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霄


摘要:2019年5月中旬,我們參與了《2019山東省地震應急救援綜合演練》直播活動。本次防震抗災演練是目前我省規模最大的災情實戰演練,不僅涉及十余項災情內容,而且分布范圍廣,周邊環境相對惡劣,對轉播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通過方案優化,充分彩排,最終真實展現災難現場的緊張危險、救災實施的有序高效的場景,完成了一場生動的現場直播。
關鍵詞:東營;地震抗災;學習;直播方案
一、演練直播技術方案
《2019山東省地震應急救援綜合演練》在山東省東營市勝利機場外圍區域進行。演練場地面積大,地形復雜,演練科目多。這樣的現場條件對直播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
(一)演練科目區域劃分
演練共有13個科目需要直播展示,連同觀摩席和救援指揮部,共有15個科目區域需要直播攝像機覆蓋。我們首先按照距離對演練科目進行劃分。觀摩席、救援指揮部和大多數科目都集中在東側長400米寬200米的長方形區域(見主場地示意圖右半部分)。有兩個科目在西南側被河道隔離(見主場地示意圖左上部分)。另外有1個科目在5公里以外的區域。(見圖1)
(二)主演練區域技術方案
長400米寬200米的主演練區域我們采用三輛轉播車覆蓋所有演練科目。主演練區域北部演練科目最多的區域我們停放一輛16訊道高清轉播車(見機位布局圖左上部分),擴展到18-20高清訊道機位,覆蓋附近的6個演練科目。
在10訊車西邊約100米處停放輛6訊道4K轉播車(見機位布局圖中間部分),覆蓋主演練區域的其他科目。直升機搜救和空投救援物資2個項目在場地西南側進行(見機位布局圖中間部分),演習區域被河道隔離開,我們使用2套GIGAWAVE無線攝像機跟16訊道轉播車的2臺帶有富士XA101x8.9BESM箱式長焦鏡頭的攝像機配合,完成這兩個科目的拍攝工作。(見圖2)
(三)水上救援科目技術方案
水上救援科目在距離主演播區5公里以外的區域,主轉播區三輛轉播車的有線訊道和無線訊道都無法覆蓋。我們在這個區域單獨使用一輛5訊道轉播車進行科目拍攝。PGM信號通過光纜+4G傳輸兩種方式回傳到10訊道轉播車。
(四)轉播車信號連接方案
4輛轉播車上分別配有導播進行節目制作,以10訊道轉播車為主車,總導演在10訊道轉播車統一指揮調度。4輛轉播車使用everts機架式光端機和單模光纖線路,以光纖傳輸的方式把視頻、音頻和通話信號連接起來。以分級切換的方式實現節目整體制作。
二、導播調度及分鏡腳本
根據《2019山東省地震應急救援綜合演練》科目設置及演練腳本,轉播團隊制定了詳細的制作方案,為了真實展現災難現場的緊張危險、救災實施的有序高效,對轉播機位及鏡頭調度做如下配置(見機位布局圖)。
(一)實兵拉動與保障
機位數量:5訊道。機位說明:cam1:無人機展現各演練隊伍攜帶應急裝備拉動至演練場地宏大全景。cam2:搖臂機位展現各隊伍到達指定位置搭建營地自我保障有條不紊陣仗。cam3—5:三個跟拍機位分別展現各支隊伍拉動過程,真實再現實兵拉動急迫感。
(二)地震現場抗震救災指揮調度
機位數量:6訊道。機位說明:cam1:跟拍機位展現指揮長指揮調度抗震救災工作。cam2:跟拍機位跟拍東營市政府、省應急廳匯報抗震救災工作情況。cam3:跟拍機位跟拍省地震局、省消防救援總隊匯報抗震救災工作情況。cam4:跟拍機位跟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匯報抗震救災工作情況。cam5:跟拍機位跟拍省交通運輸廳、省衛生健康委匯報抗震救災工作情況。cam6:跟拍機位跟拍省氣象局、省通信管理局匯報抗震救災工作情況。
(三)救援力量集結及裝備展示
機位數量:5訊道。機位說明:cam1:搖臂機位展現各應急救援隊伍集結陣勢全景。cam2:近景展現隊員良好精神狀態。cam3:搖臂機位集中展現裝備展示區精良裝備陳列氣勢全景。cam4:近景機位特寫展示裝備細節。cam5:游動機位靈活跟拍省、市領導、部隊首長現場檢查。
