中的一個影響因素就是土基的回彈模量,它能夠影響著路基結構層的厚度,并且也受到了承載重量的影響,也和影響路基質量的土質、壓實度等因素有關。因此,為了能夠更好地控制道路施工過程中的路基質量,應該要選擇抗壓力強、土質好的土作為路基壓實的基礎材料,同時還要控制好路基的承載程度。
3.1選擇抗壓力強、較好的路基土質
我國在道路建設中的路基施工過程中,選擇的土質一般都是經過分解的自然土。只要通過實驗分析土質的特性,確定好選擇的土質性質,才能夠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設計合理的施工建設。在對土質進行數據分析時,土質顆粒大小能夠影響到土層的回彈模量,二者之間呈現正比例關系。因此,選擇砂性土進行路基建設能夠更好地保證路基的堅實程度,所以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若是遇到施工周期較緊的情況,就選擇石灰對土質進行改良;若是遇到施工路段相對較低的情況,尤其是可能會接近地下水的位置情況下,可以將顆粒較大的石頭或碎沙石混雜在土質中,這樣能夠更好地提高路基的堅實度。
3.2控制瀝青面層材料的配置
道路施工過程中的路面質量控制措施中,首先應該考慮瀝青面層材料的配置。一般在瀝青路面施工時,混合料比較偏細,雖然不會出現取不出芯樣的現象,但混合料中的骨料偏少,會出現路面軟化的現象,即其高溫穩定性比較差。在試驗結果中顯示,瀝青含量若是偏少的話,其壓實度較小,彎沉度較大,這樣就會導致路面的構造深度和摩擦系數變小;但是若是混合料偏粗,雖然解決了高溫穩定性的問題,但是會出現路面空隙大的問題,這樣極大地減弱了路面的抗滲水能力,容易在路面出現水損害的問題,尤其是在冬天會出現凍融循環的現象,這對路面的損害很大。因此在實際的瀝青面層材料的配置和選擇上,要嚴格控制混合料的配置,這樣才能夠提高路面的質量。
3.3選擇正確的施工設備和施工方法
我國國土寬廣,地理環境和地質地貌不盡相同,所處的氣候帶較多,所以對于公路施工所需要的材料就有更嚴格的要求。部分材料的結構強度和抗腐蝕性不達標,不符合公路施工要求,這也是沒有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和地理環境導致的。除此之外,對于由混泥土建造的公路沒有進行合理的保護,長時間的風吹雨淋,經常性的和空氣,雨水接觸,是混泥土建筑內部構造產生影響,不利于保障路基路面的質量。
3.4控制半剛性材料的使用
在道路施工過程中,一般是在水泥穩定碎石施工七天之后取出完整的芯樣,因此一般會在施工過程中控制水泥的穩定選擇偏細的碎石混合料,但若是這樣施工,將會檢測到水泥的劑量不足,沒有對混合料進行篩分,其壓實度、側限抗壓強度不夠,七天后取芯將會導致芯樣取不出來。經過試驗分析,混合料偏細,將會造成它們之間的空隙變大,這樣就會需要更多的水泥,造成混合料的含水量變大,而實際上水和水泥是沒有變化的,就導致之后的混合料中水泥變少,降低抗壓強度,同時,混合料偏細的話,增加了混合料之間的空隙,降低了半剛層的壓實度;一般說來,混合料中的細集料含水量比較多,若是混合料偏細,其含水量也會多,導致最終的路面壓實度偏低,導致半剛層出現裂縫。
4結語
綜上所述,路基路面施工技術質量的程度直接影響著公路使用的安全性和使用壽命,與社會大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施工單位必須要認識到施工技術在工程項目施工中的重要性,不斷創新工程項目的施工技術,加大資金的投入到施工技術的改進工作中,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的公路工程。傳統的公路施工方式必然會有弊端,所以我們應該正確的處理現階段公路施工技術中的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反思問題,不斷完善。在各方面的合作下推動公路建設事業向著標準化,智能化,現代化,規范化前進。
參考文獻:
[1]孫海斌.道路施工過程中的路基路面質量控制分析[J].四川水泥,2014(12).
[2]徐燁.道路施工過程中的路基路面質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8(02).
(作者單位:河北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