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風英 于美英 張凱璇 王卉
1 大齡孤獨癥輔助性就業現狀
目前,孤獨癥人群就業困難重重,就業比率低,多數被“圈養”在家中,真正實現就業的可謂少之又少,全社會人員應提高對孤獨癥人群以及其他心智障礙者的包容、接納程度,理解他們的現狀和訴求,積極尊重和接納他們。
2 大齡孤獨癥輔助性就業內容
輔助性就業(也叫庇護性就業),主要針對智力、精神殘障者和肢體殘障者,孤獨癥患者也包含其中。不同于通常意義上的就業,輔助性就業主要是為孤獨癥者提供一個保護性的工作環境,工作內容單調、技術性低,多為簡單、重復性的勞動,適應孤獨癥者刻板行為的特點。例如單獨地涂色或簡單手工,在工廠里做一些簡單的流水線工作或者在某個項目中只負責某一具體工序,一旦孤獨癥者適應了環境并感到了興趣,他就完全能夠擔當,也能夠做得非常認真。另一方面,此類工作往往收入較低,不足以支持孤獨癥者經濟獨立,但輔助性就業的目的在于:為孤獨癥人群提供一個就業機會,讓他們過上普通人的生活,每天正常上班下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且有意義的事情,過著有尊嚴、有價值的生活。
3 大齡孤獨癥輔助性就業存在的問題
(一)目前我國對孤獨癥患者的救助資源和力量主要集中在0-6歲的搶救性康復,尚無相關政策幫助成年孤獨癥患者就業,提供大齡或者成年孤獨癥患者養護和就業服務的機構幾乎為零。許多家長擔憂自己年邁后,這些大齡孤獨癥患者該如何生活。
(二)當前孤獨癥人群就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缺乏整體就業支持體系,該體系包括用人單位政策支持、崗位開發、就業輔導員的人才培養、孤獨癥人群的職業教育、崗前培訓、就業評估等,同時還有掛靠現象對就業造成的障礙。
(三)大齡孤獨癥者家庭請保姆幫忙照顧,但更多的是將孤獨癥人士送往公辦或民辦的托養機構,但這類托養機構往往條件并不盡如人意,且地處市郊、交通不便,加深了孤獨癥人群與家庭和社會的隔閡。
4 針對大齡孤獨癥輔助性就業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建議多部門聯合行動,根據孤獨癥患者患病程度不同,提供包括競爭性崗位、輔助性工作、專門供養及看護機構等不同的支持保障。對于認知和行為能力接近正常、生活可以自理和安全出行的孤獨癥患者,提供競爭性崗位就業培訓;對于認知能力低于常人、無明顯情緒問題、經過輔導和培訓能掌握一定工作技能的孤獨癥患者,提供輔助就業的場所,如企業內專門設立輔助性工作崗位;對于認知能力遠低于常人、偶爾會有情緒問題,生活可以自理,在專業人員干預與帶領下可以慢慢提高生活技能并逐步適應集體生活的孤獨癥患者,鼓勵其參與部分社區的簡單手工活動。
(二)建立孤獨癥人士的個人職業支持計劃,建立統一的服務檔案,對孤獨癥人士從小跟蹤到就業、養老。對成年孤獨癥人士進行專業評估,針對不同能力人群提供支持性就業、輔助性就業、日間照料或者職業訓練,建立起一套職業成長的階梯系統,因材施教,并提供相應的支持和轉銜計劃。
(三)可以成立孤獨癥家長學校,以各種方式向孤獨癥患者家長系統化地普及孤獨癥教育科學知識,使父母有獲得專門的孤獨癥教育培訓的機會,以整體提高孤獨癥患者家庭教育水平。
5 大齡孤獨癥輔助性就業意義
根據孤獨癥患者的能力和興趣為他們進行專門的職業培訓、選擇合適的就業崗位是幫助孤獨癥人群融入社會的重要方式,在工作中鍛煉他們的社會能力,提高他們實現生活自立的可能性,甚至有助于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實現人生尊嚴和價值,也能減輕其父母老去后的家庭壓力,同時還可以改善孤獨癥患者的生存狀況,政府和社會應該多些支持、關注和包容,以平常心接受他們。目前已有機構開展了相關大齡孤獨癥兒童輔助性就業工作,孩子們進入工廠后也可以很好的適應工作環境,作為這個社會的一份子,我們應該呼吁更多的愛心企業可以接納這些孩子,提供給他們就業的機會,讓更多孤獨癥患者可以融入社會,讓整個社會更加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