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其丹
摘 要:數形結合思想對于小學數學思想的教學至關重要。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生理及心理發展尚待健全,他們對于抽象概念及事物的認知仍處于由少到多的過渡階段。因此,我們需要在小學低段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及時滲透數形結合思想,這有助于增強他們對抽象概念及事物的認知與記憶,提升數學意識。
關鍵詞:數形結合;小學數學;數學意識;抽象概念
在小學低段生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滲透數形結合思想,不僅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學生學習思維具有重要的作用,更是有助于學生們從頭腦中從無到有地建立出抽象概念及事物的認知系統,理清每一個抽象的數學圖形及數量關系,增強自身對于算法的理解能力,提升數學意識。
1 設置游戲,賦予具象思考
在傳統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們往往注重講解各種復雜的概念知識,這很容易讓學生們感受到枯燥無味。因此,設置可觀感的趣味游戲,讓學生們一邊玩耍一邊領悟知識,這不僅有助于他們增強具象的思考,更有利于他們實現思維的轉換與發展。
比如在教學二年級下冊“生活中的大數”時,為了更好、更快地讓學生們認清與分辨“個、十、百、千”的區別,盡快學會千位以內數的比較,我設計了一個生動有趣的射擊游戲。射擊靶上的每一環從內到外分別代表著千位分值、百位分值、十位分值及個位分值,學生們可以通過觀察射擊靶上的點來領悟數的構成并進行比較。我向學生們發問:“孩子們,1號選手得到1025分,2號選手得到1250分,大家能觀察一下3號選手得到了多少分嗎?誰得到的分數最多呢?”學生們紛紛盯著靶子上的點并耐心、細致地數著,有的同學回答道:“老師,3號選手是2520分,因為代表千位的點只有2個,而且從內到外的點數依次是2、5、2、0,3號選手最多,其次是2號選手、1號選手。”
學生們通過射擊靶從中心到外環依次遞減的道理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千位、百位、十位及個位的不同,體驗到不同數位對于數的不同意義。設置游戲,讓學生們在游戲中學習,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們激發自己的探索欲望與學習興趣,更有助于他們增強自己的數學思維。
2 動手操作,體驗計算過程
數形結合思想不僅對于學生們比較數與數之間的大小具有關鍵的作用,更有助于學生們增強對數學算理的認知與理解。動手操作,讓學生們在訓練的過程中自己親自體驗計算的過程,這才能夠真正幫助學生們將抽象的算式具體化。
比如在教學一年級下冊“加與減”時,我事先準備好計數用的小棒及撥數用的計算器,并讓學生們親自動手演示“9+6”與“19-7”的計算過程。有的學生一邊擺放小棒一邊說到:“10根小棒是一捆,而且一捆就是10,要計算‘9+6,肯定要在桌子上放出9根小棒,還有6根小棒。這樣我們就會發現,這些小棒原來加起來就能夠湊成一捆呢!最后我們還剩下5根小棒,所以結果就出來啦!9+6=15。”有的學生則用的計數器進行撥算,一邊撥一邊解釋:“‘19-7到底怎么算呢?我們知道的是個位上一定要撥出9個珠子呢!做減法,個位上當然還要除去7個珠子啦!加上十位上還剩下的1個珠子,那結果當然就是12。”
我們需要讓學生們把真正抽象、難解的數字算式轉化成一個個可理解的、具象化的小棒,使他們在雙手的實踐中親自體驗到每個數學公式的計算過程。只有這樣,學生們才能一看到數字算式就會聯想到可實現的圖形并借助頭腦中的圖形完成計算過程。
3 繪制圖形,梳理數量關系
數量關系的教學具備至關重要的地位。繪制圖形,將抽象的數量關系轉化成具體可觀察的圖形,不僅有助于學生們增強對數量關系的認知與理解,更有助于鍛煉他們對圖形及數字想象力,豐富他們對于數學的認知。
比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加與減”時,我讓學生們運用繪制圖形的辦法來解決這樣一道數學題:“動物園里的不同種類的小動物正在排隊演出,從前往后數,第6只是小老虎,從右往前數,第9只是小老虎,那么排隊演出的小動物總共有多少只呢?”學生們面對這種問題不禁不知所措,紛紛被前后的問題整的暈頭轉向,有的學生不繪制圖形,直接回答道:“9+6=15,總共有15只小動物。”有的學生搖了搖頭,指出:“繪制圖形才能更好地發現答案。將排隊的小老虎以涂滿的圓圈形式繪制出來,這樣它的前面有5個圓圈,后面有8個圓圈,這樣一數,總共有8+5+1=14個圓圈,所以有14只小動物。”
繪制圖形,學生們才能夠將抽象的概念與事物轉換成直觀事物,這樣就會變得更加立體、可識別。學生們才能認清復雜數量關系問題的真面目,順利地將其轉化成更加簡單、更加容易解決的低級數學問題。
4 參與實踐,感受應用價值
生活脫離不了實踐,知識的進步也需要經過實踐的檢驗。因此,讓學生們參與實踐,進一步在生活與實踐中應用自己已學的數學知識至關重要。只有這樣,學生們才能夠將所學所知轉換成具體的應用能力,不僅如此,這還能使學生們學習數學的熱情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比如在教學二年級下冊“方向與位置”時,我首先向學生們講解了基礎的“東西南北”等有關方向與位置的數學知識,接著我留給學生們一個實踐作業:“同學們,大家可以選取這次周末路過、去過的9個地點,將其簡易圖繪制在一張紙上,大家可以上臺展示并講解其位置關系。”有的學生一邊指著繪制精美的地點圖,一邊說道:“紫色路線是我這周日走過的路線哦,我們可以在右上角看到東西南北的指向標哦!不僅如此,大家發現了嗎?學校周圍原來有這么多出名的地點呢!商場在學校的西邊,體育館在學校的南邊,還有電影院、少年宮,它們都在商場的東邊呢!”
通過這次實踐,大家更加清晰地明白了“東西南北”方位的概念,也對識別、記憶路線更加熟練。參與實踐,學生們才能在實踐中感受到數學抽象知識與概念的應用價值,才能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應用與實踐能力。
總而言之,小學低年級學生對于抽象的數學知識的認知有待獲得進一步地提高與發展。滲透數形集合思想,讓學生們在參與游戲與繪制圖形的過程中進一步加強動手實踐與操作至關重要。這有助于學生們提升數學意識與能力。
參考文獻:
[1] 徐梅.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形結合思想的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37):100-100.
[2] 居重駿.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3):14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