(四)應急疏散、人員安置
機位數量:6訊道。機位說明:cam1:無人機全景展現受災學校地理狀況、受災情況。cam2:游機靈活展現災難發生學校、教室受損狀況。cam3:固定機位展現師生避險畫面。cam4:游機展現師生疏散畫面。cam5:固定機位展現師生集結及物資發放畫面。cam6:固定機位展現老師對學生心理疏導干預畫面。
(五)廢墟人員搜救
機位數量:6訊道+2gopro特殊機位。機位說明:cam1:搖臂機位展現救援隊伍廢墟建筑物愛集結及任務分配畫面。cam2:游動機位跟拍展現人犬共同搜救。cam3:游動機位跟拍展現救援隊員手持生命探測儀搜救。cam4:固定機位展現隊員發現被困人員并第一時間啟動救援程序。cam5:固定機位展現救援隊員橫向、縱向破拆同時進行。cam6:游動機位跟拍受傷群眾被成功救出并擔架送上救護車。
2臺gopro:分別安裝在兩位現場隊員對安全帽上方,展現救援隊員第一視角救助場景。
(六)城市基礎設施搶險
機位數量:4訊道。機位說明:cam1:固定機位全景展現燃氣泄漏現場。cam2:游機跟拍燃氣公司搶修近景、細節。cam3:固定機位全景展現自來水管道破裂現場。
cam4:游機展現自來水公司搶修管道近景、細節。
(七)道路橋梁保通
機位數量:2訊道。機位說明:cam1:固定機位全景說明地震造成道路、橋梁破壞。cam2:游機跟拍舟橋部隊搶修近景、細節。
(八)危化品泄露處置、油罐火災撲救
機位數量:7訊道。機位說明:cam1:搖臂機位全景展現受災化工廠地理狀況、受災程度。cam2:固定機位展現現場實時監測畫面。cam3:固定機位展現現場指揮調度畫面。cam4:游動機位跟拍消防隊員防護隔離、使用裝備畫面。cam5:固定機位展現搶險現場全景。cam6:游動機位跟拍消防隊員搶險近景。cam7:固定機位展現消防隊眼洗消畫面。
(九)油氣管線帶壓搶修
機位數量:2訊道。機位說明:cam1:固定機位全景展現油氣管道損害泄漏全景。
cam2:游機機位跟拍救援隊員搶修畫面。
(十)無人機搜索與救援
機位數量:4訊道。機位說明:cam1:固定機位展現無人機操作人員熟練掌握設備。cam2:固定機位展現救援武警指揮部。cam3:高點機位展現無人機工作近景。
cam4:無人機實時畫面回傳。
(十一)空中輸送與救援
機位數量:3訊道。機位說明:cam1:固定機位展現直升機待命起飛畫面。cam2:跟拍機位在直升機內部實施回傳直升機視角及直升機內部畫面。cam3:固定機位跟拍飛機輸送發放物資。
(十二)震區震情、氣象監測
機位數量:3訊道。機位說明:cam1:固定機位交代架設流動地震監測臺網全景,全景展現地震局實施監測信號。cam2:固定機位展現氣象局通過移動氣象臺實時開展氣象監測。cam3:固定機位展現指揮部調度、聽取匯報畫面。
(十三)通信、電力保障
機位數量:3訊道。機位說明:cam1:固定機位全景交代應急供電車恢復供電。cam2&3:固定機位全景展現應急通信車恢復通信。
(十四)主會場觀摩團及指揮中樞
機位數量:10訊道。機位說明:5訊道展現主席臺及觀摩團各級領導。5訊道展現各指揮部搶險救援工作現場。
三、直播方案亮點(特點)
1.本次演練場地面的大、科目分散,在現場觀摩區看演練的觀眾無法獲得良好的觀摩體驗。我們在觀摩區正前方架設了一個20米寬10米高的高清晰度大屏幕墻。為現場音響提供高質量的聲音,使觀摩區觀眾獲得精彩的視聽體驗。
2.為了方便觀看直播,除了傳統的直播路徑以外,我們特別開通了網絡推送直播平臺。觀眾只需要在手機或者電腦上點擊直播鏈接,就可以在手機或者電腦上觀看演練直播。大大提升了觀看直播的便利性。
3.地震應急救援綜合演練科目具有一定的專業性。為了讓觀眾更明白的看懂演練內容,同時增加直播的連貫性,我們以直播圖文包裝的形式制作了多個風格的標題板、講解板、在不同的演習科目期間展現,在直播中為觀眾提供專業知識講解。
參考文獻:
[1]陸亦心.軍事演習的電視直播研究[J].科技傳播,2018,10(21):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