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燕 蔣會哲
摘要:新時期職業教育工作的方針政策,提出了調動行業企業的積極性、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等重大任務。目前所提出的“現代師徒制”,推進“現代師徒制”改革,就是職業教育更好服務企業、服務產業轉型升級,培養的人才更符合企業要求和產業升級需要的一場改革。本文主要探討了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的現狀、職業教育“現代師徒制”研究的意義和實訓模式,綜合分析了“現代師徒制”在職業教育中的作用及實施方式等相關問題。
關鍵詞:師徒制;實訓模式;過程共管
在國家大力發展職業高等教育的精神的指導下,從事職業高等教育的人們經過了長期的探索和研究,職業高等教育有了很大的發展,我們也從中摸索了不少的經驗。但目前大學生的就業與企業的需求這一矛盾仍較為突出。如何更好、更有效地摸索一條職業教育的培訓模式,是擺在我們每一位職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課題。
一、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需要引入新的培訓模式
我國當前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以傳統手工業為基礎建立起的“傳統學徒制”難以適應現代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發展對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國家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發展,《教育規劃綱要》進一步明確了新時期職業教育工作的方針政策,提出了調動行業企業的積極性、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等重大任務。目前所提出的“現代師徒制”,推進“現代師徒制”改革,就是職業教育更好服務企業、服務產業轉型升級,培養的人才更符合企業要求和產業升級需要的一場改革。職業教育“現代師徒制”是適應工業化大生產特別是現代化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一種新型人才培養培訓制度,其核心內容是“校企聯合、雙師培養、工學交替、崗位成才”。
二、職業教育“現代師徒制”研究的意義
教育部出臺的《關于開展現代師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現代師徒制建設過程中,必須積極推進招生與招工一體化,深化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加強專兼結合師資隊伍建設,以及形成與現代師徒制相適應的教學管理與運行機制。總結起來,就是要強化教育教學中校企兩方的雙主體地位,保證企業的深度參與。因此要積極加強對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招生工作的統籌協調,推動試點院校根據合作企業需求,與合作企業共同研制招生與招工方案,擬定招生范圍,改革考核方式、內容和錄取辦法,并將試點院校的相關招生計劃納入學校年度招生計劃進行統一管理。在招生環節中提升企業的參與度和影響力,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提振企業參與現代師徒制的積極性,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盡早明確個人發展方向和軌跡。
三、職業教育“現代師徒制”的實訓模式探究
(一) 實行“師徒制”實訓模式的基礎。從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門的角度看,伴隨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急需大批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要求高職院校通過校企合作加強人才培養工作。從企業的角度看,企業的最大利益是要獲得自己想要的適用人才,增強其核心競爭力,實現利潤最大化。要想實現轉型升級和跨越式發展,就要與高職院校開展全方位的合作,構建校企深度融合的利益共同體。從學校的角度看,學校的最大利益是提高教學質量,使培養的人才得到社會的最大認可;而學生的最大利益就是要使自己成為社會有用人才,使其人生價值得到最大的體現。高職院校要發揮好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三大功能,必須切實開展校企深度合作。
(二) “師徒制”實訓模式的研究。“師徒制”實訓模式是指徒弟跟隨師父按照一定的合同結對的方式,在師父的指導和影響下學得專業技能和情景智慧的培訓模式。師徒制的眾多種類都是以通過直接經驗來學習專業技術為目的,由師父和徒弟構成一種情感化的人際關系。在“學院+企業”雙主體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基礎上,踐行師徒制實訓模式。
(三) “師徒制”實訓模式實施過程研究。“師徒制”實訓模式的師父由具有專業理論知識和豐富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或企業師父(工程師)共同組成,實施過程中學院教師下企業頂崗工作,學院和企業合作雙方貫徹“責任共擔、人才共育、過程共管”的合作原則,共同實踐“師徒制”實訓模式。
(1) 責任共擔
“師徒制”實訓模式需要學院和企業共同承擔學生的實訓培養任務。首先,院系部要做好學生入企前的教育工作,當三年制高職專業學生在第三年,院系部從合作企業專門聘請有豐富企業管理經驗的企業家為學生講述企業規則、企業管理和發展新知識,盡快熟悉和學習企業文化知識,為進入企業真實環境實訓做好前期準備。其次,院系部要考慮到企業一次容納實習學生數量有限,不可能整班進入企業,因而結合企業生產客觀性,采用先分批次后分組的操作方法。
(2) 人才共育
針對“師徒制”實訓模式的人才培養,學院要求專業帶頭人修訂“師徒制”實訓模式課程標準。
(3) 過程共管
加強“師徒制”實訓模式的管理工作,學院和企業共建質量考評機制,構建“師徒制”實訓模式人事管理平臺,學院系部分別指派教師定期對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學生跟蹤管理。
四、職業教育“現代師徒制”研究的應用價值
以搭建“學院+企業”雙主體實訓基地為基礎,踐行“師徒制”實訓模式,有利于提升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內涵;有利于加強“學院+企業”雙主體模式實訓基地的管理;更有利于滿足地方企業對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通過踐行“師徒制”實訓模式,能夠使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模式特色朝著職業能力通用化、動手能力技能化、專業能力崗位化、發展能力自我化等方面良性發展。踐行“師徒制”實訓模式具有實際意義和推廣價值。
五、結語
“師徒制”在現代職業教育中的發展不僅僅是職業學校的歷史使命,而是學校、企業、社會共同的責任,以市場需求、技術發展、文化傳承為導向的,為培養具備工匠精神的應用型人才。現代“師徒制”較傳統“師徒制”,更充分地整合了企業與社會資源,讓教育資源進一步地被市場這一先進的資源配置方式所調整,并加入政策、法規等宏觀調控手段,使職業教育良性地、動態地發展,是職業教育發展的應然追求。
參考文獻:
[1] 陳德琴. 師徒制&新型教學模式培養高職中醫技能型人才的研究,[J].衛生教育,2015(5)
[2] 張福榮,章 勇. 高職“師徒制”實訓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