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娟
摘 要:作為一門實用性非常強的學科,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一直是教師的核心目標之一。對于小學生而言,高年級數學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因此學生解題過程中常常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筆者在本文中,對畫圖策略解決問題的重要意義進行了簡單的闡述,并對如何更好地引導小學生運用畫圖策略來解決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畫圖策略;解決問題
1 引言
作為我國小學教育的核心科目之一,高年級數學一直是小學數學教師教學過程中面臨的一大難點。由于小學生剛開始接觸高年級數學,因此其抽象性經常會讓小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難以找到關鍵所在,進而導致學生失去學習數學的信心和動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運用有效的方式來提升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成了廣大教師共同思考的問題。
2 小學高年級數學中運用畫圖策略解決問題的重要意義
2.1 為小學生提供更直觀的情境體驗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解題過程中,小學生遇到的絕大部分問題都是通過文字形式進行呈現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小學生經常感覺到文字問題語言表述上過于簡單,理解起來較為困難。這使得很多小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并沒有充分地理解題意,而是通過生搬硬套公式來進行解題[1]。通過畫圖策略來進行解題,可以讓學生通過在草紙上進行涂畫的方式,借助畫圖來講原本抽象畫的數學問題進行具體化,以此來幫助小學生更好地了解題目中蘊含的意義,以此來不斷對學生的解題能力進行提升。
2.2 為小學生提供更豐富的解題策略
在實際面對問題的過程中,小學生畫圖的思路是不固定的,小學生在運用畫圖策略解題的過程中,除了可以運用教師教授的線段圖、平面圖等形式外,也可以通過自己理解的方式來進行畫圖。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可以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學生更好的認識到自己解題過程中的需要,并鼓勵學生采用自己的思路來進行畫圖和解題。通過這樣的策略,教師可以不斷的對小學生的解題思路和解題策略進行鍛煉。不同學生之間也可以通過交流自身的畫圖方法和畫圖思路,來了解到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因此在小學高年級數學中運用畫圖策略,可以很好地對學生的解題思路和解題策略進行完善和豐富,對學生的應用能力進行培養。
2.3 為小學生提供更全面的探索空間
無論在哪個學科的學習過程中,實踐都是鞏固知識的最好方式之一。作為一門實用性非常強的學科,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一直是數學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在這樣的情況下,通過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使用畫圖策略來進行解題,可以很好地對學生的思維深度進行鍛煉。學生在運用畫圖策略解題時,會將自己的思考與數學問題進行有機的結合,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深刻的幫助學生探索數學知識,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通過不斷的實踐和應用,也可以將學習到的數學知識充分的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能力,最終到達提升學生實際解決問題能力的目標。
2.4 為小學生提供更簡潔的數形轉換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解題過程中,小學生經常面臨無法將學到的知識與題目進行結合的問題,這導致學生雖然基礎知識已經掌握,卻無法有效地將其運用在解題的過程中。為了改變這一問題,通過在解題過程中引導學生應用畫圖策略,將題目中各個數字和知識進行聯系,從而讓學生可以將數形結合的思想運用在解題的過程中。在這樣的思維下,學生可以將題目中的數量關系轉化為圖形之間的關系,以此來大大降低題目的復雜性,降低學生的解題難度。除此之外,通過將畫圖策略應用在小學高年級數學解題的過程中,還可以讓小學生領會到數學解題過程中的樂趣和成就感,因此在提升學生解題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基礎上,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小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2]。
3 小學高年級數學中運用畫圖策略解決問題的建議
3.1 引導學生運用畫圖策略來開展形象感知
通過引導小學生運用畫圖策略,幫助學生將抽象和復雜的問題進行簡化,從而讓學生發現題目中蘊含的各種信息,最終找到解題的思路。例如班級出去春游,大家排隊上車的過程中,小明排在隊伍的第9位,小紅排在隊伍的第14位,小明和小紅中間有多少個同學。在對這個問題進行解答的過程中,很多小學生會直接采用14-9=5的方式來進行計算,而忽略了題目中的隱藏要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畫圖的方式來進行解題,學生在畫圖的過程中,可以十分明確地看到題目中隱藏的陷阱,從而輕松地對這一問題進行解答。
3.2 引導學生運用畫圖策略來分析數量關系
由于小學生并沒有很多的生活經驗,因此在很多數學應用題中,學生對于題目中數量的關系都沒有非常直觀的認識,這對于學生解題的速度和準確性都有很大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采用畫圖的方式,來對題目中的數量關系進行明確,以此來幫助學生理清解題的思路。例如在學校組織班級植樹的過程中,某一班級中的學生一共植樹150棵,其中,男學生植樹的棵數比女學生植樹棵數的2倍還多30棵,請問男學生和女學生分別植樹多少棵這一問題,通過引導學生進行畫圖的方式,可以更好地讓學生了解到不同學生性別植樹數量與植樹總量之間的關系,以此來幫助學生更準確地進行解題。
3.3 引導學生運用畫圖策略來培養數學思維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生是否具有數學思維,將會直接決定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畫圖策略來進行解題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不斷聯系運用圖來對題目進行翻譯的能力,進而對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數學思維進行鍛煉。例如在“雞兔同籠”問題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題目進行畫圖,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發現雞兔之間的區別,從而運用數學思維來快速地進行解題。
4 結語
作為一門本身就具備數字和圖形兩種屬性的學科,數學學習的過程中識圖、畫圖是無法分割的。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認識到畫圖策略在小學生解題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并科學的加以引導,這樣才可以不斷地提升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李祥珍. 小學高年級數學中運用畫圖策略解決問題的探究[J]. 亞太教育,2019(08):75-76.
[2] 黃振. 圖解——學生解決問題的“利器”[J]. 教育觀察,2019,8(25):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