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偉
摘要:當前伴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公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越來越豐富,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不斷結合新形勢和新時期發展變化,探索更加完善的管理模式,有助于不斷提升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成效,進而為政治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支持。本文對加強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意義進行了分析研究,同時結合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具體的管理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意義;問題;措施
近年來隨著經濟不斷向前發展,國家精神文明建設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基層作為開展群眾工作的重要載體,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有助于不斷提升群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進而更好地推動基層各項工作有序開展,不斷提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當前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的穩步推進,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方面還存在不小的挑戰。加強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管理探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新時期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是國家整體精神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期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和管理工作,是適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基層群眾文化在國家整體文化體系中的作用越來越凸顯,加上隨著公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思想認識不斷提升,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和美好期許越來越高,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可以統籌調度地方資源,從提升群眾的文化素養和活動參與的積極性入手構建良好的文化氛圍和環境,從而更好地提升群眾的精氣神,不斷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更好地為國家建設和地區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同時基層工作也是最難做的工作,群眾的文化水平、思想觀念存在很大的不同,對國家政策等相關的理解和認可度也不同,所以通過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可以建立有效的溝通平臺,及時進行國家最新政策的宣傳,更好地爭取群眾的理解和支持,進而營造良好的氛圍,為共同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形成合力。我們國家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不同地區的文化水平、經濟水平等都不一樣,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和管理,可以及時宣傳國家相關的政策,倡導科學精神,傳播和弘揚正能量,引導廣大人們群眾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努力,形成良性競爭環境和健康的競爭格局,豐富基層文化生活,增強基層凝聚力,敢于同封建思想和不良思潮等斗爭,更好地維護社會穩定和和諧。
二、當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分析
目前伴隨國家對民生工作越來越重視,新形勢下對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目前一些地區對群眾文化建設工作依然不夠重視,從而導致管理混亂,沒有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具體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群眾文化建設體系不夠完善,相關的制度有待進一步健全。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和管理工作,不能因循守舊,也不能堅持固有的模式,應當根據時代發展的要求和人民的期許等不斷進行調整和優化,才能共同提升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和管理水平,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但是目前關于群眾文化建設與管理方面的要求不斷提高,但相應的制度體系等不夠健全和完善,沒有出臺明確的政策對如何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進行部署安排,從而導致基層在開展群眾文化建設和管理工作時無章可循、千篇一律,影響了群眾文化建設與管理工作的有序推進。
2.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相關的設施配置不夠完善。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和管理工作,需要有相關的文化基礎設施予以保障,還要根據形勢的變化和活動的組織要求等不斷完善和補充協議相關的文化娛樂設施,才能更好地提升基層群眾參與文化生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好地促進基層文化生活不斷豐富,提升公眾的文化素養和精神風貌。但是目前很多地區,尤其是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在基層文化娛樂設施配置方面不夠完善、先進,很多的基層文化設施已經出現破損,相關的設施利用率也不高等,這些都不利于提升基層群眾文化工作開展成效。
3.基層群眾文化管理部門的扶持力度不夠,對基層的指導力度不夠。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和管理,既需要發揮基層部門的積極性,同時又應該加強宏觀指導。當前我國正處于且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加強群眾文化建設是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不僅要關注經濟發達的地區的群眾生活改善情況,對于貧困地區更應當關注,基層文化管理部門應當主動作為,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力量和指導,這樣才能不斷幫助他們改善生活,但是目前相關地區文化部門對基層的服務指導力度不夠,基層群眾文化依然比較脆弱,且難以經得起考驗,基層文化建設難以形成良好的局面。
4.管理模式比較落后,思想觀念不夠先進。一方面國家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近年來才逐漸受到重視,起步較晚,加上群眾基礎薄弱,很多的方面沒有成功的經驗和做法進行參考,基層群眾工作者管理理論、技術和方法等不夠先進,主動學習不夠,對基層群眾需求等了解不深入,從而影響了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有序開展,另一方面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管理工作需要很多的經驗,但是目前很多地區的農村發展水平和城鎮相比依然存在很多的差距,基層文化建設工作和社會發展、經濟建設等存在脫節,一定程度上導致出現事倍功半。
三、新形勢下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管理的對策分析
為了進一步提升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和管理工作開展成效,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和實施:
1.提高各級政府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和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和思想認識。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和管理工作是一線長期的工程,需要加強組織領導,從上級部門都要引起高度的重視,這樣才能更好地確保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有序開展,避免中間出現矛盾或者糾紛,所以政府部門應當主動作為,為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提供更多的指導,同時應當從思想認識上提高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重視程度,加強宣傳教育和培訓等工作,通過多種方式宣傳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情況和國家相關的政策,并將其和地區政治建設、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等工作進行統籌安排,將其納入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來進行部署,從而確?;鶎尤罕娢幕ㄔO工作的有力開展。尤其是要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和管理工作沒有多少成熟的經驗可循,上級部門對于基層群眾的實際情況并不能全面地了解,即使國家出臺了相關的政策,但是基層群眾如果對相關的內涵不夠了解,也將難以形成良好的推動機制,所以應當提高思想文化覺悟,爭取他們的理解,對政策進行深入學習,才能更好地形成自覺性。
2.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鶎尤罕娢幕ぷ鞯拈_展本身屬于國家公益性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對于政府相關部門而言,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和管理工作,應當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來進行組織實施,相關部門要深刻認識到基層群眾文化公益屬性,加強國家相關政策的研究,并積極探索文化事業發展、文化產業之間的關系,在政府相關政策的引導下積極開展相關的政策落實,全面了解公益性文化的內涵以及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意義,善于發動和依靠群眾的力量來進行組織,用更多人性化的文化服務等贏得公眾的尊重、認可,這樣才能將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深入落地,持續推進。
3.結合地區實際,探索針對性的管理舉措。不同的地區民族風情和歷史文化等都存在很多的不同,加上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區域優勢也存在一些差異,所以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不應當千篇一律,應當充分考慮地區的實際情況和群眾的需求,了解他們的意愿,進行系統的規劃,針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具體內容,深入研究不同內容應當包含的要素和模塊,融入當地的文化特色等,這樣才能更好地展現文化魅力,提升文化資源的持續利用水平。比如在進行文化體育設施構建方面需要結合當地的民俗和歷史情況,從提升公眾及參與度的角度進行規劃設計,這樣可以更好地推動基層群眾文化活動接地氣。還要探索多元化的管理模式,不斷學習其他地區在開展群眾文化乃至其他工作方面的經驗,互相借鑒,從而吸取更多的有價值的元素,不斷提升精神文化開展成效。
4.加強隊伍建設,不斷壯大基層群眾文化隊伍。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和管理工作需要有一大批熱愛基層文化事業的組織管理人員積極參與,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提供重要的人力支持,所以應當不斷完善現有的人才選拔機制,為基層群眾文化管理者提供更大的發展舞臺,完善保障機制,提高他們的工作福利水平以及相關的工作環境,加強對他們的培訓教育等,重點開展國家相關的政策等培訓,鼓勵他們深入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了解當地的情況,加深與群眾的溝通,注重情感交流,從而獲得更多的信息,為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形成更多的可行性專業化建議。海牙加強他們的專業素養建設,通過建章立制的方式加強考核管理,以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為目標開展業務技能培訓、專業素養提升等訓練,加強后備人才隊伍建設,吸引更多有能力高素質的群眾積極參與到群眾文化建設工作中來,并根據社會環境的變化等,動態調整工作方式,更好地融入基層群眾生活。
5.加強地區文化資源的深度開發和利用?;鶎尤罕娢幕ぷ鞯拈_展,需要有豐富的活動形式,這樣才能更好地將理念等融入到活動中,增強群眾的觀念和參與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所以應當加強地區文化資源的整合,并積極探索更加完善的文化資源拓展模式。比如可以對當地的區域場館以及政府單位的設施和人才資源等進行整合,從而更好地為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提供更多的保障,還可以充分發揮當地文藝骨干、退休干部的積極性,加強志愿服務隊建設等,這樣以此為基礎搜集更多的資源,更好地打造服務基地,創造良好的文化服務體系和氛圍。此外還要加強基層群眾文化管理制度體系建設,要總結當前地方開展群眾文化建設和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找出影響因素,以此為基礎更好地通過制度來進行規范。比如規定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規定動作,確保定期開展,同時要對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調查研究,爭取更多的經費支持和人員支持等,從而更好地推動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持續健康開展。要不斷完善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獎勵機制,加強信息化建設,結合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實際,不斷融入現代信息技術,這樣可以更好地構建良好的群眾文化服務平臺,便于更好地為群眾提供更多的指導,建立順暢的溝通交流機制,也有助于及時發現不安全因素等,從而減少矛盾和沖突,不斷提升群眾文化建設的魅力。
總之,加強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和管理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動態的系統工程,在具體開展過程中應當結合地方實際,充分考慮群眾的訴求,并以此為基礎探索多元化的管理模式,豐富活動內容,加強信息化建設和資源整合,不斷挖掘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內涵,這樣才能更好地推進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和管理工作的規范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1]張紹桉.關于做好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管理的幾點思考[J],大眾文藝,2015(08)
[2]黃海月.淺析新時期如何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J],赤子(上中旬),2015(01)
[3]于銘銘.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工作開展探究[J],黑龍江科學,2018(07)
[4]文繼芬.關于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的探討[J],藝術科技,2017(12)
[5]李田飛.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工作開展的思路探索[J],農家參謀,2019(03)
[6]肖永朝.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展探析實踐[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