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禹柱
摘要:采用調查法、文獻分析法、個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體育特色小鎮打造賽事IP發展的路徑進行了研究,提出萬盛羽毛球之鄉未來發展國際賽事IP及體育特色小鎮發展的探討與建議。
1 前言
重慶市萬盛經濟開放區利用其悠久的羽毛球的歷史,打造“中國羽毛球之鄉”,并打造羽毛球賽事IP,形成具有體育特色的經濟產業綜合體。因此,在全國打造特色小鎮的背景下,本文擬針對現有的萬盛體育特色小鎮發展現狀進行研究,為打造體育特色小鎮賽事IP路徑建構提供理論支撐和建議。
2 萬盛經開區打造“羽毛球之鄉”的意義
2.1 歷史原因
萬盛經開區群眾歷來喜愛羽毛球運動,大眾參與度高,因此萬盛經開區體育競技水平較高。從萬盛走出的羽毛球世界冠軍、全國冠軍的數量在全國居于領先地位。
2.2利于推進多元產業的建設
萬盛經開區擁有”黑山谷國家5A級風景區、奧陶紀公園等知名的旅游景點,景點中也融入了體育產業的發展。在旅游景區,政府打造黑山谷漂流、奧陶紀山地越野等體育項目,通過羽毛球賽事IP吸引的廣大羽毛球愛好者,同時以“體育+旅游”的模式讓愛好者參與了比賽,又欣賞了美景,促進了產業的融合,推動傳統經濟結構的轉型,使創新型產業促進當地經濟的穩步增長。
3 萬盛羽毛球賽事IP發展現狀
3.1“體育+旅游”賽事模式的發展
萬盛經開區“羽毛球之鄉”為了吸引全國各地的羽毛球愛好者到來,同時貫徹重慶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全民健身”“全域旅游”兩大戰略,營造良好的體育氛圍,增強萬盛旅游資源的影響力,從2015年其,聯合中國羽毛球協會等相關部門打造了率先將體育、旅游融合的羽毛球精品賽事——中國·萬盛“黑山谷杯”國際羽毛球挑戰賽。萬盛經開區政府為了促進“體育+旅游”產業的結合,每位羽毛球運動員參與賽事的同時,能夠欣賞萬盛的旅游資源,每位參賽運動員賽前都能夠領取萬盛黑山谷景區的旅游代金券。最后拿到冠軍的隊伍,更能獲得萬盛黑山谷景區50,000元的代金券,方便參賽運動員觀光旅游。
比賽場館內,每個場地旁的“A字板”廣告均噴繪“黑山谷”景區的宣傳海報,強調賽事贊助商為“黑山谷風景區”,使參賽運動員能夠產生“黑山谷+羽毛球”的賽事記憶,“黑山谷”形成重慶萬盛羽毛球賽事IP的一個符號。
3.2賽事IP走向全國
在2017-2018年挑戰賽之前兩屆比賽,一直沿用的“周賽+復活賽+總決賽”的賽制,為了進一步擴大賽事的影響力,加大宣傳萬盛旅游品牌,賽事主辦方將“請進來”與“走出去”的戰略相結合,2017-2018年度“黑山谷杯”國際羽毛球挑戰賽取消周賽,將開幕戰和總決賽放在萬盛舉行,同時在北京、廣州、西安、成都、貴陽、杭州等城市設立城市分站賽,增設參賽隊伍,這樣吸引更多的羽毛球愛好者前來參與比賽,將萬盛具有獨特性的賽事IP推向全國,比賽不再成為區域性賽事,逐漸成為全國性群眾參與的大型賽事,同時使萬盛城市形象的影響力不斷增強。
4 萬盛羽毛球賽事IP創建路徑
4.1推進全民健身
羽毛球作為傳統的體育項目,應該對大眾進行精確的定位,對賽事進行跟精準的分類:如追求強身健體的大眾,可以結合社區,借萬盛國際賽事的IP衍生二級賽事如家庭親子比賽、趣味羽毛球賽;對于現有的精品賽事IP,用多元化的視角來完善賽事品牌,專業組比賽嘗試與國際羽聯、亞羽聯等國際官方機構進行溝通,將專業組比賽打造成國際公開賽,形成一個完整的商業性國際賽事IP。目前,萬盛現有的賽事IP,具有一定國際性但并不具備商業性。對于業余組愛好者的比賽,可以嘗試形成業余俱樂部聯賽的模式,輻射全國,使大眾參與度更高,推進萬盛“羽毛球之鄉”的影響力。
4.2 加快體育特色小鎮的產業升級和整合
萬盛經開區應響應黨中央的號召,推進“羽毛球之鄉”的產業升級和整合。對于現有的賽事IP,對資源進行整合,將賽事IP打造成國內頂尖精品賽事。保留“體育+旅游”的賽事模式,繼續推陳出新,將萬盛豐富的旅游資源在賽事中宣傳出去,吸引更多的人前來旅游。除了體育、旅游產業,可以融合其它產業,以賽事IP為媒介,將多元產業推廣出去,促進萬盛經濟建設以及城鄉統籌發展。萬盛經開區應將現有的特色小鎮的硬件設施進行升級,加強對場館的維護、新建新體育場館,滿足大眾的體育需求。將羽毛球運動作為體育發展的核心產業,引進與羽毛球相關聯的其它產業,形成”供—銷—賽事”一體的賽事IP產業鏈。
5 結語
賽事IP作為體育特色小鎮呈現的載體,讓大眾更好的融入體育特色小鎮所提供的服務。如何更好打造萬盛“羽毛球之鄉”,作者在文中對其賽事IP的創建路徑進行了闡述,萬盛借助現有賽事IP:萬盛“黑山谷杯”羽毛球國際挑戰賽,面向全球進行宣傳,擴大萬盛的影響力。這一戰略目標對于其它地區建設特色體育小鎮和打造賽事IP具有理論指導和深遠意義。目前國家正在大力推進體育產業的發展和創新,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規劃符合自身條件的體育特色小鎮,推進賽事IP創建路徑,協調社會、企業、市場多元主題的發展,是推動建設體育特色小鎮的巨大動力。
參考文獻
[1]沈克印,楊毅然.體育特色小鎮:供給側改革背景下體育產業跨界融合的實踐探索[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7,51(06):56-62.
[2]周碎平.從《“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透析全民健身運動的走向[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1(01):59-63+69.
[3]楊毅然,沈克印.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我國體育特色小鎮建設路徑探討[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8,34(01):36-4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