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薇 李夢 杜鑫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當前形式下,國際貿易發展的趨勢,并就當前趨勢,對我國國際貿易發展提出幾點個人觀點,望對加速我國國際經濟貿易發展,推動我國知識經濟體系建設,有些許參考價值。
關鍵詞:國際貿易? ?趨勢? ?對策
引言
近年來,我國在WTO中的影響力逐漸增強,促使一些國家開始對我國的國際貿易采取不合理措施,從而限制我國國際貿易的發展,因此,如何擺脫限制,減小雙邊摩擦,促進我國國際貿易發展,將是值得我們深思且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國際貿易發展的趨勢分析
1、國際貿易呈穩定發展趨勢,對經濟帶動作用仍明顯
現階段,世界經濟穩步發展,經濟全球化發展速度加快,使得國際貿易的發展步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出現了另一個發展的高峰期。2016年世界商品國際貿易出口總額為15.46萬億美元,進口總額為15.79萬億美元,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31萬億美元,交易規模同比增長1.3%,呈現穩步增長的趨勢。科學技術的發展、明確的國際分工以及生產效率的加快為國際貿易的穩步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雖然和過去十年相比,近年來世界經濟的發展速度緩慢,國際貿易的增長也不如過去,但發展勢頭還是比較平穩。究其原因,首先世界經濟還在平穩發展中,因而市場需求和供給仍然巨大;其次,隨著網絡貿易的井噴式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為世界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強心劑;再次,經濟的全球化,使得國際間的貿易更加開放和自由,從而帶動國際貿易的進一步發展。
2、交易商品向高級化領域發展
國際科學技術水平的整體提升,使得國際貿易交易的商品也呈現出科技含量越來越高的趨勢。貿易商品高級化主要表現在:第一,在國際貿易整體行業中,技術類產品貿易在行業中的發展速度驚人。據統計,國際上工業較發達國家,其技術含量高的產品的發展速度都比其他貿易產品要快;第二,商品結構發生改變,高科技類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將會不斷擴大,傳統商品將會失去優勢地位;第三,服務類貿易的發展將出現迅猛增長。
3、互聯網電子商務成為國際貿易的新趨勢
互聯網科技的不斷進步,帶動了電子商務這一新興行業的迅猛發展,同時也為國際貿易的發展帶來了新生機,電子商務不僅改變了國際貿易的交易方式,更讓貿易的具體內容以及發展理念都出現了改變。21世紀的國際貿易,電子商務必然會占據很大的市場份額,因為互聯網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這為遠距離、跨國界的國際貿易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性,有效解決了交易過程中的溝通困難、成本上漲、距離受限等問題,有效提高了國際貿易的工作效率,并大大降低了其經營成本。電子商務大大的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據數據統計,2000年全球電子商務交易額才只有3770億美元,到2016年全球電商零售總額已經達到1.915萬億美元,整體增長了5倍之多。電子商務給社會經濟、企業發展帶來的巨大作用都是有目共睹的,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不僅能夠讓企業在新的領域獲得可觀的利益,更讓其在市場中占據有利地位,提高綜合實力。
二、我國國際貿易發展應采取的對策
1、創建良好的國際關系
強化、穩固與貿易大國之間的良好關系,為我國國際貿易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例如,歐、美、日等國家的國際貿易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這些國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是非常強大的。與此同時,他們與我國也存在著頻繁的貿易來往,不斷促進我國與這些國家更深層次的貿易交往,將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發展發揮重要的作用。
2、大力發展知識經濟,加強對科技創新的投入
第一,加強對科技領域的人力、物力投入。2016年我國對研究與試驗等領域的資金投入高達15676.7億元,同比去年增加了1506.9億元,增長10.6%的投入,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科技投入還遠遠不足,科技技術領域發展仍然后勁不足,知識經濟的發展處于一個瓶頸期。因此,為了實現知識經濟大國的目標,改革我國國際貿易的產品結構,提升我國國際貿易的國際地位,對科技領域的投入不可松懈。第二,實現科技投資結構的多元化。我國對科技領域的資金投入中有56%來自己籌措的資金,26.8%是由政府對科技項目的貸款,只有2.3%是來自于風險投資的。但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他們在技術領域的投入大部分是來自于風險投資。因此,要促進我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必須放寬對資本市場的限制,引入風險資金,建設多元化的資本籌措渠道。第三,著重培養人才、企業的技術創新精神,意識的培養是實踐的基礎,要促進技術的創新就必須事先為其培養具有優秀創新精神的人才,以及敢于創新的企業。同時,實現研究、學習、生產一體化,讓更多的科技研究所進入企業,與企業進行深入合作,從而達到技術創新的實際目的。
3、加強政府干預,大力培養跨國企業的質量和數量
國際市場的大部分份額都被跨國公司所占據,跨國公司已經成為國際貿易中競爭的主體。因此,在國際貿易中想要提升本國的競爭實力,增強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就必須加快培養具備強大綜合實力的跨國集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之后,我國在從事國際貿易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雖然有所提升,數量也在不斷的增長,但是在其綜合實力、國際競爭力以及數量規模和發達國家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據美國《財富》雜志2016年公布的全球企業500強企業中,我國上榜的企業有雖然有110家,但大多排名靠后且多是商業或金融服務性公司,這對于我國國際貿易在知識經濟時代的國際地位具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政府要對國內和國際的雙向資源進行合理優化配置,對于已經具有較強競爭實力的企業,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鼓勵其向更大的國際市場進軍,努力培養更多更強的跨國企業,加強與國外企業在技術領域更多、更深層次的合作。除此之外,政府要制定完善的跨國合作企業監督管理機制,實現我國國外運營企業各項業務和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提升跨國企業綜合質量的提升。
結束語
綜上,從國際貿易趨勢而言,世界貿易逐漸朝向多元化、網絡化發展,因此,我國也應順應時代發展,在建立友好外交基礎上,促進國內知識經濟發展速度,大力培養科技人才,以科技為核心,提高我國國際貿易的競爭力,從而推動我國國際貿易發展。
參考文獻
[1]張俊杰.新形勢下我國國際貿易發展趨勢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8(2)
[2]楊雪盈.我國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勢探究[J].全國流通經濟,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