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陳貞 余凌云 皮建輝
摘 要:從創新型人才培養與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方面提出風景園林專業《設計構成》課程以能力培養為目標,綜合評定課程成績的非標準答案考試改革方案,并針對改革效果提出加強課程教學過程性的把握、加強考核的公正性的改革反思。
關鍵詞:設計構成;考試改革;能力
《設計構成》是風景園林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教學內容涵蓋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三方面,通過基本的審美觀、色彩關系及空間設計的技巧等內容的教授培養學生的審美趣味、造型與思維創造能力,提高學生對色彩的悟性與表達,激發其創作欲望和主動創新意識。作為本專業學生所接觸的第一門設計類課程,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啟示性的多重作用,是啟蒙學生園林設計思維、開啟設計之門的關鍵,也是為后續專業課程打下必備基礎的專業必修課程。
1 考試改革的必要性
1.1 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需要
高校擔負著為創新型國家建設培養人才的重任。能否通過課程考試改革真正實現考試評定、檢測、導向、反饋和激勵等作用,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創新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個體才能和潛能的發揮,對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1]。考試改革能改變傳統考試的單一性,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創造力和個性特長的發展。
1.2 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
《設計構成》著重于學生對純粹構成基本理論與原理的理解與應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造型能力,實踐性較強,傳統教學圍繞構成本身進行研究和訓練,專業指向性較弱,缺乏與本專業的關聯性,學生找不到與專業的契合點,無法做到學以致用,難以與專業結合的弊端比較明顯。設計構成知識基礎性強,準入門檻不高,但是對后期的設計效果卻起著潛移默化、貫穿始終的效果,要做到融會貫通,應用自如需要仔細的揣摩和大量的實訓練習,傳統的閉卷考試模式顯然不適于本門課程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通過考試改革能喚起學生對自身能力培養的重視。
2 考試改革方案
2.1 以能力培養為目標,綜合評定課程成績
改變傳統考試期末卷面分代表期末成績的方式,結合課程能力培養目標、課堂表現、實訓效果等內容將成績分為上課出勤與課堂表現(10%)、實訓作業展示(50%)、期末綜合能力考核(40%)三部分,按照學生自評與互評、教師點評的程序,全面考察學生在整個課程過程中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避免以往單純由期末考卷成績對學生進行評價的弊端,以期通過這種多元化、多渠道的綜合評價體系讓學生更注重學習的日常積累,提高學生的判斷和鑒賞能力,并嘗試對設計作品本身的思想和內涵進行深入的體會與思考。
2.2 期末考試方案
結合專業培養目標,在考題中結合本課程基礎知識點,融入地域文化與專業應用兩方面的內容設計考題,如以苗族或侗族為設計的靈感來源,提取該民族的特色元素,根據所給定的圖紙框架,結合平面構成和園林設計的基本要素完成一幅以體現苗族特色為主題的園林場景設計,色彩表現并標明各設計元素,附設計說明,并分組選定合適的材料建造立體模型。平面構成部分占40%,色彩構成部分占40%,立體構成部分分組完成,占20%。
3 改革反思
以能力培養、綜合設計素質提高為目標的《設計構成》課程非標準答案考評方式在懷化學院2018級風景園林專業得以實踐后,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也給我們帶來了反思。
3.1 學習效果明顯提升
因為上課之前就告知了學生本門課程考試改革的信息,加上實訓內容的設計更多的貼近行業實踐,學生更重視學習的過程,注重基本原理、理論與本專業的結合與應用,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得以顯著加強,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明顯提高[2]。
3.2 加強課程教學過程性的把握
《設計構成》做為設計基礎課程,書本內容更多的是圍繞構成本身進行研究和訓練,本專業面向招收的是普通高中畢業生,普遍沒有接受過美術專業教育,深受“重推理、輕想象”的基礎教育模式影響,對形象思維的培養訓練比較匱乏,學生較難形成抽象邏輯思維,并向專業形象思維轉變,發揮創作意識,這就要求在實訓內容設計與過程中做好基礎理論與專業特色的銜接,循序漸進,逐步過渡,通過多課程過程性的實質把握加強學生創新思維與個性表達。
3.3 考核的公正性有待進一步加強
為了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對于一些復雜的內容,多以小組合作完成,難免會因懶惰心理或因為專業功底不夠而出現南郭先生,考核過程中,教師如不能及時掌握每個團隊的工作進程與參與情況,考核時難免出現給“印象分、人情分”的情況,不能公正評價每個成員的學習情況,不利于學生積極性的培養;自評與互評環節也需要教師嚴格把控,避免出現普遍高分或隨意打高分的不負責行為。
4 結語
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傳到授業解惑,大學學習的目的理應是為了自身能力的提升,將階段性評價與最終性評價科學合理結合的考試改革,將評價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有利于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通過考試形成勤于思考、主動學習、勇于創新的好習慣和正確的學習觀、考試觀、評價觀[3]。在后續的教學過程中,這種改革模式還需要教師不斷的創新和改進,通過課程設計、考試設計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基金項目:懷化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設計構成》課程實訓教學體系改革研究(懷院發[2019]72號 /60);《設計構成》課程非標準答案考試改革研究(懷院發[2019]72號/121)
參考文獻:
[1] 王萬喜.《園林建筑設計》課程考試改革探討[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8(4):260-261.
[2] 魏勇軍.就業導向的園林專業設計類課程考核評價改革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8(2):147-150.
[3] 孫月發等.“多維創新”教學模式下的高校考試評價改革研究[J].現代農村科技,2019,3:77-78.